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p274页
【R】•『阅读原文片段』Reading
有位朋友曾对我抱怨,他向主管进言,提醒主管改善管理方式,可是对方并不接受。
他问我:“那位仁兄对自己的缺点心知肚明,为什么却死不认错?”
“你觉得你的话就有说服力嘛?”
“我尽力了,果真这样吗?天下哪有这种道理,推销不成,反而要顾客自我检讨,推销员应该想办法改进销售技术,你有没有设身处地的为他着想,有没有多做点准备?设法表达的更令信服,你愿意花这么大的功夫吗?”
他反问:“我凭什么要这样?”
“你希望他大幅改变自己,却舍不得花心思精力?”
他觉得投资太大,不值得付出。
感到自己并非自吹自擂,而是根据对他人的了解来诉说自己的意见,有时候甚至会改变初衷。因为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你也产生新的见解。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原文知识』 Interpretation
(拆书课上就是拆书家引导与讲解)
“表达”的“表”只是过程,“达”才是目的。所谓“达”,就是要让自己说的话能够被对方理解。为此,我们就不能自话自说,而得根据他人的了解来诉说自己的意见”。
这个道理并不是什么高新科技,中国古人曰“设身处地”,西方先哲云“换位思考”,台湾新词说“同理心”,柯维的七个习惯是第五个是“知彼解己”……其实都一个意思。
这意思不难明白,难在自己平时想不到,做不到。
知道这样好,就是做不到,就说明这类问题属于技能范畴,而非知识缺乏或不够重视。所以希望你来的锻炼“受众分析”这种技能,从而使你的表达能真正“达”到受众。
具体怎样把这个技能拆为己用呢?先联结自己的经验,然后在三个维度上(分析受众的期望受众的价值观,受众的利益)分别演练和应用。
请先分析一下自己平时在受众分析这一点上做得如何,如果希望改进,那么可以从哪里开始?
【A】『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Appropriation
( 1.个人性 2.完整性 3.体验感 4.学习性)(A.鲜活B.故事C.对应D.反思)
------------------------------
原来我有时候有点驼背,弯着腰觉得舒服一点,我妈总是念叨我,怎么又驼背了。
我自己不知不觉,也觉得没什么。
就一直这样,没什么改变,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
直到有一天,参加一堂课,看演示ppt上鲜明的对比照片,一个驼着背的样子,一个腰杆挺直的样子,两者的气质对比的,感觉天壤之别,一个感觉很颓圮,一个感觉英姿飒爽,精气神完全不一样,于是开始,有意识的挺胸直背,渐渐改掉了驼背的坏习惯。
固有的习惯,进行更改是需要推动力的,需要一个醒悟,如果要说服对方改变,需要直击对方在乎的痛点,不然随口说说,说再多遍,也只会是老样子,像风刮过,左耳进,右耳出,一切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所以需要分析听众的心理,让表述的语言,能到达听众的心里。
【A2】以后我怎么应用 Action 规划未来应用
(1.目标 2.行动 3.关联 4.可控)
目标:是否规划了目标?目标符合SMART?----specific明确性、measurable可量化、attainable可实现、relevant相关联、time时效性
行动:行动是否可以拉近现状与目标的距离:谁?在哪里开始?何时开始?具体行动步骤?频度如何?
关联:是否使用了原文信息或便签的方法?
可控:都是自己能做到或推动他人做到的吗?能测量做到的程度吗?行动够显性化吗?
[通过 “冰箱检测法” 检测A2是否合格:把行动写成便签,贴到冰箱上,能明确清楚,算不算完成,规划是否可衡量,显性化。]
------------------------------
行动:未来三次向同事提工作建议,事先换位思考,再考虑她在乎的点,表述替对方考虑的语言,进行提建议,观察效果,并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