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谈
《青铜葵花在午夜里流泪,雨水迟迟不回》
书店里本来是看书的地方,可是偏偏有一些熊孩子,在走廊上不停的跑,他们来来回回,
不厌其烦。
我一向很不喜欢熊孩子,不过还没到讨厌的地步,因为我知道,谁都年轻过,谁往前倒退个多少年,
不都是熊孩子?
说回下午吧,今天下午我正在书店里看《顽主》,故事的情节我差不多都烂熟于心了,但是
记不清是何时开始看王朔的小说了,他的小说我是无意中翻到的,第一眼下去,给我的印象就是,
这人太皮了,
咋这么像韩寒呢?
哦,不对,应该是韩寒像他。
简单的断句,三t公司的剧情设置在今天,也不算是落伍,很多年没看到这种风格的小说了,
不对,是我之前压根没看过,
记得当时一口气把顽主看完后,不禁掩卷长叹,这笔法太牛掰了,讽刺到没有边界,里面对于宝康这个伪作家的刻画,我特别喜欢…
韩寒的文章跟王朔的摆在一起,可以说非常相似,不过是神似,骨子里还是两种时代的人对两个时代的讽刺,
为此,我还上网搜索过,居然还真找到了六七年前,东方卫视给他俩做的一档节目,大概剧情就是,
节目组邀请韩寒做客,但事先并没有说王朔会来,于是在一片轻松的酒桌气氛里,王朔推门而入,
讲真的,那俩人坐一起吃饭,真的很尴尬,
席间主持人不断提些问题,但都被二人的沉默化解了,偶尔说两句,亦是无关紧要的,不过在我看来,
这也是慢正常的。
文人嘛,先不说文人相轻,也不提王不见王,作家和诗人都有一个共同点,话少,
金庸作为武侠小说大成者,他的讲座几乎是看不下去的,名作家能侃侃而谈的有,但的确不算多,
其实韩寒这种语调尖锐的人,反而在真实生活里,他是极其谦逊的,人都有矛盾心理,换种说法,
人都有各式各样的皮囊!
我是一个记忆特别清楚的人,但最近很奇怪,我的记忆里,总是离得越远的日子,越清晰,
反而刚刚干过什么,却会忘,
今天在书店里看见那几个熊孩子时,那个瞬间我就想到了我的童年,
童年全部的记忆几乎都在这座城市里,尽管现在这个名为“钟祥”的城市里,很多事物都渐渐蒙上了一层陌生感,
但穿过一些小巷时,总是熟悉的居多,我在这里哭过鼻子,我在这里买过钵子糕,嗨,当年这个地方还是超市呢,
现在咋就成了化妆品店。
有时候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就像那首诗写的,
“熟悉的,陌生了
陌生的,不存在”
回忆太多也不是一件好事,不是有人说过嘛?
当下也许并不如从前珍贵,但她比从前真实…
诗一首
《呼吸》
站在窗台
观望
远处的高楼
和
被雾气遮掩的群山
现在是8点16分
一辆车正往桥上驶去
我在
走廊里
听到了她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