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很痛,但还是坚持着看完了《今生是第一次》这部韩剧。
很喜欢这部剧的创作理念,80年代人们的不幸,不仅存在于中国还存在于灿烂的首尔。
好的学校毕业也并不意味着事业的成功,30岁也不意味着家庭美满事业有成,而是在一个似乎被青春边缘化了的一个尴尬的年龄段里,依旧做着十几二十岁的梦,有着或多或少的付出,有着或大或小的收获,能够干脆利落的为了一个能安身的房子而和毫无感情的人结婚,辛勤的工作早出晚归只为了能在2048年还完房贷,甚至,因为身上背负着太多贷款,在摔倒的时候宁可空翻在一旁摔个头破血流都绝不能撞坏路边那辆昂贵摩托的后视镜而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害怕被婚姻束缚而丧失独立的空间,所以双方一直在不停的划清界限;依旧渴望爱情,渴望亲情,努力的生存着,却又实实在在的活成了金钱的奴隶。
完全建立在“效率性”和“利益性”上的婚姻之所以存在,仅仅是因为两个人生活习惯合得来,女主是男主眼中几乎完美的“住户”,能收拾好家务,能做好垃圾分类,能照顾好猫咪,还能提供一部分房租,同时还能解决妈妈的逼婚。仅仅是因为这些原因,男主很突兀的向女主提出:智浩小姐如果你有空的话,可以跟我结个婚么?这样的提议。当女主告诉他,婚姻的基础是爱情的时候,男主很冷静的告诉她:我们连自己的生活都没有安顿好,谈什么爱情呢。
当双方决定为了生活建立婚姻关系的时候,在那个喧闹的车场,男主隔着人群大声的向女主询问:你喜欢我么?听到女主用同样笨拙的扯着脖子喊的方式回答他:不。的时候,就是男女主同时放心的舒了一口气,看着他们隔着人群投向彼此的毫无感情的目光,那种小心翼翼生活的样子,就像女主说的“我们好像并不是为了更好的明天而活着,而是,为了避开更坏的明天而活着”一样,格外心酸。
但是,真正让女主决定留在首尔选择这份婚姻的原因,是在经历了从小忍受着重男轻女的生活,差点被跟自己暧昧三年的导演强奸,大半夜的穿着睡衣被赶出工作室无家可归,被合作多年却从不曾真正关心过自己的编剧导演利用之后,男主在沙发上毫无表情的对她说的那句:因为是智浩小姐,所以才提出结婚。
在一个人闯荡的寒冷的首尔,在一个已经被边缘化了的年纪,在一个毫无惊喜的失望又孤独的生活中,无论是第一次在公交车站男主讲的那个猫和新皮质的故事,还是那句“生活的不好也没关系,反正今生我们都是第一次做人”,还是那句没有感情的结婚提议。总之,被需要,才是最大的安慰。
所以,很惊喜的见证了一场很暖又很丧的“反乌托邦”式的婚姻:一场没有勾心斗角的,一场彬彬有礼的,一场界限分明的,一场因为彼此为自己分担了生活压力而相互感激的,契约婚姻。
女主最大的梦想就是下辈子做一只蜗牛,生来就有家,不会到2048年都在还房贷,不会随随便便就被赶出去,无家可归。
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的编剧助理,能够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创作理念而不趋向于市场的功利,只为了写好一个故事而奋斗,能够在面对行业潜规则的时候,勇敢的为自己发声,哪怕是万籁俱寂的深夜,也不委屈自己在不欣赏的屋檐下苟且安身,能够在深秋的夜晚,穿着睡衣,趿着拖鞋,为了在生活中重压下尚且苟活着的尊严,一个人走进漫长又漆黑的隧道,一个人走了那么远的路,能够为了圆了自己在首尔上大学念国文专业的梦想,离家出走。当发现在这段不能有感情的契约婚姻中,自己已经爱上男主并且知道男主并不喜欢她的时候,依旧善良的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打通走向男主内心的那条路,帮男主克服心理障碍。“就算已经活过昨天,也不见得能知道今天的全部”这句很暖心的台词,或许是支持着他们在破烂的生活中积极生活下去的一点希望。
其实更让人觉得欣慰的还是男主,那个心里伤痕累累的木讷的IT男。很明确的生活着,很精细的生活着。他知道两年婚姻关系结束以后女方会受到这个社会所给予的多余男方的伤害,所以,努力的将两人的关系仅仅维系在房东与租客的契约层次而不越界,不断地划清和女主之间的界限,也算是一种保护。结婚当天,因为没有感情基础,他向女主母亲坦诚说自己只能保证绝不妨碍女主做出任何选择,任何追求幸福的选择。很努力的维护着女主的编剧梦。因为学生期间感情的重创,他害怕一旦选择爱情以后会给女主也带来巨大的伤害所以一个人煎熬着。直到女主决定打破彼此之间婚姻的束缚,结束契约关系,而选择纯粹的恋爱的时候,后期丧丧的剧情才算是有了转机。
两个人婚姻生活如此顺利,只是因为彼此约定好了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也正是这样的单纯没有情感掺杂计较的利益联结,才让两个人安安稳稳的生活在一起,直到遇见爱情。
但是,在这个社会上,用利益来维系的婚姻关系却往往让人不齿。认为婚姻是神圣的,其实当女主发现自己已经爱上男主的时候,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结束作为保障的婚姻关系。
婚姻不是神圣的,如果跟爱情比起来,而需要保障的从来也不是强大的爱情。大概剧里就是这样的意思传达吧。总之是一个让人耳目一新,很欣慰的婚恋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