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一种感觉,早晨醒来,内心有种茫然无措之感。有很多事情想做,有很多事情能做,有很多事情应该做,但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于是,打开手机,刷刷这个,点点那个,时间就这么流逝,还是感到无所适从。
昨天看和菜头公众号的文章,很多人都会讲少即是多,这是很有禅理的一句话,但为什么人们做起事来都奉行着多就是好的原则呢?公司体系会越来越庞大繁杂,购物总忍不住多买,化妆的物品甚至能精细到每一根睫毛。
在他的文章里,他认为人们之所以默认做加法,因为它简单,而且容易产生自我满足。今天在回过头去想,我有同感。
为啥我会感到无所适从,因为想得太多,为啥想的太多,因为能做的太多,为啥能做的这么多,因为我想要学会拥有的更多,这让我内心有种满足。看,我要做这么多事,做好了,我就能如何如何。看,我还有这么多能学,学会了,我整个人就会更加圆满。
可,早上起来的我不还是感到无所适从吗?杨绛先生说过“你就是想得太多,书读的太少”这句话。知晓自己能做的事情其实不多,明白个人的能力有限,学会试着做减法,都是一次次对于真实世界的痛苦领悟。可总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内心又何尝不受到煎熬,因为梦幻的泡影随时都有破碎的危险。
很简单,却又很难。此刻,我站起身,挪步到电脑前又坐下来,写下这么些文字,内心便平静了下来。又或者,下次找本书直接读就好。最难的是开始,最简单的也是开始,而没有开始,一切的一切都是空想,只会徒增烦恼。
所以,先别想了,先开始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