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主义”这个词,我们是国内比较早开始频繁使用的,不管是家庭、工作,还是投资,感觉只要坚持长期主义便是正确,就能取得能成功。
那什么是长期主义呢?
罗振宇觉得,长期主义如果只是一种理念,那就意味着只有一部分人相信,甚至只是一部分人对自己当前困境的合理化解释,那它的价值就没有那么大。长期主义如果有价值,那它就必须是一种方法,一条能确定地通向你想去的那个地方的道路。他理解的长期主义不是指我们坚持什么长期不变,而是要去判断什么长期不变值得坚持。
而王潇在《五种时间》里把长期主义具化成了一个“硬核人生终极等式”——D=P (1+R) N
(D:梦想或目的地,P:核心竞争力起点,R:进步的速度,N:时间)
如何做到长期主义?
作为方法论高手,罗振宇给出了他的解决方案:
第一,不是坚持什么长期不变,而是要去判断什么长期不变值得坚持。
第二,确立一个目标,然后把它变成可以去做的具体的事。
第三,具体的事,越少越好,方便你集中资源去做。
第四,每做一件事,都有利于你去做下一件事。
而畅销书作家王潇围绕着她的“硬核人生终极等式”,也给出了思路:
1、计划以年为单位。长期主义者既然坚信结果取决于足够长的时间维度,就需要计划和设计这个维度。
2、每天要坚持做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事。只有深刻理解了长期主义的真谛,你才会真正明白四象限法则中的“重要不紧急”是什么概念,这时候你才会知道,你未来的重大成果和生活质量,是由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任务的时间累计起来决定的,而这些时间就是我们所说的赚钱时间。
3、着眼未来,延迟满足。人还是要选择做一个长期主义者,这样才不会因为某一次输赢,一时的绝望,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把自己的能力认知固化。一旦思维固化,脚步就停止,潜能就被埋藏,一生就卡在了那里。
4、让雪球滚起来。按照终极等式,选择值得为之付出时间的终极目标D,明确自己当前核心竞争力起点P,确保自己的增速R,然后让N向无限大推移,等待质变点的到来。
我的长期主义入口在何方?
今天听罗振宇在演讲时提到,他们公司墙上写着“做一件有价值的事,一直做,等待时间的回报”。而这句话正好也戳中了我目前个人学习成长的焦虑:“立志,找到自己愿意用一生去奋斗的方向。”长期主义的入口正是现在我苦寻不得的,那这个门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或者说长期主义者是长什么样子的呢?
对于长期主义者,王潇倒给出了这样一个用户画像:
“你会感到心情激动,跌宕起伏,有强烈的自驱和目标感;
你会感到过程中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交织,焦虑、压力和期待交织;
你会得到核心竞争力和财富的积累,阶段性达成的快乐和未达成的痛苦,对价值的原理与规律的理解,对金钱意义的寻求。”
只有找到有价值的事且愿意用一生去奋斗的事才能真正的开启长期主义,而这样的人是无比幸运的,我现在连长期主义的大门都尚未摸到,就更别提做一个长期主义者了。
茨威格那句话说得有多么地精妙: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他还年富力强的时候就发现了自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