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是中国2.12亿老人中最弱势的群体。由于几千年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很多老人在年轻的时候忽略了对自己养老的规划。政府虽然已经把农村养老问题纳入统筹,每月可以领到1000元左右,领取的养老金能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但是农村老人仍然生活在贫困边缘,甚至不敢生病。现如今,多数农村已经城镇化,老人失去了原来的房屋土地,而城镇化增加了老人的生活成本。老人外出挣钱年龄太大,孩子又面临就业、创业的压力,中年人面临上有老上有老下有小的尴尬境地。面对如此现状,想要彻底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一方面,要靠政府(特别是乡、村一级),提高政府作为能力,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把农村养老问题纳入到规划日程上,甩开膀子撸起袖子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让身体还健康的中老年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弥补养老金缺失部分。另一方面,农村老人,在允许交养老统筹的年龄之内,早早的对自己做养老规划,养儿防老已经成为过去式。我们村里就有这么一个老人,五个孩子,三女两男,老伴几年前去世,家里主要的劳动力没了,日子过的一天不如一天,除了最小的儿子,其他子女都成家,单独过着日子了。最小的儿子得到的宠爱多一点,没有学到什么过硬的本领,老爹去世后一直和老娘过日子,日子是越过越紧巴。一天,终于在平穷和心烦的日子里爆发,在老娘的数落中,抓了一把灰扔到饭锅里。后来就听说老娘喝药死了。
对于农村没有收入来源的老人,最后一定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实在没有办法,就和儿女协商“宅基地抵押养老协议”,继承老人的宅子,就承担养老的义务,其他子女平摊生病相关费用,各自履行相关赡养父母的义务,保证老人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