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需要文学评论人吗?
是个很有趣的话题。文字并不是一个一眼就能看到天花板的技能,甚至只要会说话人们就默认他会写文章,事实也就是这样,看过几本书就觉得自己会写书了,觉得写书像是一件跟吃饭睡觉一样人人都会,且人人都不错的一个简单技能。而国内的环境往往还顺势助长了这种风气,写一些看似温暖实际无用的鸡汤。篇篇都在微信的公众号里得到了10万+的好评,随即,出版社就来签约,如果认识几个业界大佬,在书腰上或封面上写一些推荐,那么这本书通常卖的不错。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漫评人还有必要吗,换句话说,做一个文章的评论人有必要吗?
曾经我很怀疑,文学的评论家和批评家有必要吗,这个职业看起来起点并不需要很高,跟现在你们觉得写文章的起点一样。似乎中国的大部分人都这么觉得,所以,我在中国到现在,似乎都没看到什么像样的评论家和批评家,不知道这是不是导致现在全民写书却无多少人拍砖的原因之一呢?
在去年,或者前年,个人IP这个概念被炒得很热,写书,这样一个看似门槛不高收获也颇丰的副职被大多数人热捧,在简书上,我看到很多人写着鸡汤,写着方法论,甚至写着怎么上热门而上了热门。
他们有很多人想成为彭小六,可能在知乎这个人不是很热,但在简书,他是个炙手可热的炸子鸡,他是简书追捧的斜杠青年,靠着自己的双手跟头脑挣钱,每天在简书上更一篇文章,我不知道他是怎么火起来的,我应该是15年12月到16年1月这段时间进入简书的吧,那个时候的彭小六远没有现在出名。而现在的他出席微课,出版书籍,真正的把写作的这个IP给变现了,而且似乎还因此重新回到了深圳。刚刚顺手搜了下,他把自己所有赚钱以及怎么赚钱的方法都写了下来,我很好奇,简书上作者那么多,真的还会有人能成为第二个彭小六吗?
当批评声没有了,写作这一条路就变得像沾了油一样无比顺畅,使劲写,使劲投,哪天运气好,一个文学编辑看到了,对你说,哎呦,不错哦,跟我签约吧。这条变现之路就正式起航,现在正流行投资人,没准哪天再有个大佬看中你的文风,表示要投资你一千万,你到底跟不跟他去房间里去看夜光羽毛球呢?
当所有人都朝着个人IP斜杠青年这些热词而怀揣着文字撞向文字圈,甚至有前辈已经因此进入了文字圈,原来那些在文字圈的人怎么样了呢?嗯,他们应该会做起文学评论的工作,通过资历,看看那些呈上来狗屁不通投入市场却能获得大卖的文章,抬头看了眼它的作者比出了五五分成的手势,继而大笔一挥写了推荐。
没有人拍砖了,大家就拿着那些砖头去盖房子,结果盖出来的房子让畅销书作者先住了去,接着就是文学评论人,你说那些特权阶级?他们早就移民了。
大家都各有各忙的,谁去看那些应该是小孩子看的动漫呢,漫评人哪里还有栖身之地呢?写出来给谁看呢?都忙着买房写文章写文学评论建立自己的个人IP,鬼才来理你的漫评。
当我看到简书热门又一次跳着那些鸡汤方法论,我疑惑,这个世界真的缺你都知道的那些方法吗?
这个世界还缺评论人吗?
这个世界不需要文学评论人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