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A学习力授权导师」便签输出第3期《故事思维》第4天
今天,我们的拆页来自第二章 「何谓故事」
拆页五
换位思考,换个角度讲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特定的观点,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有的时候是两个或者三个,我们只关注一个)。聆听一个故事,就是短暂地间接与描述者分享他的视角。同一个故事,如果视角不同,意思也会完全不同。
以《三只小猪》的故事为例,无论是让有稻草房子的猪、有木头房子的猪还是有石块房子的猪,又或者是狼来讲,都是一个不同的故事(道格李普曼在他的书《增强你讲故事的能力》里指出了这一点)。
理论上说,如果你从有稻草屋的猪的角度,给狼讲了一个足够好的故事,狼就会理解这只猪是怎么想的,知道从这间稻草盖的房子里能看到什么。如果这个故事并不比填饱肚子更有价值,无论如何,狼还是会“吹倒它的房子”。如果故事比填饱肚子更有价值──比如说这只猪的妈妈和狼的妈妈是一起在博伊西长大的(我扯得有点远,是吧)──狼就可能会被影响到,让住在稻草屋里的小猪多活上一段时间。
叙述的过程,其实是叙述者和倾听者选择并交流一个特定观点的过程。当你想让人们去“看”他们看不到的东西,一个故事就可以将他们从一个视角带到另一个视角。开阔听众的视野,给他们一个新的看问题的角度,就可以改变他们的想法。
一个财务经理可能只会看到,由于回访客户增多,相关费用水涨船高。对于一个销售经理来说,一个好的故事可以拓宽财务经理的视野,从而让他赞成这些花费。
一旦财务经理“看到”一次回访挽救了大量的订单──嗯,这就带来了不一样的效果,不是吗?
用不同的视角看问题,会引起截然不同的行动。故事就是这样,让别人穿上你的鞋子出门走一遭,可能会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人们大多数的行为都是下意识的。如果你问他为何要做某事,他们会给你一个好的理由,一个听起来很理性的理由,却与真正的原因毫无关系。原因在于,人们通常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决定,更不要说做决定的原因了。
我们之所以那么做,原因很简单,我们从来都是这么做的。或许很久以前,有人告诉过我们要这么做,也可能是某一个瞬间,我们认定了这么做是“正确”的,长此以往,我们便跟着感觉走了。一旦养成了习惯很少再回头反思。一个好的故事,可以促使我们审视无意识的选择,检验那些未经检验的思考。
「I,重述知识」
1、梳理拆页内容,整理出讲故事的角度有哪几类,并继续头脑风暴,将类别补充到5类以上。
有6种类型的故事能有效地提升你的影响力。
1.从叙述者的角度讲故事
2.从倾听者的角度讲故事
3.从拓宽对方视野的角度讲故事
4.从讲述人的感受角度讲故事
5.从解答问题的角度讲故事
6.从让人反思的角度讲故事
2、说说你过去讲故事的角度常常是哪一类,为什么?
从我的感受方面讲故事,因为我觉得如果我的描述够栩栩如生,更会让倾听者感同身受。
「A1,激活经验」
挑选一个你从来不曾尝试过的角度,改编前几天任意写的一个故事。完成后,说说你的感受。
改编前:人体艺术大师王德顺的故事(拓宽对方视野的角度)
他的愿景:在文艺道路上不断提升发展
他的目标:44岁学英语;49岁做哑剧;50岁开始健身;57岁创造“活雕塑”;65岁学骑马;70岁练腹肌;78岁骑摩托;79岁上T台,成为了中国最帅“老鲜肉”。现在身价10个亿。
道理:这个故事告诉我,只要我想做,只管去做!永远也不算晚,永远要向上,更好更佳!
改编后:我的人生没有彩排(叙述者的角度)
我是一个80岁的男人,年轻时学表演,是很早一批的北漂,寒冬酷暑我都跟家人挤在北京地下的出租屋里,连个窗户都没有,我戏称:集中营。我拿出国家给的不多的收入进行创作,还会每天往返很多的剧场去表演,可有时还是钱不够用,因为我创作的艺术形式:人体艺术,在国内还是个比较禁忌和不敢去宣传表达的领域。
我的一些作品往往还没有演出就通知我不让演了。有时我也想,干脆跟一些人一样下海或者做别的工作算了。可是内心有一种渴望,想被认同,热爱艺术,想继续坚持下去的渴望。于是我默默的坚持着,什么不会就学习什么,我在44岁学英语;49岁做哑剧;50岁开始健身;57岁创造“活雕塑”;65岁学骑马;70岁练腹肌;78岁骑摩托;79岁上T台,成为了中国最帅“老鲜肉”。哈哈,听他们说我现在的身价10个亿,我火了,有了自已温暖的家,也在艺术道路上有了自已的表演舞台,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谈起。
我每天还会抽时间到健身房锻炼,练习表演,教学生,忙时跑各个剧组去接戏拍,我过的很充实,最重要的是我仍然在做我喜欢做的艺术行业,也感谢之前我没有放弃这份坚持,如果你也有自已的热爱,请一定不要轻易放弃他,并为实现它们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