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弛感》 范俊娟
>> 当下让你焦虑的问题,终会成为垫在脚下的土
>> 世界给予我们的礼物都是被包装成问题之后送到我们面前的,就看我们有没有能量去消化它。
>> “走脑”是适应社会的过程,而“走心”是回归自我的过程。
>> 我喜欢现在的自己,我的优点、缺点都是我的特点,这些组成了最独特的我。我对这世界有特别的价值,没有任何人能够取代,因为没有任何人跟我一模一样。这个世界很安全,我也很安全,我可以享受当下,享受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
>> 一旦内心追逐的东西需要从别人手里得到,他们的情感依赖程度就容易偏高。因为关注点都在别人身上,审判权也都在别人手里,这样的人成就再高,赚再多钱,内心也像被拴住的奴隶。
>> 习惯指责的人,往往在其表面强悍的外壳下,隐藏着一颗脆弱且容易受伤的心。
>> 每当他们要调动自己的每一个神经细胞去体会强烈的愤怒感,吓退别人的时候,常常都是他们感觉受伤、被忽略、不被在乎的时候。
>> 习惯指责的人,内心通常承担不起本该属于自己的责任,因为他们的内心太脆弱了。他们觉得自己不够好,害怕不被别人喜欢、接纳和重视,犯错也不会被原谅。每次遇到问题,把所有责任甩出去,指责别人就成为自我保护的首要法则。
>> 很多外表强势、控制欲强的人,内心往往是充满焦虑和恐慌的。
>> 凡是排斥的、对抗的,最终都会被保留下来;凡是被接纳、被允许的,都会像河流一样流动起来,有来有走。
>> 著名自体心理学家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有一句名言:“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带诱惑的深情。”
>> “不含敌意的坚决”指的是,当我拒绝你的时候,我没有愤怒,也没有内疚。
>> “不带诱惑的深情”指的是,我对你的好和付出背后没有潜在的不合理需求和索取。
>> 成熟的深情是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付出的同时自己内心也充满满足感和幸福感。只有内心不匮乏的人,才能在付出的时候不会有所要求。
>> 如果你也有个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对待他最重要的三件事就是:理解他到底怎么了、允许他探索、成全他要做自己的渴望。
>> 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人内心常常会冒出来两类声音:一个是“我不会被爱的,我不值得被爱”;另一个是“我渴望被爱,我好希望有人能够让我感觉到被爱”。
>> 你现在所表现出来的不安全感,都是因为没有持续稳定地被情感滋养过。
>> 一个人的行为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通常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带着幻想,以为这样做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一个是他没有其他的办法。
>> 但这就像一个人有两条腿,其中共同目标是一条腿,边界感就是另外一条腿。你们既要有共同目标,又要做到和而不同,而不是扼杀个性。至于“和”到什么程度,则取决于一个人内心对自我的挑战程度。
你的伴侣是你最好的老师!该怎么理解这句话呢?越是差异大的夫妻,对方身上的特质基本上就是你的短板,不然对方也不会吸引到你。
一个积极上进追求完美的女人,为什么会被一个安于享受生活的男人所吸引?答案很简单,她内心其实很渴望享受生活,但是她又无法享受生活,这恰恰是她最缺乏的能力。
>> 我们经历的所有事情,都是在唤醒蕴藏在身体里的潜力,帮助我们成为更加真实更有魅力的自己,但这需要我们带着这种读懂“自我”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