题目:往事如烟(之三)
作者:汝阳中专顾俊玲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到2020年春节了。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反而没有那种盼望着盼望着、盼过年的感觉了!
记得小时候从腊月二十三日哪天起,就一天天一天天地盼望着过年,那时的一天似乎是哪么的慢长,盼一天二十四,盼一天二十五,一天一天地盼望着等待着,一直盼到大年初一,因为这天有白馍有肉,也只有这一天才可以敞开吃。
二十四扫房子,那天把厨房的东西都拿出来,把房子用扫把上上下下清理一遍,目的是为了蒸馒头或炸油馒时房子上不落下灰!
最讨厌的是炸油馒那天。吃过早饭,大人们都在忙,也许是好奇,也许是每年这天都不让小孩在家的缘故,我老想从厨房门口经过,看看大人们都在忙些啥?可这些都是奢望,这一天注定要被圈到大门外。可能是那时人穷,也可能是那时人迷信,传说有一女子,杀了一只鸡,用鸡油一个人在家炸油馍,炸了半盆油馍、油都没有少,这时有人想借她家东西,走进他家院子后,喊了一声,锅里的油马上干了。所以当时炸油馍时不让孩子们在家,就是怕孩子们在家说话。中午也没饭吃,妈妈总会端出点油馒让我们吃,然后又插上大门,一直到下午全忙活完后,才打开们让我们姊妹几个回家。
春节的对联都是写的,每年春节奶奶总会督促爸爸或小叔写对联。当他们把门口对联写好后,奶奶又让写梯子上贴的步步登高,厨房贴的小心灯火,大门外贴的出门见喜,屋子内贴的满屋清香,粮钢上贴的道酉等。这些任务也成孩子们的了,不管写的好坏,样样都得有!
年三十下午全家都得包饺子。饺子馅是白萝卜、红萝卜还有肉渣,说是饺子其实名付其实是菜疙瘩。小孩子的任务是运饺子皮,我就担任过此项任务,妈妈或是奶奶在厨房擀饺子皮,然后将擀好的饺子皮放在瓢中,我端着瓢跑到上屋,屋中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一下午就这样跑来跑去,也不知跑了多少回,最后一家人包了满满的一不罗底饺子,一簸萁底饺子,几钢排饺子。这些饺子不仅得够一家人年三十晚上吃,还得够一家人大年初一早上吃!
三十晚上大人孩子都得熬年,一家人围着烤火。奶奶总会督促着让小叔或哥哥过一会去放一个炮。妈妈总是提前给我们做好新衣服,记得有次我想三十晚上看到新衣服,但妈妈总是忙,妈妈说:“你先睡吧,随后我给你拿过去。”果然,第二天早上我掀开被子时,新衣服在二层被子中间,暖暖的!我非常开心也感觉很幸福!那时的初一,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吃过早饭后,大家都聚在一起,差不多都是新衣服,你看看我的衣服,我看看你的衣服,大人们在一起说笑,孩子们在一起玩耍,也都是开开心心!
有次爸爸买了个叫”转自连”的烟花,准备年三十晚上放。我期盼着盼望着,想象着烟花的样子。当爸爸点着转子连,“转子连”在院子里转动着烟花四射时,感觉好美好美,原来还有会转的花,我感到惊奇,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烟花!
平时吃的都是红薯面或玉米面馒,只有初一那一天才能吃到白面馒。初一早上天不亮、奶奶都会叫小叔起来放炮。我也总是早早起床,奶奶说:“初一早上吃凉馒头结实。”于是我总是吃那种会掉馒花的白馍头,感觉特别好吃,一直到现在,还总会想起那掉馍花的馒头。
我们慢慢长大了,生活条件也好了,叔叔也成家了,大家庭也分成了小家庭,我们家也搬进新房了。每到过年,爸爸和妈妈总会做一桌子的菜,也总是请奶奶到我们家吃饭,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也总会引起临居们的羡慕!
成家后,过年期盼的是三十睌上的春节晚会。三十晚上早早的吃饺子,早早地把短沙发拉到长沙发附近,早早地把被子拿到沙发上,期盼着晚会的到来。一家人围在沙发上看电视节目,生怕漏掉一个节目,一直看到十二点三十分的难忘今宵!
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网络普及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上了不知多少个台阶,平时生活己经超过了小时候过年的生活,所以也不在象小时候那样期盼着过年了,也就少了过年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