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闲暇时间,重新翻开《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
我对时间管理,特别是如何提升自己的时间利用效率这块,都是非常重视的。
同时我也一直在行动上不断提升和总结这块的内容。
比如利用好时间颗粒度,比如学会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情,比如给自己的定好截止时间等。
今天翻到这本书的时间管理章节,我又重新回顾了关于时间的不同划分。
在这儿,也用写作的方式,来输出我的总结,内化成我自己的思考。
书中把每天忙碌的事情,分成四大类,其中有两类事,我们比较容易混淆。
那就是:重要且紧急的事情、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很多人每日忙于做重要且紧急的事情,但是这么做了很长一段时间,不仅让自己心疲力竭,还容易让自己的眼光更加短视,从而做不出来太大成绩。
其实按照长远的发展来说,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往往是更需要去花时间做的。
如同作为销售人员,我们喜欢去卖东西,做业绩。有些人为了提高业绩,每天会去加大行动量,如多打电话、上门拜访。
这些事,很重要,而且也需要去做,但是如果我们一直以为,加大行动量就能做到市场高手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比如,当我们与人沟通这块比较欠缺,失败率就高。
而且,即使成功了一次销售,如果不能持续做一个受欢迎的人,那就很容易在长时间与客户接触过程中,出现问题。
一旦客户对自己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那么就很容易流失。
比如,当我们只追求行动量,但是不去及时总结自己在行动过程中的一些错误,就很容易在一个坑里,摔倒无数次,导致我们吃了很多的苦头。
所以复盘就非常关键,看似复杂的过程,实际上持续去做,就很容易让自己有结构化思考力,想事情也比较有深度。
比如在别人眼里,我们只有“卖东西”这一个标签,忽略了我们自己的价值提升,就很容易让他人和我们聊天的时候反感。
因为每次开始聊天,别人就很容易给自己贴上“推销”的标签。
我更加觉得,一个人,不仅要提高业内技能,另外,还需要给自己赋予有更多的标签,这样让人容易接受。
我们不仅要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专业度,还需要让他人了解我们的价值观。
当他人从内心里接受我们这个朋友,才能有机会,更好地接受我们的服务和产品。
所以,总结一下,在长远来看,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多去做,那么,那些重要紧急的事情,才会越来越少。
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时刻活成一个救火队员。
这就是高效能和低效能的区别。
时间,就是生命,提高效率,那就是延长寿命。
努力成长,使劲扎根,专注对的事情,才能更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