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就在日复一日地翻找可用的素材,然而时间总是不够,最终也只能捞些瓦砾拼凑出一堆不太好的东西交给教授们。
正如之前我所控诉的,大四学生的课程竟然会如此忙碌!今天我刚交完一篇2500词的英文课程论文。开始的时候,我广泛阅读文献综述来探寻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然后收集可用的资料,列出论点和大纲。这好像是淘金者确定合适的河流,根据地形地势制定相应的计划。然后我充满信心地开始写,认为我的思路和观点新颖而不乏翔实论据,可称得上完美无缺,第一日爆写800词,然后信心大增,认为照这个劲头一定能三天写完。这正如淘金者做完了充分的背景调查着手开始淘金,并在沙砾当中发现了和预期相符合的贵重金属,于是大喜过望并觉得自己马上要一跃而成百万富翁。可惜这个劲头第二天就委靡了,我发现自己的思路似乎有些问题,不够集中在老师提出的中心问题上,于是冥思苦想:我已经收集了那么多材料了,总不能放弃吧!卡壳了整整两天,其间只有一两百字的进度。这好像是淘金者在第一天过后发现徒有泥沙,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然而又不想轻易放弃。略去中间经历的许多挫折与挣扎,最后终于修正了方向,卡着死线完成了自己的论文,却与自己当初的设想相去甚远,这时我可没法为这篇课程论文骄傲自豪了。
然而即使最终没有写出理想中的论文,我作为淘金者还是淘到了金子: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我进一步了解了这个领域,也曾经有过把两篇文献在脑中以电火花连接的顿悟之感(也总算明白了剑桥教授告诉我的“积累,然后等待”终究会发生),还误入了隔壁学科生物医学工程... ...论文的分数不是目的,这个过程给我大脑留下的宝贵知识与想法才是真正的金沙。
与上一次写2500词的论文相比,这次倒显得没那么痛苦,不再为了字数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地东拼西凑。除了思路的卡壳与修正,大部分写作时间还是非常顺滑的。和一年前相比,我显然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真正的“金子”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