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2 华杉
所谓静不下来,不是心不静,是心不正。
【九川问:“近年因厌泛滥之学,每要静坐,求屏息念虑,非惟不能,愈觉扰扰,如何?”
先生曰:“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
曰:“当自有无念时否?”
先生曰:“实无无念时。”
曰:“如此却如何言静?”
曰:“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戒谨恐惧即是念,何分动静?”
曰:“周子何以言‘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
曰:“无欲故静,是‘静亦定,动亦定’的‘定’字,主其本体也。戒惧之念,是活泼泼地,此是天机不息处,所谓‘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一息便是死,非本体之念即是私念。”】
九川问:“近年来我因为讨厌流行泛滥的学问,每每要静坐,排除杂念思虑,什么都不想。但是,结果不仅做不到,反而更加心烦,怎么回事呢?”
先生回答说:“念头怎么能停息呢?只是要正,不是要息。”
九川问:“那就不存在没有念头的时候了吗?”
“确实是不存在没有念头的时候。”
“如果是这样,那如何理解静呢?”
“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戒慎恐惧,都是念头,哪里分什么动静呢?”
“那周敦颐先生为什么要‘主静’呢?他说‘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
“关键在‘定’,不在‘静’,周先生说,无欲就是静,‘静亦定,动亦定’的‘定’字,主导着心的本体。戒慎恐惧的念头,是活泼泼的,正是天机不息之处。《诗经》说‘惟天之命,于穆不已’,想那天道的运行,美好肃穆永不停。一停息就是死亡,不是本体的念头就是私念。”
王阳明这一段讲解,把静坐修养的道理讲透了。我们修养静坐,好多人说静不下来,就是因为老去追求“什么都不想”,越追求什么都不想,想得越多,越着急我怎么还在想,越静不下来。一般老师会说:“你不要管它,有什么念头,任它来去。”这还是没有说到点子上。王阳明说,心不是要死寂的静,而是要平静的定;念头不是要停息,是要正。正是什么呢?没有私念就是定。比如你着急我怎么还静不下来,这就是违背了“勿忘勿助”,“必有事焉而不预期其效”的教诲,存了私心了。
所谓静不下来,不是心不静,是心不正。
心理学有“正念治疗法”,或许就是这个道理吧。
【又问:“用功收心时,有声色在前,如常闻见,恐不是专一。”
曰:“如何欲不闻见?除是槁木死灰,耳聋目盲则可。只是虽闻见而不流去便是。”
曰:“昔有人静坐,其子隔壁读书,不知其勤惰。程子称其甚敬。何如?”
曰:“伊川恐亦是讥他。”】
又问:“用功收心的时候,如果有声色在前,还像平时一样去看,去听,恐怕是不专一吧?”
先生说:“怎么会不看不听呢?除非是槁木死灰,耳聋目盲。只是你不被看见、听见的东西牵引着走就是了。”
九川说:“《河南程氏遗书》上讲一个故事,说许渤和他的儿子,就隔着一个窗户,他在静坐,他儿子在读书。他都不知道他儿子是勤奋还是懒惰。程颐先生夸他说:‘此人持敬如此!’为何?”
先生说:“你怎么知道程颐先生是夸他?或许是讽刺他呢?”
【又问:“静坐用功,颇觉此心收敛。遇事又断了,旋起个念头去事上省察。事过又寻旧功,还觉有内外,打不作一片。”
先生曰:“此格物之说未透。心何尝有内外?即如惟浚今在此讲论,又岂有一心在内照管?这听讲说时专敬,即是那静坐时心。功夫一贯,何须更起念头?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后在洪都,复与于中、国裳论内外之说,渠皆云物自有内外,但要内外并着,功夫不可有间耳。以质先生。
曰:“功夫不离本体,本体原无内外;只为后来做功夫的分了内外,失其本体了。如今正要讲明功夫不要有内外,乃是本体功夫。”
是日俱有省。】
又问:“静坐用功,感觉这心还是比较收敛的。遇到事情来,功夫中断了。马上起个念头到那事上去省察。事情过去之后,再回来寻找之前的功夫,仍然觉得内与外有差别,无法融为一体。”
先生说:“你这是对我格物的学说还没有通透,必有事焉,物来则格,心有什么内外呢?就像你此刻在这里讲论,难道这讲论是外,里面还有一个心在照管着吗?这听讲的时候专心持敬,就是那静坐时的心,功夫是一贯的,哪有事情来了又专起一个念头去处理那事?人本来就是要事上磨练,才是真功夫。如果你一味喜欢静守,事情一来就乱了,终究没有长进。那种一味求静的功夫,看似收敛,其实是在放纵心体。”
后来在南昌,我又和于中、国裳讨论内与外的学说,他们都说,事物本来就有内外之分,只是要内外一起用功,不可间断。大家一起去问先生。
先生说:“功夫离不开本体,本体没有内外。把功夫分了内外的人,是因为他失去了本体。如今我们正要讲明功夫不要有内外,才是本体功夫。”
这一天,大家都有所省悟。
失了本体,无论求静,求内,还是求外,都是悬空去求。把握本体,则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