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作者是艾斯奎斯,讲述了一位心灵导师,教给学生一生受用的技巧,以及人格、信念的培养。当看到这本书名的时候,就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是56号,奇迹又是什么呢?用心品读此书,内心不时被感动着。雷夫的教育历程和教育信念是那样熟悉而新颖;雷夫的教育观点和信念是那样独特与执着。他的成长经历,对我们每一个教师“做一名好教师”都十分有借鉴之处。他独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级管理形式。值得我们实践和探讨。它就像一面镜子,告诉我们,在教育之路上,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哪里可以做的更好!
在“56号”教室里,为孩子打造了一座躲避暴风雨的天堂,第一章“给我一些真相”里面讲述的故事,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也遇到过。老师布置完作业,要求上交时,会有同学告诉你,老师,我忘记带了,(也是忘记写),连续一次两次三次,我会忍无可忍,对他发火,吵他,惩罚他。看了艾里克斯的这个故事,我想,我比他的老师幸运,孩子的家长没有来找到学生说事。其实,我跟那位老师都犯了同样的错误,不仅对孩子造成了伤害,同时错失了一个绝佳的教育机会。如果我像雷夫那样,事情会有另外一个结局,这个孩子会不好意思的来主动承认错误,也许他以后会认真按时完成作业...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艾伦的话:“我去年问一个老师问题,结果她火冒三丈地对我说:‘我不是已经讲过了?你根本没有听!’可是哦听了呀,就是听不懂啊!雷夫老师会讲解500遍,一直到我听懂为止。”看到哦这里我有些惭愧。每个班级里都会有后进生,我也曾经因反复讲解学生听不懂而生气,大发雷霆。这样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对我产生了畏惧。看到雷夫老师的做法,我在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像雷夫老师那样,讲3遍不行,就5遍,再不行10遍,“遇到学生不懂的时候,绝对不该感到沮丧,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和耐心来面对问题,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对学生如此,对子女如此,对身边人亦是如此!
通过对《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研读,我还明白了,不管教导学生或者子女,必须要换位思考,从孩子角度出发,以儿童立场看问题,不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第56号教室之所以个性,不是它拥有了什么,而是在这里没有害怕,没有伤害,有的是爱心,宽容和理解。雷夫老师用信任代替恐惧,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倾诉对象,正如他所说的“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何尝不是呢,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人格水平越高,其榜样力量也就越强。“欲齐其家,先修齐声。”作为教师,就应该经常反思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成功无捷径”是56号教室的座右铭。“好孩子,行事要努力”是56号教室的口号。他提倡的“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的信任。让这间教室变得无比开阔,变成一个任由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园。
此书,还在慢慢品读。徜徉在雷夫老师的“56号教室”里,祝愿所有的老师都能够开心,快乐的工作,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快乐的学习,茁壮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