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化学习,自我驱动力,这些都是我们常听到的自我激励词汇,
只要你想,下一秒就可以实现
切断外部诱惑来源
这是最快最直接最有效的
step one
取消关注吃喝玩乐的微信公众号,
屏蔽知乎上关于男女朋友,情感,八卦,明星,吃喝玩乐,猎奇等简单没营养话题,
比如:
再比如:
卸载如小红书,微博,淘宝等低收益,用久了养成无意识习惯,极度耗费时间的软件,
你要明白,
数据所勾勒出的虚拟的你,也是当下真实的你,
你看什么,就给你推荐更多同款同类型信息,
世界上每时每刻千千万万的信息朝你涌来,全都是满足你即刻多巴胺的新奇,
雪球效应,正相叠加,直至死亡。
它有能力,从根本上断绝你接触新鲜真正有价值信息的一切可能性,
因为互联网,无处不在。
不要被互联网所主宰。
同样,也不要高估自己的诱惑抵抗力,多少次,自己对自己说,不用非要卸载那些软件,自我控制就好……
还不是一次次打脸️
多少年,多少位科学家早就证明,
不要相信你的大脑🧠!!!
懒惰的大脑会撒谎
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其实并不需要我们口中所谓的”休息”,大概率其实是自我催眠,赋予自己放松懒散的正当性,使其理所当然,迷惑自己心安理得。
大脑具有欺骗性,总是下意识地做出懒惰、轻易、捷径的选择。
不想吃薯片,就不要打开它。
行动起来!
切断垃圾信息来源渠道,为自己的大脑注入活力价值
多去关注时政,热点深度评论,行业趋势分析的公众号,
多百度知乎查问一些有意义的话题,
查看自己所在行业的发展状况,需要提升的技能,
中国发展这么快,
太舒适的工作领悟意味着,
更高的被替代可能性。
学会居安思危,
厚积准备下一次转型,个人升级,
选择有思想深度,上升到事物本质的书籍,然后坚持看下去
而不是下载了好多好书,
就像曾经的自己一样,多少次,太多太多在百度云,iBook列表里,进度条停滞在3%
看个两三分钟就换,没意义,耗费精力。
地铁通勤时间,午餐休息时间,任何你想当然的想让自己放松的时间里,都值得去学习
——
都说多做一些半衰期长、收益高的事情,
其实从经济学角度,都是建议我们多去做一些机会成本低的事情,
经济学原理之一,人们会面临权衡取舍,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机会成本越低,说明他放弃的东西越少,损失的利益越少。
简单讲,一段时间里,你只能做一件事,刷淘宝,看电影,玩游戏,看书,学习,
看了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就相当于一次自我深度学习充电的机会
当然了,我们也需要休息娱乐,个人权衡,可能此时此刻,对你而言,休息娱乐放松身心,一场电影更能让自己在未来有效率快乐,那显然,从经济学角度,看电影更有价值。
以上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形象例子,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只有了解自己所面临的选择,才有可能做出良好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