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亭的绘画大体经过两个阶段:前期学习任伯年,后期受吴昌硕的影响。
先看一幅王一亭的早期作品。
先说说这幅画的意思:
《弄璋叶(xié)吉图》是一种祝福家中生子添丁的风俗画。
“璋”为美玉,“弄璋”指男孩。
“叶”为和谐、融洽,“叶吉”即和谐吉祥。
这幅《弄璋叶吉图》创作于1895年,画中女子的头较大,面部刻意拉长,与任伯年有些画作很相似。
包括衣纹,线条流利,也有任伯年用笔的韵味。
1911年,吴昌硕来到上海,与王一亭成为好友,两人经常在一起切磋交流。
此后,王一亭的作品在笔墨风格上越来越像吴昌硕。
这幅《菊石图》乍一看,很像吴昌硕的作品,用笔劲挺,着色古艳。
不过,王一亭在用笔上更加随意、流畅,下笔有速度感。
王一亭在绘画题材方面非常广泛,山水、花鸟、人物都有涉猎。
因为笃信佛教,他还画过许多佛教画。
他的画作有一些在用笔用墨或者构图上有些随意。
不过作为一名佛教徒,王一亭在创作佛像时,笔墨则相对严谨,体现了他内心的恭敬虔诚。
《无量寿佛》中,佛像为侧脸,观者依然可以感受到其面部表情,感受到他宁静的内心。
王一亭不同于那些以卖画为生的画家,他的画画除了个人爱好,应酬之作外,还有很多是为参加义卖,或者帮助别人而作。
这幅《流民图》创作于1917年,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该画根据那一年东北、华北、中原等地区发生的重大水灾绘制而成,是王一亭较早的以灾民为题材的画作。
画中近、中、远三处山丘,山丘间可见洪水泛滥。
灾民有的爬上山丘,惊魂未定;有的还在水中挣扎;有的脸朝下,似乎已死亡。
王一亭当时组织、参与了赈灾活动,这幅画《流民图》很可能是用于赈灾宣传的。
他还设计过一次包装封面:
著名的化工实业家吴蕴曾创立天厨“佛手”味精。
1926年,在美国费城的万国博览会上,吴蕴初的“佛手”味精参加了展出,但排名较低。
为了提高知名度,吴蕴初请王一亭帮忙设计了这款“佛手”味精的外包装图。
全新包装的“佛手”味精很快打开了销路。
吴昌硕曾评价王一亭的作品:
天惊地怪生一亭,
笔铸生铁墨寒雨。
活泼泼地饶精神,
古人为宾我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