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孩子选儿童节礼物,竟然挑选了一套网文小说《十日终焉》。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本来想给孩子买个遥控玩具、太空玩具之类的。之前我看到他们同学在玩遥控飞机。
我以为,小孩子嘛,要么喜欢吃的,要么喜欢玩具。
我以为孩子整体抱着手机打游戏,每次看到都斥责禁止。
现在才知道,孩子有时候在看小说,已经看了好多,什么推理侦探、玄幻修仙……
有点震惊,有点担忧:原来,孩子的世界,我一点都不懂。孩子会不会离我越来越远,直到没有共同语言?
于是,在孩子生日那天,除了准备生日礼物,我还主动提出:再送你一个特殊的礼物,我把你那套四大名著看完,你来考考我。
孩子听了,非常高兴。因为以前每次孩子提问,我都是一问三不知。
我想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世界,想跟他有共同话题。
说实话,我没看过四大名著,只看过电视剧《西游记》。之所以不想看这类书,一是没时间,觉得耽误时间。二是,没兴趣,看不见进去 ,人物太多,看起来有点迷糊,容易犯困。
花了三四天的时间,我看完了《三国演义》。
果真,跟孩子有了很多共同话题,聊起天来,孩子兴致勃勃。顺带的,我再让他洗个碗,拖一下地……孩子竟然也很乐意去做了。
这几天,我让孩子自己洗饭盒。然后我再偷偷地重新洗一遍(担心孩子洗不干净)。
确实,有些边缘缝隙没洗干净。就在我洗碗的时候,意识到:
如果我一直不让孩子干家务,孩子会认为,妈妈来做家务是理所当然的。某一天,我突然让孩子来做,他会抗拒,会排斥。他不会理解我的辛苦,他也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没有亲身经历,就不会有感同身受。)所以,如果平时没有让孩子承担和体验,就别怪孩子不懂得感恩,他是体会不到的。
就在那一瞬间,我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我小时候,母亲一直都在默默地承担家务,为了不耽误我学习。都是母亲在做饭,在打扫卫生。一大家子等着母亲做饭。干完农活,又饿又累,回家还要做饭。其实,负担很重的。母亲能不抱怨吗?
我毕业出来工作的时候,才开始学做米饭。也是因为小时候没做过,大部分家务都被母亲承担了。
突然就醒悟了,理解了母亲。
曾经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曾经有人为你遮风挡雨。
谁也不可能替你遮风挡雨一辈子。早一点积极地投入到真实的生活中,一点一点磨练,去做事。在真实的世界里,摸爬滚打,慢慢就能积累出自己的处世经验。逃避,并不能得到成长。
我竟然在无意识中延习了母亲的育儿模式:有陪伴,没什么深层次的互动,过度保护。
那么,从这里切断轮回吧:
把孩子的课题还给孩子,不要太小看孩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