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涌吧,后浪!”我托着手机把这个我看过无数次的视频放给多年未见的朋友。他看完后,拿起酒杯若有所思的发了一会儿呆,紧接着便将酒一饮而尽。“你觉得我算后浪吗?”
我和他小时候在一条街生活,自然而然的就熟识了起来。因为大我三岁的缘故,他的母亲总是说:“多让着点弟弟。”他也非常乐意的“照做”了。从小被他欺负大的我,突然有一天发现他搬走了,后来我才知道是因为他要回老家准备高考。
自那之后,我们俩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直到他来北京出差后,我们俩才重新开始联系。我们约在一家饭店见面,他跟我讲了搬走后的许多经历,我才知道他高考失利了,靠着全家人的关系,他找到一份薪酬不高但稳定的工作。
“照这个视频对于后浪的定义来讲,我可能连浪花都不算。就拿里面的话来讲吧,我没有选择的权利。”他用十分平淡的语气说,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我现在25岁了,每月拿着3500的工资,没车没房没存款,没有爱人,没有朋友,一个人在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起早贪黑,没理想没故事,生活对我来说就是只有一个选项的单选题。”
我这么努力,就是为了成为一名普通人?
可能这就是每个平凡人的常态。并不是每个人生下来就家财万贯,这个社会有人成功就必定有人失败。那些看似光鲜亮丽的胜利者背后,其实是一个又一个微弱的光芒所组成的,只不过现代媒体将顶层的光芒放大,盖住了平凡的存在。
“有无数的人跟我说过这个世界很残酷、努力了也不一定会成功这些烂大街的话,但很庆幸生活让我摆脱了悲观主义。”
“在过去,我每天都会对着窗外大喊这个社会的不公平,宿醉的第二天还是得洗去一身的酒气,穿上衣服按时上班。小时候总是听父母讲,但到现在才明白:
成长就是不断否定自己的过程。”
小时候,我们总幻想着长大以后要当什么,但真正长大以后很少有人坚持自己最初的目标。人们把这种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归结于现实的残酷。
但仔细想想看,随着人生阅历的提升、视野的开阔,有人被生活磨去了棱角,变得越来越圆滑;有人清楚了自己的能力上限,试着不去勉强自己;有人依旧在摸索自己存在的意义.......生活不只让我们变得平凡,也让我们变得成熟,更让我们逐渐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真正适合什么。
“如果生活是一本书的话,它最浅显也最容易被遗忘的一章就是:世上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
我们不可能改变这个事实,但人们依旧在努力的探索实现相对公平的方法。即便这样,每个人还是在忍受各种的不公平,我们不能把自己当成最可怜的乞丐而去自导自演一部悲情大戏。也许我们达不到视频里“后浪”的标准,也许我们没有办法摆脱现实带给我们的无奈,那为何不去在平凡中寻找快乐呢?毕竟上天没有剥夺我们在平凡中享受惊喜的权利,不管那份惊喜多么渺小,起码在那一瞬间,我们属于自己。
“你已经是大学生了,我也不想说那些毒鸡汤来让你暂时性的心潮澎湃,没事多读读书,背背英语,多出去长长见识。再多的杞人忧天和自怨自艾都不会改变现状,抓紧一切时间去投资自己,努力让自己把控自己的未来,毕竟人还是要向前活着嘛。”
我们一直聊到凌晨。在喝完最后一杯酒之后,趁着夜晚的路灯还没有完全灭掉,匆忙的结束了今天的叙旧局。回到家,在我迷迷糊糊躺在床上准备睡觉的时候,他给我发了一条消息:
致我最可爱的后浪
鲁迅说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希望你可以不被流言蜚语左右,不去哀怨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想你所想,做你所做,努力接近你心中的那个样子,奋力拍出属于你的那片微小但有力的浪花。
订阅公众号[何小默],为你讲述更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