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村后姑娘秒变黑小子。宁宝只见过小米、大米,看到谷穗儿竟然喊“米,米”,坐在谷穗垛上,那么开心。每个孩子都应该和乡村来个真真切切地拥抱:和羊学会了咩,和猫学会了喵,和毛驴儿学会了“啊哦”;学会了说gogo(狗狗),鸡和鸡蛋,果果和diadia(瓜瓜)……自然、感受、见识应该是最好的老师吧。
今年干旱,雨季晚,一场冷空气,把错乱了节令的庄稼绿叶冻成灰绿色的干叶。于是这便成了“收获”的信号。开始收割了。
乡村的天很蓝,地很广,云很柔。拍照根本不需美颜滤镜。只是人越来越少,年轻的不在村里,只剩下年纪稍大的,再也看不到年少时,蓝天白云映衬下,一望无边的田野。秋收时节,田里的人,收割工具,开怀的笑,热闹的累。碾场的轰轰声,秸秆堆里刨个窝,带着菜园里种的西红柿,123果,看着大人忙碌,一坐能有大半天。懂事的孩子(我)便会帮忙去干活。场面挨着场面,秸秆垛挨着秸秆垛,真是捉迷藏的好地方。
坐在金灿灿的丰收的庄稼垛上,那种冲出心田的喜悦我依然记得,是一种饱满但无法言说的开心。午后飘扬的谷壳儿,是扬场的景象。现在基本不种几亩地了。
乡村很好,只是农人一辈辈传承,没有离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境况,传统的农业种植基本都是人工劳作,牛马拉车。便倾注全部的希望让子女走出乡村。
乡村的天地很广阔,天更高更辽阔,地更广更无际。置身于天地之间,感受到自己的轻盈,感受到自己的渺小。无限的思绪,无限的可能,心怀敬畏和感恩。
觉得自己将来也该为乡村振兴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