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今日话题】“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你的个人品牌”,这句话你的理解是什么?
穿着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也是个人品牌的外在表现。因为穿着可以映射你的特质,这影响着是否会被人喜欢和欣赏,以及别人对你的期待,进而影响别人是否接受你、愿意听你说话。所以我将先从无声的语言说起。
据研究,品牌可以用五个维度来概括:朴实、趣味、专业、奢华和粗狂。
1.朴实。包含诚实、真实、真诚、居家、健康、简单、愉悦、友善等,举个栗子就是无印良品了;
2.趣味。则是大胆的、前卫的、炫酷的、年轻的、别具一格、个性的、独立的、充满想象力的等等,陈老师的Evisu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3.专业。是指可靠的、稳妥的、自信的、有能力的、值得信赖的成功等等。想想麦肯锡、贝恩等咨询公司是不是觉得超专业。
4.奢华。也许首先联想到的是昂贵的,但是昂贵的是产生在奢华其他特质之下的:上流社会的、迷人的、华丽的、优雅的、女性化的和圆通的。暂时不举具体的例子。
5.粗犷。野性的、阳刚的、男人味的、率性的,如哈雷机车。
但是这五个特质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可能由一个主导特质和一个辅助特质组成,也可以是一个特质以上的融合。举例,范思哲的品牌标志美杜莎,代表着致命的吸引力,将极强的先锋潮流艺术特征是将趣味和古典贵族风格的奢侈华进行融合。香奈儿的洁简黑白风和高雅精致感,包含的是奢华和专业的。但是有些特质是相互排斥的,比如奢华与粗犷、专业与粗犷。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说明的是穿着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你的衣饰可以代表你想表现的特质,公司里面穿着专业得体的西装,朋友聚会上则想表现新奇有趣。你不能穿着优雅的晚礼服,穿着帆布鞋;你也不能身着西装、夹着人字拖;主持公司会议,你总不能穿帽衫吧。所以了解特定的场合对你的特质的需要,然后选取着装,和谐得融入。比如你想在正式场合不失有趣,可以在小物件上花心思,比如有人建议男士可以,穿一双俏皮波点的袜子,或者颜色鲜艳的领带。技巧是可以学习的!
下面我们转入个人的有声的一言一行上。上面谈到的品牌的五种特质和个人言行有什么联系呢?
首先我们来说一个概念“角色丛”:一个人由于参与社会之中,可以有多个角色,比在家庭里面,你可以是爸妈爸爸的孩子,是女儿或者儿子,你同时也可能是你自己孩子的爸爸或者妈妈;你对妻子或者丈夫;在职业上,你在你高你一层级的领导面前是下级,在低你一层级的团队员工面前是领导;业余之外你是一个艺术家,比如话剧、小提琴;你是别人的朋友、或者同学。
个体的言行举止都是在生活的不同维度上展开的,所以面对不同的角色,我们有不同的角色定位,对角色丛的管理就形成了我们整体的外化的品牌印象。
比如,在你父母面前,你是一个率真的而质朴的孩子、但是你也具有独立性、同时尊重父母和其他长辈;
在孩子面前,你是一个温柔的妈妈,严格但是循循善诱的爸爸;
在伴侣面前,你是一个忠诚、具有责任心、包容的另一半;
在工作中你是专业的、愿意与人合作共赢的、拼搏的、有事业心的、具有决断力的、尊重他人,谦逊的;
在从事你的兴趣爱好时,也许你可以是孩子般的率真的、有趣的、也取决于你的兴趣,可以是优雅的粗犷的。
所以就像品牌的五个特质,或者独立存在,或者组合;我们在生活中也是讲你的个人特质分别利用,或者组合利用,在不同的面向展示的我们,组合了一个完整的我们(文学中被称为“圆形人物”),因此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可以在不同场合表现我们想表现的特质,不是单一的“扁平人物”。我们的人生才变得有趣。
但是,值得注意的,我们可能出现不同特质运用中的冲突。就像奢华和粗狂不能在一起,专业和粗狂也不能在一起一样。很多人不能很好的在不同的角色之中转换,导致角色扮演的失调,具体表现有如对待朋友像领导对员工;自己的好友升职成为自己的领导还叫他的小名;在家庭关系中光讲道理谈理论的教授;因为和老师私下关系很多,在同学面前也毫不避讳、很随意。
再说一个词“镜中我”,是指你愿意别人看到的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你:包含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还有面对他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的情感体验。
“镜中我”属于印象管理之未与他人真实沟通的阶段。也就是说在你想在他人展现自己之前,你想象如果你这样说话或者这样做,别人怎么看你、评价你,然后你是否接受这样的认识和评价;如果认为自己可以接受,那就朝这个方向准备,如果觉得不能接受,就更改自己的策略,然后重新从想象,直到认为自己可以接受,然后就这么去做。
比如你将去参加一个party,你想打扮的性感冶艳,但是这是公司的聚会,会有领导参加,你不想让领导觉得你轻浮,还是希望保持那种可靠感,于是你选择了沉稳优雅;再比如,你在公司是一个领导,喜欢指挥人,但是在家里的时候,你是一个爸爸/妈妈/妻子/丈夫,不再是领导,家庭成员也不是你的员工,所以你说话要尊重人,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待家人,并且意识到家是一个讲爱的地方,所以你希望你说话轻声细语、充满爱意。这样才是家人对你的期待、所喜爱的你。
好了,前面无声的语言铺得有点多,但切合这个非常与这个看脸看外表的世界吧,哈哈。对“角色丛”和“镜中我”的学习可以让大家了解我们生活的多面向和多标准,我们的言行是要灵活转化的。
参考资料
1.刘轩《巧用心理学,过更有效率的人生》
2.《社会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