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是秦朝末年著名隐士黄石公传给张良的秘籍,当初张良就是用了这本书帮助刘邦成就大业的。其中很多的观点,对于我们也大有裨益。
黄石公是秦朝的隐士高人,他的《素书》文字简略,含意深湛,就是上至唐尧、虞舜、夏禹、周文王、傅说、周公,下至孔子、老子的思想也没有超出此书的范围。
黄石公知道秦国将亡、汉朝将兴,因此把《素书》授予张良,但张良又怎么能了解这部书的全部含义呢?张良之所以是豪杰,而不是圣人,因为他仅能运用这书的十分之一二而已。
素书,在张良去世后,也随之消失,后世在张良的墓地枕头下,发现了它,其写着,“不许传于不神不圣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
也就是说:如果用在正道,可以匡扶大业,但如果是用在奸佞之人手中,则是祸乱天下。
我摘录了几个绝佳的句子,以时常提醒自己,这本书和《了凡四训》一样,都可以给人洗涤心灵,可以称得上是“现代浮躁社会中的”最后的一方极乐净土。
01关于趋势孟子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如果没有机会,没有好的形势和环境,就必须懂得守拙、隐忍之道,不能强求。所谓人不能与命争,否则,只能伤害自身。
如:姜太公闲钓于渭水,诸葛亮抱膝于隆中。一旦风云际会,时运骤至,他们就会奋然而起,当仁不让,改写历史,造福人民。
如: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时,先发制人,诛杀长兄建成;赵匡胤策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放在今天也就是要借势而为。“天下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在微信刚出来时,是微商时代,那个时候,随便朋友圈,微信群卖卖小商品就能发家致富;后面淘宝开始,出现电商,也有人开店赚了大钱,抓住趋势,一夜赚来的钱顶得上一辈子的总和。
每个时代都有新的趋势,那2022年的趋势和未来几年的趋势在哪里?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现在疫情席卷全球,一个行业正在悄悄崛起,那就是“视商”,直播赚钱。
多说一句,其实,看似2022年全球金融危机到来,但是你不知道的是,有部分人已经笑了,因为他们知道“危机、危机、正是危中有机”,风险和机遇是相伴而生的。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如果我们不看新闻,不看书,不提升认知,即使再多的机会,处处机会,我们也看不到。
02把握度,不贪!广厦千间,居之不过七尺;山珍海味,食之无非一饱。人生一世,本自清淡,所需甚少。只是犯了一个“贪”字,便衍生无穷无尽的悲剧。
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这是修身之根本、富强之至道。要明白世间的大道理,必须博览群书;要解释所有的疑难,必须不耻下问。
即使是天生具有圣贤资质的人,如不勤奋好学,他也不会有什么进步。
所以,自古以来的知名人物,要么手不释卷,刻苦读书;要么谦虚谨慎,肯于向人求教,来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易经》说:积累学问,向人家请教,这是豪杰之士增长本领的关键。
现代人追求实际和利益,都不讲道德,甚至把讲道德的人看作傻瓜或者迂腐。
实际上,这是目光短浅者的看法,不讲道德、没有修养的人只能得到眼前的蝇头小利,做不了大事。
古今中外成就大事业者莫不品德高尚,因为德高才能望重,德高才能服众。
高瓴资本的张磊《价值》一书,告诉了我们他用15年时间,实现5000亿增值的传奇,背后用的就是三句话。
第一,长期主义,高手都是长期主义,无论是巴菲特还是他,都知道做时间的朋友的重要性。
第二,价值,和这本书名字一样,全书就是在说,我们最应看重的东西,永远都是价值,有人看股票,盯着K线图,找趋势,可这是南辕北辙。
根本的本质,在公司,要看一个股票是否值得投,永远看的是股票背后的公司,如果公司有潜力,那就是有价值的股票。
第三,第一性原理,这个词近两年火爆了全网,是当下世界首富马斯克带火的。做事遵循第一性原理,把时间花在最有效益的事情身上,永远只做那些最有投资回报的事上。
所以,有时候,有钱可以让别人帮你做些边角料工作,即量大但回报少的这类就交给其他人做,而你把时间花在最值钱的那部分工作上。
所以,打工其实是耽误了我们创富,富爸爸罗伯特清崎就这么说,他之所以不工作,就是因为他想把时间花在更好赚钱上。
03有智慧的人都虚怀若谷。山太高了容易崩裂,水太满了容易外溢。
这里的意思是,做人不能骄傲自满,应该谦虚为怀。骄傲的人气量狭小,谦虚的人恢弘大度。所谓“满招损、谦受益”。
当人处在危难困苦之时,大多数人会警策奋发、励精图治;
一旦发达,便放纵骄横。因此古今英雄,善始者多,善终者少;创业者众,守成者鲜。这也是人性之常有的弱点。
《淮南子》说:物盛则衰,乐极则悲,日中而移,月盈而亏。
所以,聪明睿智的人应该谦虚,多闻善辩的人应该知道自己的无知,勇敢而有毅力的人应该知道有所畏惧,富贵的人应该节俭,德施天下的人应该礼让。
希望今天的摘录对你有启发,有没有觉得以上特别有启发,我也是这么觉得的,我们中国的很多典籍,真的是世界瑰宝,值得多次拜读,而且常读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