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被认可还是选择自由——读《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作者专精哲学与阿德勒心理学,被推荐无数,早前曾翻阅推荐人,有心理学大咖作序。即便如此,直到两个月前,买其他书时,才“顺带”买了这册书。毕竟这样的书名,以及我多少有关于“日本心理学作者”的偏见,并无期待,更何况,我本身翻阅过阿德勒原著若干。直到闺蜜说这是她最近的书单书目,我想,嗯,反正我有,不妨一读。

不得不叹服,两位作者深谙阿德勒理论,对话体的方式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却又满含思考的轨迹。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样的对话,大约便是对谈甚或“辩论”的智慧。作者梳理出的“人性真相”直指痛处,让人无可回避,躬身反观不悦,但有益。种种现象,不单分析根源,更给出对策。

阅读过程中,极多共鸣。因我对阿德勒的多数观点一直有认可,虽多年来阅读他的著作某种程度也是囫囵吞枣;也因在生活里一直遵循着“追寻内心”这样的宗旨,虽也纠结于“我为何与旁人不同”;也因多年来一直在“唯心”这条路上磕磕绊绊,虽有疑惑但终究偏向执拗的单纯世界,深信生活本可以简单随性。

“动机在杭州”说:“生活给我们各种束缚,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束缚是时间的、金钱的、人际关系的,但实际上,这些束缚是心灵的。”深以为然。

生活里,总有人让我“更现实一点”。嗯,所以我总在书里寻找同路人。

读三小时,笔记三小时。是确认,是温故。

笃信的是,无论什么年龄,人都可以改变。


年末20册待读书目读完的第3册

【不改变才是更轻松的生活方式】

开篇谈及青年的疑问:现实生活残酷,如今信仰缺失,自己深刻苦恼于无法改变。

在阿德勒派看来:其实世界如此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因人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你如何看世界,世界便是什么姿态。所以,问题不在于世界如何,而在于你自己如何。

如何看世界如何看自己,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便是“生活方式”。狭义可以理解为性格,广义理解即为世界观、人生观。大约10岁左右,人便为自己选择好了人生路。

当然,若改变如此轻易,大约人们并不会“期待改变”。

未来难以预测,生活也许更痛苦、更不幸,保持现状也许更轻松、更安心。改变生活方式需要极大勇气。从这个层面来说,阿德勒心理学便是勇气心理学。若想做什么,便去做,用着“忙”等种种借口来活着,五年、十年后,终究依然还是那个无所发展的自己。只考虑公司的工作,是一种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

【自卑,也许是为了避免受伤,但也可以称为努力的催化剂】

阿德勒关于自卑的论述大约最广为人知。害怕被人轻视或拒绝、害怕心灵受伤,与其陷入那样的窘境,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然而,只要涉入人际关系,一定会受伤或伤别人。“只存自己一人于宇宙中生活”这样的现实,是不存在的。

若世界只有自己一人,也不会感到孤独,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孤独也是需要“他人存在”的,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成为“个人”。

我们都有想要摆脱无力状态、追求进步的普遍欲求。人类史上的科学进步也是“追求优越性”的结果。然而,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自卑感。处理得当,自卑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但“自卑情结”与自卑感不可混淆——自卑情结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

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我们应该积极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

【接纳自己,甘于平凡】

自卑,却没有勇气努力或成长,还有种更简便的补偿方式——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那些想要骄傲于自我功绩的人,那些沉迷于过去的荣光整天只谈自己曾经的辉煌业绩的人——这些都是优越情结。特意自吹自擂的人,其实对自己没有自信。

而那些津津乐道甚至夸耀自己成长史中各种不幸的人,基本别人想要安慰或者帮助,他们也会用“你无法了解我的心情”来推开援手。以自己的不幸来支配对方——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担心或束缚支配其言行。

在我们的文化里,弱势其实非常强大且具有特权。

而希望特别优秀的愿望无法实现的时候,就会转而“希望特别差劲”。两者目的一样——引起他人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廉价的优越性追求”是一种不健全的态度。自我接纳需要“甘于平凡的勇气”。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自我肯定与自我接纳不同。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也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城市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接纳——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关于那些可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

【是伙伴,而非竞争关系】

理解人性,是阿德勒心理学的指向。

对哲学家岸见一郎(本书作者之一)来说,阿德勒心理学也是哲学一种。在他看来,阿德勒心理学,与希腊哲学一脉相承。无论是《人性的弱点》作者戴尔·卡耐基还是著有《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的史蒂芬·柯维,也都对阿德勒推崇备至。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如果人际关系里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处于竞争之中的人会一刻不得安心、不想成为失败者。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自然无法给予祝福。不再把世界当成危险的所在,不再活在不必要的猜忌中,你眼中的世界便会成为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

【理解愤怒】

怒气终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我们应该学习不使用怒气这种感情的方法。不是不能发怒,而是“没必要依赖发怒这种工具”。

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我们有语言,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要相信语言的力量,相信具有逻辑性的语言。

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但很多人都会陷入权力之争,试图让对方屈服。

个人的愤怒(私愤)和对社会矛盾或不公平产生的愤怒(公愤)不属于同一种类。公愤超越了自身利害。

【人生谎言,那些逃避的借口】

阿德勒关于人的行为与心理,有明确的目标。行为目标:自立+与社会和谐共处。支撑这些行为的心理目标则是:“我有能力”意识与“人人皆伙伴”意识。

朋友与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要考虑关系的距离与深度。

如果在一起感到苦闷或者紧张,那即使是恋爱关系也不能称之为爱。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没有自卑感,也没有优越性。

而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的表现,是一种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

在恋爱或者夫妻关系里,过了某个时期后,有时候对方的任何言行都会让你生气——这是因为那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找机会“结束这段关系”,继而正在搜集结束这段关系的材料,所以才会那样感觉。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人,就是这么任性而自私的生物。

对于目前所处的状态,把责任转嫁给别人,通过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来回避人生课题——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作“人生谎言”。

【选择认可还是选择自由】

寻求认可,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受赏罚教育影响。

不知不觉中,我们把自己的希望和父母的希望重合在了一起。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而阿德勒以为,根本没必要寻求他人认可,即便那是父母。

苦恼于与孩子之间关系的父母往往容易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总之就是把孩子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总是只考虑孩子,而当意识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阿德勒并不是推崇放任主义。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所以不批评、不表扬,但可以有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鼓励”。

表扬与被表扬,都是纵向关系的证明。纵与横,二只可择其一。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分离课题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父母强迫孩子学习甚至对其人生规划或结婚对象指手画脚,这些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是选择别人的认可还是选择得不到认可的自由之路,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当然,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选择了真正自由的大人就不会说出这样的话,相反还会鼓励年轻人要勇于争取自由。

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并不是说要去故意惹人讨厌或者是去作恶。“应该喜欢我”或者“我已经这么努力了还不喜欢我也太奇怪了”之类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的思维。不畏惧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生活与关系由自己选择】

弗洛伊德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是引起目前不幸的原因。而阿德勒则明确否定心理创伤——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如果能够理解课题分离就会发现,幸福握在自己手里。若无法体会幸福,概因不会爱自己。而人往往为了“爱自己”,会希望“变成别人”。

是不是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我的变化不是为了改变他人,不是为了操纵别人。我改变了,发生变化的只是“我”。也许对方也会改变,但那不是目的。

我和你,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共同体包括从过去到未来,甚至包括宇宙整体在内的一切。以“我和你”为起点,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别人并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因此当期待落空,大失所望、屈辱、愤慨都会发生,但这些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我们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需要思考“我能给这个人什么”。

共同体不仅包括家庭、公司等看的见的存在,也包括看不见的联系。

如果因为你的反对就能崩塌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没有必要缔结,由自己主动舍弃也无所谓。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而无论爱还是交友,都与年龄没有关系;交友课题需要一定的勇气,这也是事实。

人际关系的基础不应该是“信用”,而是“信赖”。信赖——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便会遭遇背叛却依然相信。信赖的反面是怀疑。假设你把人际关系的基础建立在“怀疑”之上,怀疑他人、怀疑朋友、甚至怀疑家人或恋人,生活中处处充满怀疑,那么积极的关系何从建立?想要逃避痛苦或悲伤才不敢付诸行动,以至于与任何人都无法建立起深厚的关系。

对他人寄予信赖也就是把他人看成伙伴。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这就是他者贡献。在视他人为“敌人”的状态下所作出的贡献也许是伪善的,但他人是伙伴,所有的贡献就不会是伪善。

他者贡献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不需要自我牺牲,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最容易理解的他者贡献就是工作——到社会上去工作或者做家务。劳动并不是赚取金钱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选择自由的时候可能会迷路,作为人生的“引导之星”,便是“他者贡献”。

【存在即价值】

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父母若将孩子与“理想的孩子形象”相比,就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种种不满,从理想形象的100分中一点一点地扣分——这正是“评价”。不该如此。不应将孩子与其他任何人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

是按照“行为标准”来接受自己还是按照“存在标准”来接受自己,正是一个关于“获得幸福的勇气”的问题。

【活在当下】

一直想着“这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人生是刹那的连续。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过程本身也是结果。如果登山的目的不是登顶而是登山本身,那就可以说是现实性的活动,最终能不能登上山顶都没关系。

一个人的力量很大。“我的力量无穷大。”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454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553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921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648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7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50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90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1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75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92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24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09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52评论 3 31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1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43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03评论 2 36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27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