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心理实验:医生站在测试者两米开外,问测试者,你几秒能走到我这里?测试者不犹豫地回答:两秒。医生再次强调,在没有其他干扰的情况下,你几秒能走过来?测试者略显犹豫,略思考了下,还是回答:两秒。最终,医生在与这个测试者再次确认是否能两秒?确认多次过程中,测试者会有片刻的停留,而后仍旧确认,无任何的行动。
常人都会如此思索,回答问题,但始终未真正来验证一下。其实不过两秒,当测试者再次被问到时,可以直接行动,几个月步走到医者面前,从而试试或验证下。多数人都会在那儿想,我可以吗?我可以的。我两秒真能走过去吗?可以吧。
想的久却始终未行动,哪怕自己先试一试。这实验其实在讲,很多人很多事问的最多的是怎么办,当有些答案时,却未行动,哪怕是试试。只是想而无行动,最终还是在原来状态。
圈里看到别人跑步瘦了很多,于是想要跑步减肥,但仍旧天天过着原来的生活,早上依旧忙碌,晚上依旧在手机、电视徘徊;参加书目共读,信誓旦旦地要一年读52本书,一周读一本,但终也被生活所羁绊,终未读下一本;报名听了很多微课,想要改变自己或增加技能,却也只是听听,连笔记都未曾有,这些听过的课,想要去做的实践,湮灭在每天的日子里不再想起;想要去赚钱,看别人做成了这个,实现了那个,自己也可以,但却未曾迈出那一步……
我们总是想的太多却做的很少。
现在常讲行动派,做才是最好的回答。又想起前两天看到papi酱为NB做的一条软广,很让人触动。大家现在的生活也许都不是之前自己所梦想的,而梦想多会被现实湮没在生活的锁碎中。未来是怎样,我们还是交给未来。我们只需跑起来。
你不必等天亮去跑,跑下去,天自然会亮。
附这则软广全文:
2005年的8月底,
我和爸妈提着两个大箱子来到北京,
来到东棉花胡同,
来到中戏——
哇,这就是中戏啊。
哇,这里出过很多厉害的人啊。
哇,这就是我之后要呆四年的地方啊。
然后我坐上去军训的大巴,
隔着大巴的玻璃窗和我妈洒泪挥手道别。
那一幕我始终不曾忘掉。
到现在已经12年了。
12年前的我在想些什么呢?
记不得了。
应该做过许多
五彩斑斓又奇奇怪怪的梦,
也应该憧憬过无数种
波澜壮阔却不切实际的未来。
当时的我心里隐约知道自己会干点事,
虽然又并不确定会是什么。
经常有人说我这12年来走了许多弯路,
也经常有人半开玩笑地说
我这12年里浪费了许多时间。
是吗?
我不觉得。
这12年间的“弯路”和“浪费”的时间,
让我活成了今天的样子。
当然了,如今的我
可能并不完全是
我刚上大学时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记得我曾和你们说过,
我特羡慕那些20来岁就找到人生目标,
然后发奋努力朝着那个目标前进的人。
不像我,
兜兜转转直至今日,
有时依然是迷茫的。
可是还好,我从来没放弃,
没放弃对世界保持好奇,
没放弃自己脑中那停不下来的小剧场,
没放弃那些在别人眼中一个个“错误”的选择和决定。
或许之后的我依然会走上“弯路”,
依然会“浪费”时间,
但它们也终将会造就
许多年后的另一个papi。
未来是什么样,
交给未来的自己回答吧。
只是突然很想对12年前
那个深夜痛哭的小pa说一句,
没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你不用为了天亮去跑,
跑下去,天自己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