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
大家好!这段时间辛苦大家了!
因特殊情况,我们提早进入了寒假时光。这漫长的寒假,让老师和同学们感觉到好像时间都慢了下来。我相信即使我们不安排什么共同的学习任务,老师们也不会让自己和学生们将这段难得的属于自己的时间荒废掉。可如何高质量的度过这段时光呢?因兴趣不同,侧重点各异,所以我们老师都会有自己最好的安排。可是“一人不过二人智”,今天我们不妨来听一听别人的一些建议,仅是建议而已。
首先是把家长拉入你的学习阵营。我们知道学习是需要氛围的,所以把家长拉入到你的学习阵营,老师、学生和家长这样三方面结成一张紧密的学习之网,相信我们的效率会事半功倍。老师的学习无非为了两个方面,第一自己的专业成长,第二更好地从事教学工作(教好学生);而家长的学习无非也是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激励孩子。所以老师可以看到,如果你跟家长形成同盟军的话,你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与其花时间去跟他们斗智斗勇,苦口婆心的指导,甚至训斥,不如转而把我们三方面结为同一阵营。同样是“劳心劳力”,后者却让我们收获了感谢、成效和幸福。
具体如何操作呢?
1.晨诵。
同年级的老师可以商量,找到适合自己班级孩子年龄特点的诗歌、小短文等一些素材,发到班级群中。在早晨的时候师生、亲子互相问候,唤醒新的一天。这不是一个形式,而是积极的心理暗示。他真的可以给你带来开心快乐的一天。接着可以让孩子把诗歌熟读几遍,并谈谈自己的思与行。所以晨诵的好处很多,既拉近你们三方的情感,又拓展了孩子的知识面和思维能力,提高了孩子的朗读能力、表达能力等……
2.阅读。
阅读的好处我们就不用多说了,这几年我们区在王素平老师的引领下,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及推动下,在老师们不断摸索,一步一个脚印地具体落实下,全民阅读已成燎原之势,阅读带来的成果我们都有目共睹。所以我们在全民抗疫,居家隔离的超长假期中,更应该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可是非常时期,我们现在去外面买书并不现实,包括网上购买他也是邮寄不过来的。所以可以提倡学生重读,尤其家长现在有很多的时间,所以我们现在大力提倡亲子共读,读精、读细。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所以此次发出的阅读倡议,是以精读为主的,在海量阅读之后,有这么一个精读细品的消化吸收时刻,也是一段完美的读书读完之旅,更是阅读方式转变的绝好时机。切记读完之后,细心品味,来一段精彩的文字,把自己独特的读书感受总结一下,不失为一件乐事!
3.说写。
如果说,阅读是输入,是知识的沉淀,是力量的积蓄,说写就是输出,是思维的展现,是创造的开端。说写最初可能很难,因为我们的思维和表达很难同时进行,经常是顾上这个就丢掉了那个,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说话不过脑子”,如果不加以练习,很难做到。还有就是我们的恐惧心理作祟,对着手机或者对着镜头我们就没有了平时侃侃而谈的勇气和能力。所以这就需要练习。第二就是小学生如果让他每天写日记,他会觉得太累,低年级学生因为不会写的字太多,写日记就更加的困难,如果说写,低年级的学生家长可以帮孩子整理说写好的内容,思想依然是孩子的。所以说写是提高我们综合能力的一种方法,包括我们老师也可以练习。我们提倡一周说写一次,频率并不高,我们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学生说写是需要老师的帮助的,最好能给出一个范例,这样的话学生就有了抓手,可以围绕某一个内容,让孩子有情有感有事可写。至于反馈,我们完全可以发动学生和家长的力量去点评,老师稍作引导即可。记住点评原则:重复好句子,绝对不批评。
最后,就是我们老师在这个假期肯定也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成长的机会。有的老师可能会说,我们都这么大年纪了,再学,又能有什么变化呢。我们现在很多人把学习看得太功利了,其实学习本身不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这个道理。在这个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如果我们不保持“终身学习”的心态,很快就会落伍了吧!我们办公室的陈老师,跟着一个小孩子,那么忙,她每天都会忙里偷闲地读半个小时以上的书,她说,只有这段时间才是属于自己的!所以,阅读学习不是为了什么功利性的目的,而是为了让我们的思想日渐丰盈,让我们内心世界日渐丰富……所以,假期的阅读绝不是为了搞花架子,老师们对什么感兴趣,就发展自己哪方面的兴趣,但是作为老师,我们都很大的成就感就是自己的职业认同感,所以有一点是我们必须要去读的,就是我们专业成长类的书籍。你千万不要把它看成一项负担,当你坚持下来,就会发现,他带给你的是很多外在条件所无法给你的充实和幸福。最好一周来一个总结,倾吐自己的感受,就是很好的学习反馈。
最后,预祝老师们在假期能劳逸结合,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邢建茹
2021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