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隔壁日本的年轻人对工作困惑时,他们在想什么?

疫情冲击实体经济,随处可见关停的线下门店,街道上的小摊小贩多了起来,城管也明显在默许着,曾经高歌猛进的互联网公司纷纷裁员,国内外动作整齐划一,投资市场一片惨淡,起起伏伏捉摸不定。

在增速降低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的日子看起来都不好过。

而投身于其中的打工人们,越来越感到焦虑,一边茫然失措地卷到天昏地暗,一边对佛系躺平的同龄人纷纷点赞。

迷茫伴随着不安,想卷却看不到上升的希望,想躺又无法安心地躺平,只能一边抱怨,一边给自己打气,并期待着这个世界能够产生一些不一样的变化。

而身边的邻居日本,有人说已经进入了佛系社会,年轻人没了过去快速发展时的那股冲劲。

但他们确实经历过经济发展降速时的低潮期,直面工作、家庭、观念上各方面的冲击。

我不知道两者之间的发展模式是否会完全一样,但从《工作漂流》这本书来看,确实十几年前的日本年轻人们,也正经历着我们如今的困惑与挣扎。

作者跟踪采访了八位年轻人,了解他们从上学到毕业到就业到跳槽之间跨越近十年的历程,而这些人正是完整经历了儿时的经济快速发展、继而泡沫经济破灭、惨遭就业冰河期以及08年世界金融危机。

这些人中有的懵懵懂懂直到工作几年后才想清楚自己要什么,有的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好孩子,有的名校毕业目标明确,有的刚毕业就成为了公务员。他们的初始工作在他人眼中有好有坏,但他们无一例外经历了对工作的迷茫与不满。

他们没有像周围人一样原地停留,没有满足于既有的位置,没有遵从家长的期望,没有让自己去顺应周围的风格与氛围,而是经过了思考后毅然迈了出去。

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单纯的鼓励跳槽的书,它更多的还是如后记所说,想看看那一批成长并工作于急剧变化的环境下的一代人,受到前后两代人对待工作的截然相反的态度的碰撞时,是如何痛苦、焦躁、思考、探求并选择的。

为何他们会对现状感到不满,为何他们愿意放弃既有的一切,为何他们敢于踏入完全未知的领域,他们获得了什么,他们是否后悔,他们是否觉得自己想清楚了,我们又能从中体会、学习、感受到什么。

我想这才是这本书的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事情,也是这本书对于当下的我们的莫大意义。

但看到了什么,以及自己作何思考,又是极为个人的事了。

因此这里仅把作者采访的八位年轻人的故事简单记录如下,供大家快速了解,或许就能产生一些感悟与兴趣。


银行职员大桥

毕业就来到传统行业代表的大桥,经历了三年工作获得的是满满的负能量。

对大学生来说,求职过程实在太容易被企业拿捏了,尤其是没有手握众多offer的求职者,只能被逼着尽早选择先抛出橄榄枝的企业,即使他不是你的首选,甚至你都不了解他,这是大桥的第一个体会。

没有对企业做任何功课,不了解企业的规模和当前经营状态,不知道工作的风气,不知道是否与自己契合,仅仅因为困在选择的墙角里,就迈出了自己至关重要的第一脚,能获得什么只能说是看运气了。

果然行业和公司都没有让人失望,不幸处于经济下行期的银行,越来越困窘,这体现在越来越严格的业绩指标达成度上,体现在上司的零容忍态度中,体现在越来越多的抱怨声中,也体现在逐年紧缩的招聘名额上。

虽然前辈们在作为新人时也同样受到职场霸凌,但他们还能靠不断涌入的新人替代自己来获得解脱,但到了大桥这一代连这种扭曲的期望都无法拥有,只能日复一日地投身入同样没有价值感的琐碎工作中。

这算是集结了人们所有对于传统职场的恐惧点。

被不断逼入角落的大桥甚至被广告上的一则渔夫招聘广告吸引,去海岛体验了一周的渔夫学习,像极了电影《哪啊哪啊神木村》中男主角的经历,但与男主角体验感拉满还夺得了村花芳心的经历不同,不做美的天气甚至没能让大桥体验一次海上捕鱼的工作,就不得不返程。

但在这一周中,大桥感受到了与日常工作截然不同的自由感和放松感。

于是当和朋友一起创业的机会来敲门时,他立马就答应了,并为之激动不已。

以至于再次犯下当初的错误,没有调查清楚整件事的可行性,没有想清楚要做的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也许他仅仅只是为了逃离,为了去做一些不同的东西,为了在朋友之中获得一种所谓的迎接挑战的赞誉感。

当然这次的选择还是和他大学时期的梦想相关——出国。而这次创业的方向恰好是,新西兰教育学校。

我相信在创业的一年筹备中,尤其是初期,他是热情满满且充实的,毕竟有太多事情需要去做。

但工作签证的限制以及各种政策打击导致合伙人们终究走入了不可弥合的分裂,创业至此失败。

我本以为这是一个离开世人眼中安稳工作去寻求自我的励志故事,可惜创业确实是一个失败概率太高的事情,现实世界没有那么多天选之子,更多的是被现实挫败的创业人。

但大桥却意外地很放松。

在他的眼里,这是在大企业内部工作外,必不可少的一种事业体验。意义不在于成功与否,而在于去确认自己能否为了某个项目冒着风险发起挑战。通过这种确认,他才能够与在企业中工作的自己达成和解。

是的,创业失败后,他又回来了,回到日本,回到自己所在的金融业,找了一家证券工作,继续开始固定化的工作。

娶妻,生子,将自己困在当初感到迷茫的周期性工作、买房、还贷的茧房里。

但不同的是,这一次,他好像更加明白了工作的意义。

与一直待在银行里没有离开的同期相比,与过去的自己相比,他不再是一个每天纠结在继续工作与另寻出路的岔路口却渐渐习惯的青蛙,他明白了企业所给的不仅仅是工资还有资源和平台,他发现了自己能力上的欠缺和想要提升的动力,他不再是那个内心强烈躁动不安到甚至宁愿当渔夫也要逃离现状的人。

他的经历,当然不是为了告诉我们知足常乐,安心工作少异想天开。而是以身作则告诉我们,如果有想要体验的,就勇敢迈出那一步,如果一直不去体验,可能你会永远后悔,只有体验过才能与自己和解,即使结局失败,对个人来说也意味着发现自己的不足,你可以回来重新在工作中好好塑造自己。

但也不要太着急,工作犹如登山,太焦急的话,走到半路就会疲惫不堪,当然也不能闲散过头、虚度光阴。重点是坚定地持续向你的山顶爬,爬着爬着就会发现,原本看似遥不可及、怎么走也不觉有所接近的山顶,只要持续保持适度的节奏一点点前行的话,总会有走尽曲折到达的时候,此时的风景当心旷神怡。

大桥的另一个改变,在于他开始把每天都当做要离开公司一样去工作,这不是为了真的离开,而是让自己随时做好准备,并每天都把自己的工作完成得整整齐齐,让自己达到无论是什么时候辞职都能毫无后顾之忧地走出去的心态,是为了让自己专注于眼前工作而摆出的一种姿态。

那想必是这样一种心态:随时做好准备,不让自己被一时的稳定与成就所遮眼,能应对任何突然出现的机会,并以此为底坚持地工作下去。

迷茫的女员工中村

意外的是,故事的主人翁是个毕业于日本四大名校早稻田大学文学系的女生,而即使是这样的毕业生,依然对工作有着无尽的迷茫,尤其是在就业冰河期。

误以为学校可以给自己背书,虽然在就读期间也和社团朋友一起准备简历,但卷的不行的就业形势下,中村依然因为找不到工作而留级了两年。

而她只想找“理想”中的出版社相关工作,理由是从小爱读书。

因为没有就业也没有毕业,中村开始在便利店兼职打工,一打就是两年,甚至对便利店的日常工作熟悉程度堪比店长,这种充实感和成就感也让她感受到了某种工作的价值。

艰难的就业环境,得心应手的兼职工作,是造成她在便利店打了两年零工的原因。

不得不说,这种工作的充实感,犹如毒药,带来的增益很少(非正式员工,赚的少,工作累),甚至影响到了真正该花时间思考的东西(究竟找什么工作)。

这种舒适圈确实很难割舍,又有多少人能说自己当前没有处于这种蜜药之中呢?

终于,两年之后,不得不毕业,也不得不找正式的工作,最终中村还是放弃了目标的出版行业,凭借着便利店打工的经历,去了一家连锁副食品店就职。

但等待她的却是强势的PUA。

老板无处不在的打击,使得人精神紧绷,情绪积压到客人说了一声谢谢都能让中村流泪。

在一次休假中,怎么也提不起勇气继续工作的中村,还是辞职了,获得的是解脱感,还有终于明白自己看重的是工作中的什么东西。

在工作时到底什么能为她带来快乐,什么又会让她感到痛苦。想明白这两点,对每个工作着的人都很重要。

她开始明白过去所谓的理想,只不过是喜欢阅读这一点给自己带来的束缚,是自己的画地为牢,是自己给自己设的限。

她所喜欢的阅读状态,不在于学习文章的遣词造句或者获取某种价值,而是飘摇置身于故事的意境当中,流连忘返迟迟不肯醒来。

她并不是非去出版社不可,相比起以此为工作,仅仅把读书当做休闲手段或许能更加让她保有对阅读的喜爱。

于是在就业办老师的推荐下,选择了一家业务发展稳定,无需拼命销售提升业绩的食品公司工作。

得益于稳定的业务发展,公司的工作氛围很好,上下班时间也很稳定,极少加班。

即使做的不是以往熟悉的工种,但依然在时间的累积中逐步积淀起了自信,最终担任了主任岗位。

甚至作为少有的工作年份长的女性员工,帮助其他年轻女孩争取到了不少权益。

或许,她如今正在学习和摸索着工作一词,所蕴含的更深层含义,以及更大的价值吧。

上升期跳槽的山根

这是一个让人不容易理解的案例,山根大学时期还是我们熟悉的只顾与朋友玩乐的状态,但到了工作后,却能迅速的调整姿态。

来到销售IT通信方案与设备的企业,作为一名销售,在一年内就迅速掌握工作的诀窍,在其他人还在遵循三年磨一剑、想着前三年都是熟悉阶段的时候,他已经能做到每月按目标完成销售额了,而且对接的客户无不夸赞他。

这不得不说是很好的工作起步状态。

而山根靠的则是这样一种理念和工作方式:因为同一样东西不仅仅是自己公司在卖,所以比起企业的竞争力,山根更想成为能受到客户特别青睐的销售人员,也为客户看中了他的服务价值而做出选择的结果而受到鼓舞。所以在工作时他总是会比别人预期的提前一步完成要求,完成质量不甘于停留在普通水平,精心程度往往远超客户预期。

也难怪他能顺利得到客户的青睐了。

但随着工作时间变长,他渐渐发现,很多时候自己的表现不再是决定性因素,可能仅仅因为比其他公司的价格低一块钱,或者动作更快地抢先与客户签订合约,就能拿到合作,那自己以往所坚持的价值在哪里呢?

山根也知道,人不能忽略自己在平台下所获得的的隐形资源,而错误地高估自己的个人能力带来的影响,但这种一眼看到头的工作状态,也确实难以提起热情。

而后来,新来的主管更加强了他换工作的想法。

并不是因为新主管让人讨厌,与之相反,新主管用自己的独特魅力与工作能力,让整个团队为之一新,成员间的凝聚力更强,大家发现和改正了以往工作中的问题,团队的业绩也提升了。

正是这种“由于一个人的影响而改变了一个团队的状态”的发现,让山根看到了自己更想做的事情。

他当然想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但是在现在的企业里要达到这个位置所需要的时间太长了,即使主管给他画饼,他也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山根坚定地从工作了两年、工作顺风、上升有望的企业辞职,跳槽到了一家人力资源中介公司,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猎头公司,去当一名猎头。

这从工作层面上,也符合他的预期,即通过合理的沟通与调配,让合适的人来到合适的岗位,并期望他们能带来独特的影响。

这不仅是换行业,从酬劳方面来说,山根甚至是降薪去的,由于是全新的行业,初始阶段他也常常加班熟悉业务,但他确实能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特别是当人们拿到了倾心的offer时,当人们因为他的分析而打开自己找工作的范围时,他都会感受到产生于自己的价值。

当然,山根依然没有放弃组建自己团队的想法,正是因为感受到前主管因自己的做法对团队成员的工作动力、业绩产生的极大影响,他也想要成为一个能凝聚团队精神的核心人物,想以自身的力量去促成这种积极、正面的影响。

不想安于现状的大野

大野毕业入职的国家研究所,无疑是他人眼中绝好的工作,无论是社会认可度、稳定度,都是被人羡慕的工作。但投入其中工作的大野并不觉得当前的工作适合自己。

拥有做工程师的祖父,使得大野早早就拥有了自己的电脑,而当中学同学们都在讨论玩什么电子游戏的时候,只有大野一个人在为简单的编程带来的效果而喜悦。

早早接触电脑的大野也因此走上了计算机的道路,一直到读研、工作,顺利进入了相关的研究所。

但与早年超级计算机火热的时代不同,如今这个时代,计算机性能高速发展,各个企业之间的差距不大,研究所内的工作也早已不是如往年一般不断为某个前沿方向研究而努力,而是为自家明明不突出的产品绞尽脑汁撰写测试报告,以凸显其某些特定方向的优异性。

在一遍遍的编辑、打回修改的文字游戏中,大野觉得这实在不是自己想要的。

在他看来,现在的公司,追求的并不是纯粹的技术,而是对于自家公司产品的偏袒和维护。公司的思维惯性也不是去优化自身,而是如何美化测试结论。

这种对工作价值观的不认可,持续折磨着大野,工作下去总感觉只有痛苦。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齿轮转动速度,如今的年轻人虽然在职业选择上有了更多自由,但从整体来说,获取个人成功的通道却变窄了,而以前虽然选择余地很小,但个人却更加容易取得成功。如果自己所在的齿轮所有松弛,一不小心就会从齿轮上掉下来,为了不致坠落,必须找到相应的着力点,并让齿轮快速转动起来。

大野之所有感到痛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找不到可以下定决心攀附的齿轮。

做着不喜欢的工作,无法感受到自身的成长,便很容易被卷入时代的漩涡难以脱身、身不由己。

也许结婚生子后,就能彻底为了家庭和孩子去努力完成即使并不喜欢的工作。但他也认为这只是拿孩子来当做借口,对孩子会造成误导,他更希望孩子感受到的是“爸爸做的是喜欢的工作,所以未来我也要像爸爸一样”这样的观念。所以并不应该说为了孩子而工作,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有自己的追求,应该为了自己而工作。

另一方面,大野自认相比起研究所内其他名校毕业的学生,自己在才智上是有所不如的,在大野看来,即使他们也会吐槽和抱怨,但一旦工作起来就能收起抱怨的心态快速完成工作,而自己则缺少这种热情与快速完成工作的能力。

而即使是他眼中那些优秀的人,在这个岗位上拿到的收入与自己也没有多少差别,能够上升的渠道也少得可怜,自己的领导,所做的事情也不过是每天审查他们上交的材料,这些一眼看到头的发展前景,都不是他想要的。

因此他毅然放弃了这份稳定的工作,跳槽到了一家做固件研发的公司,并抓住机会调派到研发新型电池的部门,去从事这样一份处于黎明期的热门新技术,让他产生了超乎寻常的工作动力。

此时工作对于他来说,就远远不是一种赚钱的手段了。

即使周围依然有很多优秀的人,但他却能凭着对工作的热爱,来支持自己不断前行。

在工作与家庭间摇摆的藤川

作为一名员工来说,藤川应当是优秀的。

大学期间就明确地想要进入广告行业工作,去引导大家的喜好。毕业虽然在招聘时辗转许久,但终归是进入了一家中型广告公司。工作一年就被荣升般地调派到一家制造业公司的营业部作为综合员工外驻(公司内女性综合员工寥寥无几)。怎么看都是让人称许的经历。

但只有藤川自己觉得并不是。

虽然毕业就想要去广告行业,起因是不想当信息的受众,而是要成为信息输送者,对日本的市场投送一些有意思的信息,但对广告行业如此坚定的深层次原因可能只是由于面试广告行业时屡屡被拒导致内心不服输要证明自己的劲头。

工作一年后刚上手准备好好做广告策划,却突然被调派到风格完全不同的制造业公司外驻,每天都做着完全不符合自己预想的与广告无关的工作。

外驻结束后外人都觉得她年纪轻轻就经历丰富,升迁有望,但只有藤川自己知道自己其实毫无建树。

于是出乎意料的她离职了,抛弃了外人看来起步很好的中型广告公司正式员工的职位,转而去了一家大型广告公司做为期五年的合同工。

合同工就意味着五年后她就必须离开公司,奇怪的是藤川认为自己五年后一定会对工作厌烦不已,从而正好可以全身心投入家庭,这种思想在男性员工身上很少出现,这很难说是社会风气造成的还是个人的选择。

来到大型广告公司的藤川也确实感受到了大公司的不一样,广告投放策略所需的数据公司里一应俱全,做起决策来相当高效,而她也如愿为广告策划工作忙碌着。

两年过去,当上司问起她是否想要争取转为正式员工的机会时,原本打算五年后退回家庭的藤川又动摇了,不想放弃这样一个将来或许会后悔的机会。

也许藤川骨子里还是那股不服输的劲,有了机会就不愿意放弃,而家人的支持,或许也是她的底气来源:

怎样都可以,把各种机会保留下来不是很好吗?也没必要太勉强,我们也不是没饭吃,你喜欢怎样就怎样。

不想在大公司打杂的今井

今井是通常意义上被认为非常优秀的苗子, 同期都认为他是个领袖式的人物,工作效率高,沉着冷静,当众做报告时毫不怯场。

这些得益于他过去在大学期间的经历,甚至是参加吹奏乐部的经历都能帮助他能够淡定地面对舞台,可见你的每一段经历,都会在未来某个时候以未预想到的面目回馈于你。

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参加研讨会为真实的地方企业提供建议的他,一直憧憬着能够通过自己的工作来使苦于各种问题的地方中小企业焕发活力,并构想着一个光鲜亮丽的职场形象,为之努力,可惜现实完全不是那样。

基于自己的憧憬进了知名的大商社后,发现每天就是学习会计技能,核对各种票据,按照公司的规定,调职最快也要等三年,而眼下的工作实在与他预想的完全不同,导致他就连稍微能与外部人员进行沟通的机会都会感到十分新鲜。

虽说如此,但他对被安排的本职工作其实完成的很出色,甚至去考了会计证书并想办法利用计算机来提高整体的效率。但他也是真切地认为在这里干几十年是绝对不行的。

有些人对公司的巨大规模引以为豪,但他却对自己在公司内能产生的作用如此之小而感到错愕。

优秀的人果然会把自己逼迫地很紧。

而公司里的高位者,在他眼中也不过是按部就班地工作结婚生子买房,不过才三十五岁却看上去疲惫不堪。

这不是今井想要的现在和未来。

所以他跳槽了,跳去了一家做电商的中小公司,做着销售的活,每天联络着各种个体工商户,推荐他们到自家的平台来卖货。

这种工作让他感受到了真实感,真实地在与世界对话,真实地在帮助中小商户,真实地在影响公司。

即使是打电话、发传真这种看起来谁做都一样的工作,他也会做的比别人更快、更全面。

很快,由于他的业绩优异,连续获得了月度MVP,乃至晋升成为了最年轻的干部,负责销售部门。

很明显今井找到了相比人人羡慕的大型商社,更适合自己的舞台。

他认为即使业务规模与商社比起来就像蚂蚁一样小,但正因如此,可以真实地感受到自己有能力让公司发生变化,而这能够给人带来巨大的成就感。

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毕业来到人人称羡的大公司,但工作中渐渐发现与自己预想的完全不同,或是限制太多,或是个人的影响太小,当转而去往中小企业后,反而获得了如鱼得水般的快乐。

而曾经对大商社的上位者姿态感到反感的今井,也一直在警醒着如今地位已截然不同的自己:身居上位的话,不管是失败还是其他什么事情发生,人都不能消沉下去。

公务员的离岸

终于,见到了一位公务员的跳槽经历。

现如今疫情持续,实体经济持续受损,考公务员成了很多人心中的上岸选择,但也有明明在公务员岗位,却选择离岸的人。

主角的教育经历可以说是好孩子的标杆,主动要求上补习班,考入东大,毕业成为公务员,简直模范。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几乎是班里最后上补习班的学生,实在是因为周围的朋友都去上了补习班,不上已经格格不入了。努力学习是为了实现父母的期待,实际上已经筋疲力尽。选择公务员岗位也是因为考上东大后,看似工作的选择拓宽了,实际上能满足周围人期待的只剩下大企业与政府公务员,反而失去了很多可能性。

这些东西结合起来,让这个看起来非常优秀的孩子实际上并不快乐。

而成为公务员后的工作也与预想的没什么两样。

一方面,工作感受不到意义,却又很忙,问题不在于经常要工作到半夜,而在于常要写一些莫名其妙的文件,边工作边怀疑其价值,让人厌烦。

另一方面,能够清楚地看到职业轨迹,能知道二十年后乃至直到退休的轨迹,这让人无法忍受。

确实,工作时面对百姓的咨询时,偶尔能感受到自己是代表政府的存在,但大部分的情况下,工作变成了考虑这份材料怎么通过科长那一关、局长看了这个会说什么的琐碎事情,当工作变成面向领导而非面向事情本身,就会开始折磨人。

恰在这时,他有机会自己主导一项社会调研,而不同于往日的工作,这项与结婚情况相关的调研没有任何历史材料可以借鉴,他不得不自己寻找材料、采访社会人士,来思考和完善结论,而或许是由于这个项目本身没有特别被政府看重,因此他也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相当的自由度。

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受到了莫大的充实感。

当研究结束,回到日常的虚无工作中后,无法忍受的感觉变得更加难以忍受。

于是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辞职,去往企业工作。

当然,从工作上也能看出,从官员出身出来企业工作,甫一入行就得到了非底层打工人的职位。但也并不是说能够衣食无忧。另一方面,他也积极筹办NPO来继续推动自己过去主导的结婚相关研究得出的规范制定的工作。

用他的话来说,即使现在并不是处在那么安定的位置,但做着喜欢的事情,工作能够不被当做工作,就是一种自我实现。所以可以说是百分之二百的愉快。

不断奔跑的长山

考上了庆应大学却因为没能实现第一志愿的京都大学而懊恼不已的长山,在工作后也持续地努力着,仿佛每天不让自己前进一点,就会感到不安。

每天早晨早早起床边喝咖啡边认真地读经济新闻,不断地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将新的报道与过去的报道或知识联系起来,不断地更新自己脑中的知识网,既是为了形成成体系的知识,也是为了能在与各种人接触时有东西输出,从而构建其人际关系网络。

他认为,即使今天还有很多事情不知道,明天也要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这样一种态度是工作必不可少的。

即使是这么努力的长山,也会有感到自己没有价值实现的满足感,有时候是因为身边总有妖怪一般的存在可以又快又好又长时间的工作,有时候则是因为无论自己如何努力工作也仿佛不会对结果产生何种影响,而对周边的职位来说也是更多靠资历积累。

有些人觉得扳着手指等二十年就能自然得到某个职位的世界很好,而有些人则认为在二十年里体验各种企业、工作经历要更好。

比起五年后总能到达做这件事的位置,现在有机会能够立马做这件事的话,长山会毫不犹豫地跳槽,他是这样一种人。

换言之,长山总是想尽办法去缩短时间。

而这来源于他对未来的规划,看起来五年很长,而一旦你决定五年后要完成的目标,剩下的时间将变得非常稀缺。

而对一名职场人来说,维护自己的价值,或者说不可替代性,是生存下去所必须的。如果不持续向前奔跑,自身的价值只会相对下降,在好的市场行情里或许可以容许一些人松懈对待,但对于经历了就业冰河期与大萧条的长山来说,不持续前进的不安感与紧迫感是始终伴随着他的。

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则是通过不断地给自己设定很高的目标,通过跨越这一目标来提供自身的市场价值。这也是为什么即使考上了庆应大学,但没达成自身设立的京都大学目标的长山会非常沮丧。

我们常说取法其上才能得乎其中,并认为这已经很好,但长山明显追求更极致一些。


当下的年轻人的卷佛摇摆,也未尝不是一种不安裹挟下的焦虑行为,正因为不知道如何、向哪个方向努力,才不得不在手头的一些或许没有太多价值的事情付出单纯时间上的努力。

为了甩掉接连出现的不安感,年轻人们一刻不停地向前奔跑着,这也是当今这个低速增长时代的共性。

这一过程日本在十几年前就经历过,而我们则正在经历。

但正如文中的每个人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在面对自身的痛苦时努力寻找破局的方法。相信我们这一代人,也能在外部挤压与内部的挣扎中,思考出自己要走的路。

没有人能够告诉你该如何去走才是最好的,因为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无论顺逆都是伴随着个人的努力与时代的烙印,而时间是在向前流动的。

希望我们都能从历史中,从相似处境的人身上,找到一些启发,来指引我们自己的未来。


关注我的公众号【月亮与二进制】,鹅厂程序员的敲码间隙,也能读书观影练剑写字,分享给你我的世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839评论 6 48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543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3,116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371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384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111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416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53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58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007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17评论 1 33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56评论 4 32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32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15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39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78评论 2 35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77评论 2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