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我读完非常想写读书笔记的冲动,因为读完很有思考性,里面的很多观念刷新了我以前对待金钱对待工作对待生活的看法。
这本书的作者有两个爸爸,一个穷,一个富。一个受过良好的教育,取到了很多个学位,另一个连小学都没有念完,但就是有着良好教育的爸爸,终其一生都在个人财务问题的泥沼中挣扎,另一个却成为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这在很多人看来好像有点不可思议,其实出现这种差距的原因就是观念,或者说思想,思想决定行动。
因为两个爸爸对金钱的理解不同,一个爸爸说:“贪财乃万恶之源”,而另一个爸爸却说:“贫穷才是万恶之本”,当时作者还只是一个9岁大的小男孩,面对两个爸爸的教导,而他们的话或建议完全不同,尤其对金钱的问题上,这让作者很为难,但又不得不去思考每个爸爸的建议,当这些建议被作者付诸行动的时候,作者认识到一个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一个人的观念对他一生的影响巨大。
比如穷爸爸总习惯说“我可付不起”而富爸爸则禁止说这样的话,他坚持说“我怎样才能付得起?”这两句话,一句是陈述句,另一句是疑问句,一句让你放弃,而另一句使你去想办法。
一个爸爸总会去劝儿子“努力学习吧,那样你就能去好公司上班”,而另一个爸爸则说“努力学习吧,那样你就能发现一家好公司并收购它”,一个爸爸努力存钱,另一个爸爸不断投资。
尽管两个爸爸都非常重视教育和学习,但他们对什么是应该学习的看法不同,一个爸爸希望努力学习,获得学位,这样找个工资高的好工作,另一个爸爸鼓励学习成为富人,了解钱的运动规律并让钱为我工作。
我想大部分家庭的爸爸都属于前一个爸爸,要求自己的子女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从来没想过难道只有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才会富有吗?就好像学校里的老师只允许学生学习课内的知识,反对学生看课外书一样,只要学生看课外书就好像他就是不务学业,耽误学习,殊不知就是广泛阅读书籍,开阔了眼界,才摆脱了死读书的桎梏。
幸运的是,作者最终听从富爸爸的话,向他学习有关钱的知识。我想这些知识在学校根本学不到。学校只会培养优秀的雇员,不会培养优秀的雇主或老板。
富爸爸教给作者第一课
富人不为钱而工作
穷人和中产阶级都在为钱工作
穷人和中产阶级为什么要工作,是因为钱,对金钱的恐惧,他们害怕没有钱,没有钱就没有安全感,就会感到恐惧,于是就出去工作,希望钱能消除恐惧,但并没有用,恐惧一直在追逐着他们,于是他们只好工作,这样就落入了工作的陷阱里,挣钱——工作——挣钱,每天起床后发现恐惧还在,不得不又起来拼命工作,很显然,人们被金钱所主宰了,我们大多数没有富起来的人就是这样一种状态,为了钱而工作,不工作就没有钱。
但已经致富的人也会感到对金钱的恐惧,他们已经积攒了很多钱,但仍然有恐惧感而且还更加强烈,为什么会看到有钱人还那么拼命的工作,是因为他们更害怕失去所有的钱,他们不想失去大房子,车子和钱给他们带来的优质生活。
除了对金钱的恐惧导致了人们工作,还有就是欲望,为了实现自己的欲望而去工作,以为钱能买来快乐,但是用钱买来的快乐往往是短暂的,于是只有继续工作,好用金钱安抚受恐惧和欲望折磨的灵魂,但实际上金钱无法做到,就好像驴子拉车,因为主人在他面前挂了个胡萝卜,主人清楚自己想要去哪里,而驴子却只是在追逐一个幻影,但第二天驴子依旧去拉车,因为又有胡萝卜放在他的眼前,而这个胡萝卜就是人们所幻想的金钱。
就算努力工作也抓不到它。但为了它,只有努力工作。我们要学会利用恐惧和欲望,不受他们的控制,我们不为钱工作,而是钱为我们工作。
第二课
努力学习财务知识
作者提到的财务知识就是要我们学会理财,正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为什么要理财,很简单,就是要实现财务自由,那是一个什么状态?就是即使我们不工作,自己的财富可以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自动增长,就像种树,你年复一年的浇灌它,终于有一天,它不再需要你的照料,它的根已经长得足够深,可以开始享受它带来的阴凉了,这就是富人永远不会为钱工作,因为他已经有钱了,钱正在为他而工作了。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生活中,你挣了多少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留下了多少钱,以及能够留多久。就像穷人买彩票中奖,他们可能一下子暴富了,可不久又会变穷,因为他们没有管理钱财的能力,很多富人他有钱,但总逃不过富不过三代的噩梦,你可以继承家产或财富,如果不能很好的管理它,它总会败光。
所以必须重视理财,在学习的过程中,起码能弄懂简单的图表以及能读懂它背后的含义所表现出的金钱的运作规律。作者一直强调要想致富必须遵循一个规则就是必须要明白资产和负债的区别,努力购买资产,因为富人获得资产,而穷人和中产阶级获得负债,只不过他们以为那些负债就是资产。
资产就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负债是把钱从你口袋里取走的东西。很多人说房子是资产,其实房子并不是资产,而是负债。我们是可以买房子,但应先买入一些资产,让他们创造能够支付这所房子的现金流。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为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而打拼,而学校里的教育也在教导我们努力学习,拼命工作才能获得你想要的东西。所以大多数人都在为其他人工作。
首先为公司的老板工作,像之前的穷爸爸建议儿子好好学习,找个好的公司工作,那么你努力工作只会使你的老板越来越富有。
其次通过纳税为政府工作,政府在你还未看到自己的工资时就已经拿走了一部分,你努力工作,结果政府的税收增加。
最后为他们提供住房按揭贷款的银行工作,你缴了税后,你的最大支出就是抵押贷款和信用卡账单了。
所以穷爸爸鼓励自己的儿子去大公司找好工作,然后顺着公司的梯子一步一步往上爬,而富爸爸却告诉儿子为什么不当梯子的主人呢?穷爸爸的思想导致大多数人一生都在为上述三种人工作,而富爸爸的思想就是要我们去关注自己的事业。
第三课
关注自己的事业
我们在银行工作,在学校工作,那只是我们的职业,因为我们并没有拥有银行或学校。所以银行或学校不是事业,只是职业。
但我们要关注自己的事业。而事业的重心是资产项而不是收入项,富人关心的是资产,其他人关心的是收入,很多人拼命工作希望公司老板能为自己加薪,你增加的只是收入,我们应该把额外的收入用来购买可产生收入的资产才能获得真正的财务安全。
那哪些是资产呢?
1.不需要我到场就可以正常运作的业务,我拥有它们,但由别人经营和管理。如果我必须在那工作,那它不是我的事业,而是我的职业。
2.股票
3.债券
4.基金
5.能够产生收入的房地产
6.票据
7.版税
8.其他任何有价值,可产生收入或有增值潜力并且有很好的销路的东西。
第四课
了解法律
我们必须了解法律的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如果对法律一无所知,容易被欺负,如果了解法律就有还击的机会。作者为什么这样说,那就要知道政府纳税为什么会被普通大众所接受。
是因为政府告诉穷人和中产阶级,税收只是为了惩罚有钱人,事实上税收的初衷是惩罚有钱人,而现实是政府一旦尝到了钱的滋味后,胃口就变大了,以致中产阶级也要被征税,且税的范围不断向穷人扩展,而真正的富人会利用财务知识逃脱了。
比如借助公司的保护来逃避税,总之,不可能惩罚到富人,因为富人有钱有能力有决心去改变,他们会雇佣有经验的律师,说服政客们改变法律,钻法律的漏洞,这是美国的资本主义国家情况,我想我们中国同样也会有相似的地方。
所以富爸爸说“精于计算,就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一个人要有智商,和情商,但富人一般都具备发达的财商。
第五课
富人的投资
金钱它不是真实的资产,就像驴子拉车中,驴子所幻想的胡萝卜,穷人为金钱工作,富人则创造金钱,所以富人投资的是头脑,经过良好训练出来的头脑,利用头脑创造财富。穷爸爸说“工作的稳定才是一切”,富爸爸说“不断学习才是一切”,活到老学到老。
第六课
心动不如行动
有强烈成为富人的愿望时,不要停留在只是想想而已,要付诸于行动。对于投资失败,克服亏钱的恐惧,要有一种不怕亏钱的勇气。就像“人人都想上天堂,却没有人想死”,大部分人都梦想发财,但却害怕亏钱,所以他们永远也进不了财富的天堂。
失败会激励人,用洛克菲勒的话来说“我志在将每一次灾难转化为机会”又比如许多人说珍珠港事件是美国人的失误,其实是日本人的失误。
在发动偷袭珍珠港时,日本海军上将就担心的说“我们恐怕会摇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果然,“记住珍珠港”成为了一句具有号召力的口号,它把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失败之一变成了取得胜利的原因,这次巨大的失败给了美国力量,此后美国很快崛起成为一个世界强国。
对于投资永远不要害怕失败,但要记住富人的投资是把大部分的鸡蛋放在较少的篮子里,而穷人的投资是把很少的鸡蛋放在许多篮子里。
我看完后把作者所讲到的观点和思想都已经罗列出来了,每一个观点都值得细细推敲和思考。而且要把思想付诸于行动,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