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一生中的不同阶段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十几岁敏感又自卑,觉得周围的人都比自己优秀;大学毕业陷入迷茫,考研还是工作,人生该往何处去;工作后压力大、焦虑、瓶颈期接踵而来;30岁还没有找到终身事业,40岁又陷入中年危机;60岁感觉自己没有了价值,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陈婕君《可塑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的35堂必修课》(以下简称《可塑的我》)探讨的就是如何破解人生各个阶段的难题,重塑完整的、成熟的自我。
书中说自我的发展就是一个从平衡到失衡,再从失控到重新掌控的过程。并且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工具,帮助你重新掌控人生,重塑自我。
书中很重要的一个观点是“每个人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有可塑性。”
我们每个人在童年阶段或多或少都有过一些创伤,因为各种原因,在某些阶段缺失了一些成长。但是,陈婕君告诉我们,人格可以重塑,性格可以发展,能力可以锻炼,心理基因也可以改变。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有重新开始的可能。
陈婕君在《可塑的我》中,从“自我发展”“事业管理”“人际关系”“重塑生活”“心理基因”“情商发展”“心理健身”七个方面展开,每个方面讲了五点,刚好是35堂课。作者用这35堂课,结合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给各个时期面对的难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通过读这本书,我总结出改变自己的三个步骤,分别是:反思过去,觉察现在和规划未来。
1.反思过去
在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和家庭关系会奠定人格性格发展的底色并影响整个发展过程。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心理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包括四个童年阶段,一个童年阶段和三个成年阶段。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相应的核心任务,并且每一阶段都建立在上一阶段之上。
童年阶段是人格、性格形成及发展的重要时期,而这一阶段大多是在家庭中和父母一起度过的,这也是原生家庭对人影响深远的原因所在。
书中介绍了一个心理模型——依恋循环。这一模型可以很直观地描述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日常生活如何影响其经验组织形式,进而积累形成稳定的人格和性格。
依恋循环模型包括四个步骤:需求-表达-满足/不满足-心理结果。
人从出生开始,生理上会有食物、接触和运动的需求,心理上有爱、联结和情感流动的需求。
婴儿时期的我们是无法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时,需要父母通过婴儿发出的信号判断并满足我们的需求。
如果这时的需求能被察觉到并且被满足,等到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时,孩子就能勇敢地表达出来,因为他知道他的需求会得到回应,如此一来,他的内心就会建立起一个很好的依恋循环,渐渐形成自己内心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反之,如果需求经常不被满足或者被过度满足都会导致恶性的依恋循环。需求没有被满足常常会产生愤怒、抑郁等后果,安全感和信任感无法建立,自尊自信的建立也会受到影响。
而不恰当不合理的需求一旦被满足,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的需求是对的,就会进而得寸进尺,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我们想要作出改变,首先就要找到问题的来源,才能对症下药。通过检查自己依恋循环中的环节,就可以了解自己人格、性格的建立和发展过程,能找到我们很多行为的根源。
那么具体要怎么做呢。
一方面,我们可以结合“心理地图”来反思我们的依恋循环。结合人生经历,绘制自己的人生轨迹,明晰自己走过了哪些路,缺少哪些心理营养,欠缺哪些能力,下一步才能分析自己手中的资源,确定未来的人生走向。
另一方面,陈婕君在书中提到的CCRT工具(核心关系冲突主题)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内在核心诉求,防止掉入固有思维和相同的冲突主题而不自知,逐渐修正自己的认知,达到内心和人际关系的平衡。
2.觉察现在
走对当前每一步,未来才能不焦虑。
我们通过绘制心理地图和CCRT工具找到重新梳理了自己的经历,找到了我们人生失去掌控的原因。接下来要怎么做呢?
安全感和信任感形成的重要时期是0-18个月,当时错失了机会是不是就无法弥补了呢?
事实并非如此,人生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在任何阶段都可以作出改变。
0-18个月没有建立起安全感和信任感,20岁可以通过反思过去,直面问题和刻意练习来重建;18岁没有完成自我整合的过程,没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30岁也可以再去读名人传记,去观察、学习优秀的人,通过思考内化于心。
首要的一点是,不管处在什么年龄段,不管自身发展有什么问题,我们都要去勇敢面对,去认真审视自己的内心,不逃避不拖延。
在这里推荐书中介绍的一个方法——学会和情绪相处。
现代社会,“焦虑”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一提到焦虑,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不好的情绪,应该努力摆脱。
但其实,“焦虑”“抑郁”和“开心”“满足”这些情绪一样,只是心理上对某件事的反应。当出现不好的情绪时,我们要做的不是抑制情绪本身,而是找到情绪的来源。在心理学看来,情绪就是晴雨表,在提示你做的事情是否明智。
陈婕君在书中说,面对焦虑,首先要做的是别怕,焦虑就像发烧一样,是免疫系统为了保护自己在和病菌打仗。
所以当坏情绪来临时,我们要先冷静下来,观察、描述自己的情绪,找到导致情绪的具体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情绪也就自然而然平复了。
3.规划未来
人生的改变一定是长期自我觉察、自我规划以及采取改变行动后逐步产生的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反思、回顾、面对、觉察,终于到了作出改变的时候。
计划阶段性转变,书中给出了几个原则。我觉得其中两条尤为重要。一是认知的改变必须有行动的跟进。
有句话叫“听了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想要改变人生,不是仅仅靠几个心理学概念,一些心理学道理就能做到的。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听到的道理还少吗?今天看到“给初入职场的人的30条建议”,明天看到“30岁前必须要明白的100个道理”,后天又看到“某学霸的10个学习方法”......
但我们是如何接收这些道理的呢?看到标题忍不住点进去,看到内容醍醐灌顶,然后放进收藏夹再也不会打开。
就像是知道了很多健身知识并不能让你的身体强健,知道这么多道理也不会是你的心理改变和发展。道理要落实在每天的行动上,落实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上,才会让改变发生。
另一个原则是:越早期的影响,转变所需要的周期就越长。
刚出生时是原始自尊、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建立实际时期,5-8岁是习惯养成时期,青春期是自我整合的过程,成年初显期是探索自我,与外界建立关系的时期,成年中期是思考繁衍与停滞,寻找人生意义的时期......
我们想要作出改变,就要先确定自己的发展阶段,然后从后向前,找到近期的问题,也是最容易执行的进行改变。
《可塑的我》是一部心理学的百科全书。
书中会告诉你,十几岁敏感又自卑,是因为婴儿期没有建立良好的安全感和自尊自信;大学毕业陷入迷茫,不知人生该往何处去,是因为青春期没有完成自我整合的过程,没有发展出自己的技能、兴趣爱好等。
工作后焦虑,要学会和情绪相处,锻炼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30岁要认识自己,掌控自己,培养独立的人格意识,为40岁的中年黄金期打下良好的基础;等到60岁,还是可以不停学习,不断进步,重新找到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