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何捷老师讲《爬山虎的脚》一课,在讲到爬山虎的脚是如何一脚一脚的往上爬的一节时,感触特别深。
何老师是这样教的:
1、爬山虎是如何爬的呢?自由的朗读课文,找出爬山虎爬墙的动词。
触 巴 弯曲 拉一把 紧贴
2、辨析到底是怎么爬的!(用手做比划)
1)先让学生示范(会做错误示范,两只手交替向上爬),告诉学生这叫一步一步
2)什么是一脚一脚?这两个触角过几天就萎了,会长出新的触角,(让学生一个一个去做触角,体验团结协作的能力)
3)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是如何观察到的?
持久,对比(今天和以前做对比)
出示资料袋,写变化就是对比
4)为什么前面说像蜗牛触角,又说像蛟龙的爪子?
巴住墙的像蛟龙的爪子,没有巴住墙的就像蜗牛的触角
对比观察,观察的久
5)哪些词让我们体会到观察久呢?
不几天,后来
6)作者为什么如此观察呢?
好奇(持久,对比 ,破坏)
反思:在课上何捷老师抓住“一脚一脚的向上爬”让学生通过试错体会。
而我在备课时就一直以为一脚一脚就是一步一步,看来还是对教材看的不透。今天也学到了一个新词:破坏式观察,也就是说我们在观察时是可以做一些破坏的,这也是符合科学探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