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是“有多久没好好看一本书”,而不是“有多久没看一本好书”。
我所写的,和生活、信息、互联网的趋势什么的都无关,只和自己有关。
今天,我想到了“碎片化阅读带给我什么”这个问题,缘起很简单——最近开始尝试写一些自己的东西,但卡得厉害。
我知道阅读本身多少是带有功利性的,这无可厚非。但仍然深感“书到用时方恨少”,没有到真正动笔的时候,我从未意识到这个问题。突然之间,就对自己很失望,真想对自己说:MD,看看你这几年,干了什么?又看了什么?我感觉我的青春死去的毫无重量。
如果说北岛的《生活》用“网”这一个字创造了一项最短的诗的纪录;
那么想想我今天的问题,会不会是这样一首短诗:
《碎片化阅读》
正文 空白
是的,一片空白。
这大概是最短的诗,连声叹息都没有。
我本身学中文,算比较喜欢阅读和思考。在多少也用着微博、豆瓣、一个等信息获取工具(应该也包括简书,程度不同罢了)之后,我却什么也没记住。信息越来越碎片,碎得我要捡起来都很困难。
我只能是看着海边的碎石砾说:”咦,这块石头好看。“在这之后,无论是我在石头上尿泡尿(点赞),或是对着可能在裸晒的不认识的人说”嗨,这块石头不错。“(转发、分享),又或者是在石头上刻上字”某某某,到此一尿“(评论)。
这些都不意味着我会获得那石头,或因为我光着屁股没有兜,或因为我手里挎着个妞,没位置。
当然,最重要的是,那只是块石头,我都没想明白它对我有什么意义去就尿尿了。
我的时间都花在尿上了。网络时代人人寻求认同,人人渴望参与。说实话,却真的和我无关。甚至还不如尿。
私以为 信息多了不见得是好事,那种应激性的处理信息,与我来说,什么都留不下。
关于克服信息困境的办法,以下我引用知乎上采铜的话:
面对这样一种信息困境,你可以提出各种解决方法,比如注销账号、剪断网线、更严格的时间管理等等。但是这些方法,都是治表不治里的方法。微博以及其他互联网产品的万花筒式的吸引力一直存在,你无法视而不见,无法拒斥,任何简单切断的举动都是暂时的,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你越是抗争,说明你越重视它,乃至畏惧它。
终极的方法,是找到更有吸引力的东西,这个东西对你有更大的意义和价值,其他东西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比如你发现一门稀罕且有趣的学问,帮你解开少年时的谜团,于是你愈发深入进去想探个究竟。
比如你欣赏一位杰出的天才,为他的经历和成就着迷,于是你想到遍历一切与他有关的信息,甚至想为他写一本传记;比如你迷上了涂鸦,迷上了码字,你想创造一些或是美好或是有趣的东西,和朋友们分享;比如你树立了一个改变世界的理想,并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向梦想逼近……这些能让微博失色的东西,通常具有两个特质:纯粹和永恒。
一个长辈说得很好,我们这代人,看的多、懂的道理也多;他们那代人工厂师傅的一句道理,能记住一辈子。这就是不同。所以知乎上有答案说“每次只做一件事”,我很赞同。我还觉得,似乎还要少看少听一些道理,有的时候,知道的理儿多了,不见得是好事。
我又想到了,很多年前看到的一则新闻,依稀记得说的是一个民工学习甲骨文十年,最后进复旦做研究了。善于不求甚解的我,在三年前,自悟了那则新闻——简单的执着,很有力量。
如果我要写些什么,阅读量必然要很大。所以,“不求甚解”这个我过去引以为豪的阅读模式不好用了,因为我已经意会过太多,也意淫过太多。对于我,期待的阅读应该是沉浸式的,大脑不停的调取之前读过的内容,反复咀嚼的。
不清楚会不会有人看到它,如果可能,希望看到有更多人清醒。
重回开头,无关必然偶然、无关合不合理,只关乎我这个个体。
————
更新:
碎片化早已经超越现象级,虽说存在即合理、却未必合情合理,尤其是针对我们每一个个体。化用凯撒一句,对于我来说,碎片化带来的很可能是“我来、我看见、我过去”,是我经过,而非我经历。
如果你在碎片化上有什么收获,不妨和我分享一下吧。
为了阅读,我暂时停用了朋友圈、微博,不过很可笑的是公司产品的社会化运营也是我的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