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松尾芭蕉
今天是心理学的第五讲——马斯诺需求
早在10年前,也就是金融危机的前夕,我脑海中对成功人士的概念就是有房有车,甚至说买了车比买了房子更加显身份。我和身边的同学会把任意一辆无论是桑塔纳还是宝马都尊称为轿车,包括父母给我灌输的观念,电视上传递的信息都是“哇,你买这辆车一定很贵吧;这小子在外面一定是赚了钱了”。
也许当时是在小县城没见过世面。
可十年后的今天,2017年,再也没有人对车子那么崇拜了,就连我住在乡下的奶奶在我离开老家的时候,也说了句“好好努力呀,争取买套房子,不然将来连老婆都娶不到。”
那时我就在疑惑,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把房子变成了奋斗目标,而不把车子当作必需品的呢?
前段时间我看过一个短视频,男子开着宝马车去和美女搭讪,一番对话之后,没曾想被美女嘲笑说“宝马怎么了,宝马都烂大街了。”
我常常在想,是因为房价太高了?导致车子的价格相对来说变低,所以才导致人在认知上的改变吗?
表面上的确如此,但恐怕也没那么简单。
现在读者试想自己的国家正在闹饥荒,家里没有一口米,满地的树皮、草根都被别人吃光了,当你外出觅食的时候你是否还会想着,最近血压是不是高了,家里是不是会来小偷,今天找到的食物会不会发霉,变质。你当然不关心,因为你现在的情况只允许你满足生理上的需求。
这时上帝看不下去了,于是就救济了众生。现在的你,吃喝不愁,穿戴无忧,还存了些小钱打打麻将。于是你啊,开始担心自己的身体,出门担心家里遭小偷,买东西讲究国际天然无污染。此时的你为生活产生的动力已经不在于生理上的衣食住,而在于自己能不能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
到了这个阶段,大致就是10年前的社会水平了。
这里引入入今天要讲的理论,马斯诺需求理论
简单的来说马斯诺需求就是对生活,对人生的得寸进尺,贪婪汲取——要了这个想要那个,越到后面的需求越高。
虽然解释的难听,但的确是人类发展的规律。
从图中可以看出房子和车子是属于生理需求范围的(看不出的,假装看出来就好了,哈哈)
好了,让我们再回到10年前那个阶段,这时的社会已经大致满足了安全需求。
之后原本总该追求归属需求了吧,可是从08年开始,世界就开始变了,社会的分层就开始慢慢显现。这个如今用以衡量社会结构的标准——房子,从那时起就渐渐的变成了社会分层的不成文标准。
房子这个属于生理需求的底层需求,竟然变成了限定我们是否达到第三乃至以上需求的必要条件。城里有没有一套房子已经从第一需求变为大多数人的自我实现,成为了人生目标的高级阶段。
而车子却任然停留在底层需求。这也就是为什么宝马会被认为是烂大街的原因了。在人们的认知当中,房子已经成为了人们的精神食粮,车子则仍然属于生理需求,差异也就表现出来了。
最后,作为吃瓜群众,马斯诺需求对与单独的个体来说并没有太多意义,知道与否也买不起房,只会加深个人的怨念。
所以,你打我呀。
不过我还是想问一句,我们快乐吗?
-The End-
我是松尾芭蕉,不是俳句之神,只讲心理学,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关注,觉得写的好的话可以与朋友分享。
【芭蕉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