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跟我一样,经常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并为此感到自责、焦虑。
这种感觉经常出现在上完一天的班发现自己什么工作成果也没有、假期在家吃喝玩乐度过了一天的时候。
总会觉得这些时间本可以用在看书、运动、学习等可以自我提升的事情上。这样一来,不仅自我提升的价值没有实现,就连玩耍时的快乐也烟消云散。
我也分析过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态,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行动力跟不上自我要求。经常会给自己设目标,比如说今天要看2个小时的书,但是舍不得放下手机,总是2点钟开始看,2点半开始看,3点钟开始...如此反复,结果捱到了天黑也没翻开桌上的书。
二、自我配得感低。对现状不满意,觉得自己不论是在工作成就上还是经济积累上,都还远远达不到理想状态,应该抓紧时间提升自己,现在还不是享受的时候。简单来说,就是现在是吃苦的时候而不是享乐的时候。
长期处于这种自我否定与焦虑的状态肯定是不好的,那么怎么改变这种现状呢?我把自己总结的几点分享出来,与君共勉。
一、明确哪些是每天必须要做的。
不管怎么样,把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完成,但不能是太远大的目标。比如我,每天必须要的事除了上班,就是至少半个小时运动、给爸妈通一次视频电话、睡前半个小时看书听音乐。这些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除此之外,不要苛求自己。
二、接受贪图快乐是人的本能的事实。
人本就是一种趋利避害的动物,贪图快乐是人性的本能,就跟吃饭睡觉一样。所以允许自己享受快乐,不要再为此而自责。
三、把玩乐当成是一种奖赏。
我今天超额完成了自己的目标,所以可以玩一会儿游戏;我昨天无偿加班了,所以今天可以摸一会儿鱼。这些都让我在玩乐的时候没那么有负罪感。
四、相信自己值得所有美好的东西。
逛街、看电影、旅行,都是人生中非常美好的东西,不要觉得自己配不上。我们平时兢兢业业,那么努力地活着,不就是为了哪些美好的瞬间吗?该快乐的时候就快乐,至于那些不快乐的事情,留到以后再说吧。
正如英国作家马特·海格给出的关于“如何生活”的建议:“无所事事的时候不要有罪恶感。也许工作比无所事事对世界的危害更大。”
当然,我的初衷不是鼓励大家贪图玩乐,而是告诉大家在努力生活、认真工作之余,偶尔的小放纵是可以被接受的。我们不需要每时每刻都那么积极向上,偶尔的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