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知道,《百年孤独》是本神书。
大凡神书,看过的人都不会太多。比如《圣经》,《红楼梦》,《追忆似水年华》。
《百年孤独》讲了什么呢?
故事的主脉络是布恩迪亚家族的7代人和一个叫马孔多的小镇。家族的第一代人创立了马孔多,到最后一代人马孔多被飓风卷走。而最后的飓风,是因为家族最后一代人破译了祖传的羊皮卷,那上面书写的是家族所有人的命运。
老实说,这个故事并不新鲜。尤其是对于中国读者,故事大架子和《红楼梦》差不多,而无论从故事的容量还是对预言的应用上,《百年孤独》都无法和《红楼梦》相比。
《百年孤独》伟大的地方,在于它的叙述方式,也正是它的叙述方式,让所有读过的人痴迷。
在80年代的北大校园里,《百年孤独》是绝对的时尚,如果你没读过,你基本和别人无法聊天。那句开篇语被所有人反复咀嚼: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的枪口,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如同卡夫卡的《变形记》,《百年孤独》的这句话同样开创了一个时代。现在的研究者叫它“半因果”模式。简单说,就是现实与梦境的混合。诸如鬼魂,人飞上天,全小镇的人无法入睡等在现实中根本不会出现的事,就是以一种让人不得不信服的方式出现在了现实主义的小说之中。这,就叫魔幻现实主义。
这种手法,来源于作者的经历。养女丽贝卡喜欢吃泥,趁人不注意就挖墙壁上面的泥吃;乌尔苏拉年迈视力衰退至完全看不见,然而她凭对房子的了如指掌,打理家务事与明眼人无异;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在各地留下许多私生子,几十个私生子陆续被接回到家族里相认,吃住在一起……
这些全部都是作者马尔克斯本人的经历。马尔克斯有个妹妹喜欢吃泥。有个亲戚是个眼瞎而心不瞎的老太太。马尔克斯的爸爸在各地留下许多私生子,马尔克斯妈妈把私生子们都接回到家里抚养。
而更多的情节,则来自于马尔克斯收集到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乃至时事见闻。
马尔克斯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讲中说道:“两次令人怀疑,而又永远无法澄清的空中遇难,使一位性格豪爽的总统和一位恢复了民族尊严的民主军人丧生。爆发过5次战争和16次政变,出现过一个魔鬼式的独裁者,他以上帝的名义对当代的拉美实行了第一次种族灭绝……两千万拉美儿童,未满两周岁就夭折了。这个数字比1970年以来欧洲出生的人口总数还要多。”
这是现实,这是比马尔克斯笔下的故事魔幻百倍的现实。
也正因为如此,这种现实成为了永不枯竭的、充满不幸与美好事物的创作源泉。马尔克斯认为自己的民族身份也只不过是个被命运圈定的数码——诗人和乞丐,音乐家和预言家,武士和恶棍,一切隶属于这个非同寻常的现实的人,很少需要求助于想象力。
所以,百年孤独,何尝说的不是马尔克斯,说的不是拉美社会,说的不是我们每一个人呢?
时隔多年,除了“诺贝尔奖得主”这样的时尚名头,对于《百年孤独》与马尔克斯的记忆还有多少是属于真实范畴的?有几个人去关注他的孤独以及他对孤独的抗争、会有意识地回过头来关注自身所处的严峻现实呢?
我想,对于一个中国人,应该体会更深。
我们的苦难,可能比拉美社会更深重,可时至今日,富裕起来的人们便不愿再去回想那段历史。不愿承认,我们曾经是奴隶,我们曾经做错过许多事。
或许马尔克斯注定是孤独的,而真真正正读懂《百年孤独》的人,也注定是孤独的。
那又怎样,至少我们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才是世界真正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