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故事

作为记录文字的载体,每个古代文明都因地制宜地采用各种材料书写文字。古巴比伦人将楔形文字刻在泥板上,古阿兹提特人用桑科植物树皮做成的厚纸上书写绘画,古印度人在贝叶上抄写佛经,中古欧洲人用羊皮纸等野兽皮书写。而中国古代的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西周时将铭文刻在青铜器上以纪念重大事件,后来还出现了竹简、丝帛等载体。但他们或太沉重,或太昂贵,不能大量使用,部分更不能修改,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知识快速传播的需要而逐步被淘汰。

西汉 造纸流程

东汉时期,宦官蔡伦为了和帝不再受案牍之劳行,进一步改进了造纸术,以破渔网、树皮、丝麻等捣碎制成纸浆,经过晾晒、压制得到纸品,以其材质易得、方便书写、容易保存而被称为“蔡侯纸”。至汉献帝时,东莱人左伯又对以往的造纸方法进行了改进,使纸质更加洁白、细腻、肉圆、均匀,史称“左伯纸”。

纸质的改良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但长期以来的政府令、地图、重要文献还是用竹简木牍。直至东晋末年,帝王下令,才是全部政府文件改为纸质书写,这才使纸作为书写没接,正式登上权力中心的舞台

东晋 蔡侯纸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贵族圈儿,出现了许多“魏晋风骨”的文化名人,在这个纸的品种、质量、产量得以发展的时期,文化先锋任务的书籍、书法、绘画、书信凭借“纸”的载体得以广泛的传播。

最著名的的例子就是左思的《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一时间传抄者无数,竟令得洛阳纸贵。而书法家王羲之成功开启了中国汉字书法艺术的大门,被后人称为“书圣”。

西晋 三都赋

到了隋唐时期,国家统一,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造纸业进入昌盛时期,但与前代相比,造纸术并没有太大的变革,只是造纸用的材料种类更加广泛。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和绘画作品在纸张上进行创作,韩滉的《五牛图》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老的的纸本中国画,堪称“镇国之宝”,现存故宫博物院。

唐代 五牛图

有宋一代,虽然在对外战争中尝尝里不重新,积贫积弱,却因重文轻武的国家政策与国内长期的和平,使得商业得到极大发展。到宋仁宗时,毕昇将隋朝起的调班印刷改进为活字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书籍的质量、速度。同时,宋代还发行了纸币——交子。自此,纸张首次被赋予了取代金银等硬通货流通的货币价值,并沿用至今。

宋代 活字印刷

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纸在中国的制造工艺在元明清时达到顶峰,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并传播至朝鲜半岛、日本,甚至由蒙古人带入欧洲。各国在造纸术惠泽之下,知识、文明、宗教得到快速传播。

清代 四库全书

19世纪,在西方产业革命的影响下,以木材为原材料的机制纸得以迅速发展。我国在1884年有了第一家机制纸厂——上海机器造纸厂。由此,我国的造纸业由手工作坊进入了机械化、工业化生产的阶段。

近代 造纸局

(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张纸的故事 --陶醉 2017.3.14 我确定在梦中看到过风的影子 如十二人响鞭齐鸣 又如一尾蛇隳突南...
    闲敲棋子Ray阅读 321评论 0 4
  • 曾经她是个瘦子,苗条高挑,穿着漂亮的裙子 后来她觉得自己是吃不胖型,于是开始狂吃 最后她撑破了她的裙子
    一只快乐的笑猪阅读 276评论 5 3
  • 鹏澍| 2013-11-30 江南自古便是如此,从来不曾缺乏浪漫和柔情。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也记道: 然则北通巫...
    鹏澍阅读 653评论 0 48
  • 11月7日, 读书:《你若晴天,便是安好》 感悟:是不有有些人天生就对文字敏感,或者情感天生细腻。要不怎么写出那样...
    梧桐秋雨化春风阅读 333评论 0 0
  • 有人说,现代人要求食物的纯粹和深度,而一个人吃饭,是自由的最高级。 那么,一个人看电影呢? 这好像成为了我的一种仪...
    月冉耳阅读 19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