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电视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中有一个小片断:节目组被选中的几名组长和其他成员可以双向选择成为一组。这时杨谨华来到尚雯婕的房间,说想加入尚雯婕组。
尚雯婕其初并不太中意杨谨华,因为她给自己组定位的是唱跳型的。这也就意味着对队员的的舞蹈要求很高。杨谨华对尚雯婕说她知道自己不擅长跳舞,以前也没跳过舞,但她来这个节目就是来突破自己的,就是要跳出舒适圈。所以,她想选择尚雯婕组,证明自己可以做到,她也可以跳舞,而且跳的很好。尚雯婕听完杨谨华的表述后,表示很佩服她跳出舒适圈的勇气,相较于很多成员擅长什么就选择什么,她认为杨谨华很勇敢,她认为人就应该勇敢的突破自己。所以,尚雯婕欣然答应了杨谨华加入了她们组。
看完这段我真的很疑惑:什么叫突破?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这叫突破?那什么又是舒适圈呢?从事自己擅长的事情叫舒适圈?
这几年关于跳出舒适圈、突破自我,这些词也成了当下的高频词汇。好像大家都有一种居安思危的想法,做更好的自己,也成为令人奋发向上的正能量。
只是在这些词在频频被提起的时候,好像大家所说的突破大多都像杨谨华所说的做一些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来证明自己有无限可能。而所谓的舒适圈,也成了按部就班,没有向上奋斗力的表现。
在这里我突然想起多年前看过的一个段子:张三喜欢并擅长唱歌,李四喜欢并擅长跳舞,但王二喜欢看张三跳舞、李四唱歌。所以,现实中只能是张三跳舞、李四唱歌,因为王二姓王。
我以为段子虽然很具讽刺意义,但这也只是一个段子而已。没想到若干年后,有人明明擅长唱歌,但为了让人看到自己向上奋发的心,偏要选择不擅长的东西,并把这种行为称之为自我突破。
我真的不明白,做自己擅长并喜欢的事,怎么就成了躺在舒适圈了?
人,活着为什么?除了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和那些少数有着崇高理想的人,大多数人努力奋斗的意义不就是让自己活得更舒服一点吗?
从这点看舒适圈有什么不对?既然在这个圈里是你喜欢并擅长的,为什么还要跳出这个圈?
那在这个圈里怎样做才算突破?我觉得把你喜欢并擅长的事做到极致,这就叫突破。
古今中外倍爱推崇的工匠精神,不就是这种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吗?这种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才应该是对自我的一种突破吧!
自我突破不是那种什么都会一点,但什么都是半瓶子醋咣当。
以娱乐的综艺节目为例:《天赐的声音》中常有歌手因为唱一首歌为了配合搭档或者为了更好的契合这首歌的情感,而改变自己擅长的唱法,有时甚至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我觉得这种在自己的领域里去做不同的尝试,从而找到最佳的表现形式,这种才叫突破。
突破不是让你做万事通,而是让你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得更好、更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