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读后感

《认知觉醒》读后感
《认知觉醒》这本书中引用了很多牛人书中的一些观点,一层层剖析了我们如何可以通过认知觉醒来实现个人成长的方法论。也许这本书就像书中所说的是我的“舒适区边缘”的书;才让我能够很有动力去阅读而且读后觉得受益匪浅。
下面分享一下从书中学习到的较为深刻的内容以及结合自身的反思。
一、 关于焦虑和耐心
书中的观点:

  1. 焦虑的几种形式:完成焦虑(Deadline)、定位焦虑(不现实的对比对象)、选择焦虑(选择太多)、环境焦虑(被当前环境所迫)

  2. 焦虑的根源:
    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3. 急于求成,避难取易,不怎么努力就想立即看到效果、所以焦虑是人的天性。

  4. 克服焦虑只要反着来做就行:
    ·克制欲望,不要让自己同时做很多事情。(Deadline焦虑)
    ·面对现实,看清自己的真实能力水平(定位焦虑)
    ·要事优先,想办法只做最重要的事情(选择焦虑)
    ·接受环境,在局限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环境焦虑)
    ·直面核心,狠狠逼自己一把去突破它

  5. 耐心:缺乏耐心也是人之天性,所以能够延迟满足的是一种克服天性的能力。

  6. 认知规律是一条前期增长非常缓慢,积累到一定拐点后飞速增长的复利曲线。能坚持到后面才能感受到复利的果实。

  7. 如果想要让自己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的边缘,贸然跨到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而始终停留在舒适区会让自己停滞。

  8. 舒适区边缘和复利曲线是一对好朋友,他们组合在一起能够让我们从宏观上看到保持耐心的力量。

  9. 成长过程中的权重: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即: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因此我们不要追求学习本身的量,即表层学习,而是要追求深度学习,也就是改变量。所以有时候少即是多;多即是少。

  10. 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

  11. 如何做到有耐心?1.坦然接纳自己的天性,不自责内疚,而是每当察觉自己开始失去耐心时,温和地对自己说:你看,我身体里的那个原始人又出来了,让他离开丛林到城市生活,确实挺不容易的,要理解他。2.面对诱惑,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为沟通。3.面对困难,主动改变视角,赋予行动意义。

  12. 最高级的方法,是请本能脑和情绪脑出来解决困难。想办法让本能脑和情绪脑感受到困难事物的乐趣并上瘾,才是理智脑最高级的策略。学会释放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强大力量,我们就会无往不胜。

结合自身的反思:
第一次觉醒发生在哥哥给我介绍的李笑来老师关于元认知的那篇文章。感知自己在做什么,感知自己的情绪流动才忽然觉得自己从没有如此这般认真审视过自己的生活与工作。真心感受到一番相见恨晚。
也许是以前生过一场大病的原因,导致后来格外惜命,格外珍惜自己的时间。还有就是奶奶的突然离世让我亲身经历了一次子欲养是亲不待的痛苦滋味,想要用最快的速度成长,以赶上亲人老去的速度。因此我迷恋上高效学习的一切方法论。买过课程、看过书籍、视频,在这个急速运转的时代,我被淹没在无尽的信息潮中。因为没背景没很高的学历很过人的才能,我只有时间这个相对每个人都公平的资源。我总希望自己的单位时间内能做比别人更多的事情,只有更高效,我才能进步得更快。所以我开始走路、骑车、做家务时都听书、好让自己沉浸在自己营造的向上努力励志的错觉中。那些日子我觉得挺充实也许是因为从客观事实上看我确实听了很多书或课程或讲座,确实单位时间内同时干了不少事情。但是当我觉醒时我才发现:我追求的确实像书中所说的表层的学习的量,虽然收获肯定也是有的,但是真正让我行动上发生的改变量却没有多少。也就是所谓的事倍功半。因为长时间一心二用,追求“高效”,让我特别容易产生疲劳感,有种消化不良的感觉。还间歇性让自己特别焦虑,因为想做的事情很多,还想马上看到效果。有时候让自己直接处在“困难区”,导致受挫,更加打击了自己的自信心。
对有自己偶尔失去耐心或做不好一些事情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批评自己,打击自己,没有接纳自己的天性。以后应该多点肯定自己,接纳自己,温和地和内心中的那个原始人对话,让它循序渐进地和自己一起进化成更好的自己。让焦虑停下来、给成长以耐心。做一个专注于当下的“长期主义者”。

二、 关于模糊的感觉和潜意识

  1. 人生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
  2.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消除模糊”;而获得知识的方法也是“消除模糊”,目的和方法统一。这几乎成了世界上所有能人共同遵守的学习法则。
  3. 想拥有清晰的逻辑,就坚持一点:凡事不要凭模糊的感觉判断,要寻找清晰的证据。---《超越感觉》
  4. 提升思考能力的方法正是不断明确核心困难和心得感悟,并专注于此。
  5. 学霸更愿意做高能耗的事---消除模糊,制造清晰。
  6. 德国心理学家伯特·海灵格曾说过: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这符合人类不愿意动脑的天性。最然承受痛苦也会被动地耗费很多能量,但在基因的影响下,人就是不喜欢主动耗能,因此不会喜欢解决问题。
  7. 美团创始人王兴说过:“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8. 回避痛苦并不会让痛苦消失,反而会让它进入潜意识,变成模糊的感觉。而具体事件一旦变得模糊,其边界就会无限扩大,原本并不困难的小事也会在模糊的潜意识里变得难以解决。
  9. 真正的困难总比现象的要小很多。人们拖延、纠结、畏惧、害怕的根本原因往往不是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内心的想法变得模糊。
  10. 但是有些事情一旦进入潜意识就很难消除,比如童年的不幸经历,虽然已是早已将其淡忘,但潜意识却始终保留着这些印记,并隐秘地影响着我们的性格和行为。心理催眠师在治疗这些患者时的一切手段其实都只为做成一件事:唤醒潜意识里的痛苦事件,让患者重新面对它、看清它、从而将其彻底化解。
  11. 记住,任何痛苦事件都不会自动消失,哪怕再小的事情也是如此。要想不受其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不给它进入潜意识的机会,不给它变得模糊的机会;即使已经进入潜意识也要想办法把他挖出来。
  12. 所以,当你感到心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受的感觉时,赶紧坐下来,向自己提问。
    a. 到底是什么让自己烦躁不安?是上台演讲、会见某人,还是思绪纷乱?
    b. 具体是什么让自己恐惧担忧?是能力不足、准备不够,还是害怕某事发生?
    c. 面对困境,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做不到或搞砸了,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一层层挖下去,直到挖不动为止。
  13. 恐惧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货色,你躲避它,它就张牙舞爪,你正视它,它就原形毕露。
  14. 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就是选择模糊。选择模糊就是一种不确定性,而人类面对不确定性时会不自觉逃避;当我们没有足够清晰的指令或者目标时,就很容易选择享乐,放弃那些本该坚持但比较烧脑的选项。
  15. 想要让自己更胜一筹,就必须学会花费更多的脑力和心力去思考如何拥有足够清晰的目标。在诸多可能性中建立一条单行通道,让自己始终处于“没得选“的状态。
  16. 凭感觉学习法: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上,凡是被某件事击中,“动了感情“,就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追问原因。这就是高手学习的方法:先用感性能力帮助自己选择,再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背后原理就是通过捕捉潜意识发出的信号进行感知真正适合自己并需要的东西,让自己处在学习的”拉伸区“。
  17. 更好的读书方法:读完过几天后反问自己:现在你印象最深的触动点是什么?牢牢抓住这个触动点,去关联、去实践就会获得最大的收获。
  18. 凭感觉寻找人生目标:目标是存放我们热情和精力的地方。
  19. 真正的觉醒者往往会有意无意地用感知力来代替思考力,比如《美好人生运营指南》作者提出了6条寻找人生使命的建议。
    a. 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你最想帮助哪些人?
    b. 什么事让你废寝忘食?
    c. 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最让自己感动?
    d. 你最让人感动的时刻是什么?
    e. 如果没有任何经济压力,你会如何度过余生?
    f. 闲暇的时候,你关注最多的是哪方面的信息?
    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什么事情让自己最触动,而不是用脑去思考什么事情最有利。
  20. 小事听从你的脑,大事听从你的心。
  21. 如何捕捉感性:“最“字法、在“总”字法、无意识的第一反应、梦境、身体、直觉。

结合自身:
我晚上经常做梦,不知道做梦与潜意识的关系,有人说经常做梦的人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没能活出真正的自己,因此需要梦境把真实的自己解放出来。有些时候梦境切实地让我感受到悲伤,鼻子酸,流眼泪醒来的情况时有发生。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我希望消除这种模糊的感觉。我猜,平时的思绪过多过杂,内心戏过于丰富才导致总是做梦吧。
我感知别人的情绪的能力貌似挺强的,也可以说是比较会察言观色,但是过多的解读别人的情绪真的挺累的,敏感让我接收到的信息更为频繁大量,精力有限所以特别容易疲倦。
深知注意力是人最宝贵的资源,因此需要刻意锻炼自己适当地迟钝一点,不要把注意力掉入情绪的漩涡。
关于潜意识,我觉得它是过去对自己影响很大的事情与之相伴的感觉也一同被封印在脑海里,当发生同样类似的事情时我们会唤起那种被尘封的自己不太想要面对的感觉。所以潜意识中有多少正面与负面感觉对自己影响也是挺大的。
书中的观点我决定试试看,遇到让自己感受不舒服的感觉时,不要逃避它不要让它拥有模糊,进入潜意识的机会,要直视它,要倾听它,才能逐渐变混沌为清晰。

三、 关于学习、关联

  1. 应该花大量的时间识别出自己学习的拉伸区,也就是梳理那些“会做但特别容易错或不会做但稍微努力就能懂的内容,然后在这个区域内努力。
  2. 教出学霸孩子的家长的方法就两条:一是让孩子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家庭作业;二是有问题只找主观原因。
  3. 什么是底层逻辑?能解释的现象越多,这个概念就越底层。
  4. 关于学习的底层逻辑:不管做什么,不管当前做得怎么样,只要让自己处在舒适区边缘持续练习,你的舒适区就会不断扩大,拉伸区也就会不断扩展,原先的困难区也会慢慢变成拉伸区,甚至是舒适区,所以成长是必然的。
  5. 几乎所有的行动达人都是拆解任务的高手。
  6. 深度学习,人生为数不多的好出路
  7. 如今科技发达,知识获取的方式越来越快速、简便,极大地满足了人们避难趋易、急于求成的天性;这样会让理智脑的潜力无法得到锻炼,大多数人容易停留在享受轻度学习的层面、消费内容。只有一部分知识精英依旧直面核心困难,努力地进行深度钻研,生产内容。
  8. 如果想要在这个时代占据一席之地,就应该尽早抛弃轻松学习的幻想,锤炼深度学习能力,成为稀缺人才。
  9. 何为深度学习?首先被动学习分为:听讲、阅读、视听、演示活动;留存率分别为:5%、10%、20%、30%。
    主动学习: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留存率为50%、75%、90%
  10. 以阅读为例子,由浅到深的学习方式排序是:听书、自己读书、自己读书+读书笔记、自己读书+读书笔记+实践、自己读书+读书笔记+实践+输出教授
  11. 罗振宇提到他的学习方法的精髓是“缝接知识”,也就是要把新知识缝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就像是缝扣子一般。其实也就是逼自己让新知识与旧知识发生链接。
  12. 逼迫自己获取高质量的知识以及深度缝接新知识,再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教授他人,是为深度学习之道。
  13. 深度学习能让我们不再浮躁,能磨练理智,还能带来诸多好处,比如跨界能力的提升,还能让我们看到不同事物之间更多的关联,产生洞见。
  14. 正确的态度:专注于深度学习,同时对浅学习保持开放。
  15. 有效阅读和深度学习的三个层次:1.知道信息点2.关联信息点3.行动和改变
  16. 知识的获取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与自己关联,以及这种关联有多充分。
  17. 常说一句话:“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只要触动了自己,就要想办法让它效率最大化,而效率最大化的办法就是主动关联到别处,并让自己的行动发生改变。
  18. 万维钢对于知识的解读:考了高分、茶余饭后的高谈阔论都不算有知识,,这些场合下,知识不太牵扯到具体的得失,所以这里是知识的智力游戏。
    只有当局势不明朗、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而错误的判断又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时、你要是能因为有知识而敢于拿一个主意、这才算是真有知识。
    真正的知识不是你知道了它,而是能够运用它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解决实际问题。
    19.搭建个人认知体系的真相:打碎各家的认知体系,只取其中最触动自己的点或块、然后将其拼接成自己的认知网络。并在日后经常使用它们,因为实践是产生强关联的终极方法
    20.学习不是为了知道,而是为了发生真实的改变。
    21.任务设置时要使用新策略:设下限、不设上限
    22.无反馈、不学习。
    23.本能脑和情绪脑拥有超强的欲望以及情绪力量是非常宝贵的行动力资源,如果能让它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它们同样会展现强大的行动力让自己像沉迷娱乐一样沉迷于学习。科学的策略是:产出产品、获取反馈,驱动本能脑和情绪脑去“玩玩玩”,而不是一味地努力坚持,让理智脑苦苦地去“学学学”。
    24.有作品意识才有未来。
    25.教是最好的学;用是最好的学、输出倒逼输入、请用作品说话

结合自身的反思:
关于深度学习,本书给我的启发真的让我受益匪浅。曾经我以为深度学习指的是在某一领域或问题上持续花费足够长的时间去深入钻研,从而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但其实深度学习只是一种学习方法,它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也需要我们有一定的智慧。智慧是选择出自己跳跳就能够得着的知识,耐心是我们必须克服急于求成的天性,在学习中不追求量和快,而追求质。结合书中观点,学习的质就是掌握的新知识能否为自己所用,是否能够与自己产生关联,让自己有所改变,然后通过自己的语言再能传授给他人。我是一个比较瞻前顾后,焦虑感比较强的人,所以我总是希望自己能够成长得更快一点,以前很喜欢听书,不浪费上下班、洗碗、坐公交的时间,那种听了很多本书的成就感让我短暂地以为我自己在飞速地成长,直到我遇到工作生活上的难题或烦恼,我调用不出任何能够帮我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才让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一直处于浅度学习的真相,我只是感动了我自己,但是大脑陪不了我演戏。很开心自己醒悟得不算太晚,所以我从去年开始已经刻意重新把重心放回看书和输出实践以及分享上,听书不再是我吸收学习知识的主要手段而只是我获取多元信息的其中一种手段。
另外,关于调动本能脑和情绪脑让学习更有乐趣,才能学习得更高效和让人上瘾。关于这点,其实跟我之前学习过的一种学习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找到学习那个知识的意义,如果没有,就自己赋予它一个。但任何事情被赋予了你所认同的意义,做起来就会轻松很多,不不要动用稀缺的意志力去坚持。

四、 关于目标与执行力

  1. 注意力有限,要像珍惜礼物一样珍惜它。
  2. 《系统之美》一书中有个底层的系统规律叫“增强回路”,也就是两个孩子发生了争执,一个先打了一拳,另外一个就更用力踢一脚,他们每一次的反应打偶会强化矛盾,升级暴力。注意力的使用同样遵循这个规律,最初的选择会影响行为自动增强的方向。
  3. 在初始阶段,强迫自己先做重要的事情,一旦进入正向的增强回路,你便拥有强大的行动力。
  4. 知道要事第一是不够的,还要知道具体目标是啥?也就是把目标细化,具体化。
  5. 如何把目标变得清晰?写下来。纸的左边写计划并根据权重标号,右边写实际,长期坚持。
  6. 有自己热爱的事情,比行动力本身重要得多。
  7. 只有“想清楚了”,一切才有可能开始落实到行动上。大脑处于模糊状态是很难高效行动的,大脑要么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要么同时想做的事情太多,无法确定最想实现的目标是什么;要么知道目标,但没想好具体要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去实现。
  8.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给我1个小时解答一道关乎于我生死的问题,我将会花55分钟弄清楚这道题到底在问什么?一旦清楚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9. 在普通人眼里是“知易行难”、但是在聪明人眼里确实“知难行易”,这点值得我们反思。
  10. 成长的悖论:想先看到结果再行动的人往往无法看到结果。
  11. 我们总是希望先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再行动,事实上,如果不行动我们可能永远也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毕竟依靠低纬度的认知和经历,我们很难看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只有先依据前人的假设走到更高的层次,人生目标才可能慢慢浮现。
  12. 现实结果才是最好的“评判师”。
  13. 从现在起,把认知当成技能,知道或想通一个道理时,不要高兴得太早,想想后面还要做大量的练习它才真正属于你,这样就不浮躁了。
  14. 道理是“空头支票”,改变才是“真金白银”。这个世界上,知而不行的人太多了,只要你有所行动,就可以超越一大批人。

五、 关于情绪与幸福感

  1. 当一个人同时面临很多任务的时候,他的心智带宽就会降低,反而没有了行动力和自控力。
  2. 脑子里存在大量任务和念头的时候,往往是我们行动力最弱的时候。
  3. 要想自己变得更平和更智慧,首先要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多维性,并把这个意识深深地刻在自己的脑子里。
  4. 坏情绪,源于视角单一。我们要成为一台更好的“相机”,且保持觉知,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视角偏差,时刻做好向上升级、向下兼容的准备。
  5. 如何练习让自己摆脱单一视角的限制,成为生活的‘摄影大师’?一是勤移动,多尝试不同视角看问题。第三视角或未来视角看自己,不同角色的人的角度。二是善学习,借助高人的视角看世界。三是要开放。其实就是保持客观、不臆断。很多人情绪不好,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假设当成了事实,再不确定对方真实想法的情况下,直接把情绪发泄了出来。
  6. 吴军的想法更明智:我对任何人,一般都先假设他是正直、善良和诚信的。以开放引导开放,是为高级。这也是我推崇的交流方式。
  7. 一个人想要生活幸福,需要具备以下因素:
    (1)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别人的爱与尊敬
    (2) 有独特的本领、技能,为他人带去独特价值
    (3) 有自主选择的权力,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8.“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的心态让我们更容易产生幸福感
    例如:我并不是在做跑步测试,我只是在玩追逐游戏
  8. 事情本身并不重要,我们只是在通过它获取另外一种乐趣,顺便把这件事给做了。在心理学上,这个叫“动机转移”.
  9. 就像有的牛人那样: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在阅读,而是设想自己在和智者聊天。

结合自身的反思:
自我感觉自己是一个情绪化比较严重的人,当然这不是贴标签,是真实感受到情绪对自己的影响之大。当处于某种负面情绪时,跳出第三视角观察自己是过往有实践过的,本书作者提出以未来十年后的自己看现在的自己这个观点接下来也想去实践试试。经常容易有小情绪也确实有可能是长期单一视角导致,多读书多看看巨人们的视角是怎样的,多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能够让自己更平静地接受很多事情。
另外,提到“动机转移”这个利用积极心理学去完成自己想要完成但稍稍有点枯燥的苦差事时的方法。我确实在过往自考中真真切切地实践过,从2015年接触自考,一路坚持了5年,中山大学的大专文凭,华南农业的本科文凭以及学士学位在自己那种”升级打怪“的激励下,虽苦但确实帮助自己实现了提升学历的目标,还让我更加自律且养成了学习的好习惯。我想,如果想要做成一件事,确实可以给予事情本身
一些游戏的心态亦或者一定的意义,这样做起来确实会很有冲劲。
关于幸福,书中所写的三个决定性因素确实高度概括了自己一直以来的追求,但是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行动上却有某些地方是与目标背道而驰的。
(1)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别人的爱与尊敬
→有时候会觉得维护人际关系很麻烦,或比较费时间;更喜欢独处享受一个人的时光,觉得自由而且高效。也许需要这种想法是因为需要维护的那些人际关系质量并不高,才会让自己觉得主动维护起来挺有牺牲感吧,因此,还是遵从内心,跟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无所谓浪费,那些时光都将会是滋养彼此的养分。
(2) 有独特的本领、技能,为他人带去独特价值
→很想把拥有一个自己为之骄傲且拿得出手的本领以及技能,这也许是我的安全感需要以及被认可的需要。但是如果这些想法是以利他为出发点、也许我能更容易找到它。虚荣、表现欲也许会璀璨一时,但是我相信只有让人、让社会更好,才能感受到它带来的那种真真切切的幸福感以及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3) 有自主选择的权力,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也许自己一直很努力的原因也是想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权吧。因为被动曾让我觉得命运是只能用来接受的,即使我痛苦也无能为力改变些什么。但是当自己能够凭借自己的所学以及条件去找到工作,且不仅仅是一家企业愿意聘用自己的时候,头一次觉得拥有选择的权力,真好。
所以从我选择学习日语,尽量早点出社会减轻家里负担的那一刻起,我一直很努力,努力全日制地学习一年就考证,考证后就毕业出来找工作了。依稀记得那年刚好18。在社会这所大学里,我也没有偷懒,也一直保持着努力的姿势,我不想因为学历低而不堪,我选择自考我也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这些目标。但,我忘了,当我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力的时候,我想要做什么?已经不是过往的为了找到更高工资,更好待遇的工作了。我希望找到能够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从心底里羡慕能够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目前的自己,暂时解决的生存问题,但是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那种社会需求也许我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答案。以前有一段时间,经常焦虑着想要快点找到那个目标,终日徘徊在各种毒鸡汤中,但后来我发现确实如书中所说,当目前的认知还撑不起自己的野心时,先找到较为靠谱的牛人的经典,去实践,适合自己的就用不适则改。如今,感觉这些都在实践,焦虑也没有过去那么严重了。果然,读书是一件好事情。

六、 关于成本最低的成长之道:早冥读写跑

  1. 关于睡眠、早起:根据科学研究,人在睡着后的3小时、4.5小时、6小时、7.5小时这几个节点醒来,就会觉得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2. 早起相对应的是早睡,而不是晚睡早起。
  3. 如果要开始尝试早起,需要明确早起具体要做什么事情?这个需要提前想好写好。
  4. 关于冥想:冥想是一条隐藏的成长快车道
  5. 闭眼静坐,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每天持续15分钟以上···你会感受到它的效果。
  6. 把心中困惑写下来,因为只要写下来,那些紧张、担忧、畏惧等情绪就会在清晰的观察下无处遁形。
  7. 关于阅读:人做决定时,分两个层次:一是情绪决定、二是理智决定。后者做出的决定更能持久
  8. 想要快速成为一个行业的高手,最好的方法就是和行业专家交流,直接向他们请教---这大概是最高级的成长策略了。但现实是普通人很少这样的机会和资源。怎么办?---阅读!
  9. 只要选书得当,就能以极低的成本找到行业里的顶级思想。
  10. 几乎所有的书籍都是智者看待事物、做选择、决策的过程。
  11. 查理芒格说过: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一个都没有。
  12. 阅读是为了改变。读完一本书并不是结束而只是开始,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实践比阅读本身更加重要(这里指非虚构类书籍)。绝对不要停留在阅读表面的爽感上、量多并不代表自己吸收得多,需要在阅读之后自主输出,并通过行动去实践才有意义,才算是真正的深度阅读
  13. 阅读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
  14. 只要紧紧盯住“改变”这个根本目标,很多阅读障碍就会立即消失。比如我们根本不用在意自己读后记住多少内容、即使整本书都记不起来也没关系,只要有一个点、一句话触动了自己并让自己发生了改变,这本书就没有白读。
  15. 高阶读书法,需要注意两点内容:第一个是要特别注意自己在阅读时产生的关联。第二个是读写不分家,读后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或者教授给他人,这个知识将变得非常牢固。
  16. 关于写作,费曼学习法。无论学习什么东西,都要努力琢磨它们究竟在讲什么,它们的实际意义是什么,然后用自己的话将其重新讲出来。
  17. 所谓费曼技巧,就是通过自己的语言,用最简单的话把一件事情讲清楚,最好让外行人也能听懂。
  18. 因为人天生喜欢轻松愉快和简单的事情,比如在读书或读文章的时候,我们更愿意听故事而非听道理。因此写作的人可以,先用 合适的故事引起“感性小人”的兴趣和注意,然后把想要表达的道理通过“感性小人”转达给“理智小人”,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两个小人都会很满意。
  19. 简单不仅仅意味着轻松,还意味着简洁和形象。
  20. 类比(比喻)不仅是文学中的一种修辞,事实上它也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更是我们的认知工具。因为人类只能通过已知事物来解释未知事物,我们很难凭空去想像自己从未见过的东西。而类比正是连接未知事物与已知事物的桥梁。
  21. 李笑来曾说过:大量使用类比,除了类比和排比,尽量不适用任何修辞···如果你时常践行这一原则,就会慢慢发现,自己不仅写得更好了,也学得更好了。
  22. 关于运动:灵魂想要走得更远,身体必须在路上
  23. 运动能够使大脑长出更多的新的神经元,意味着运动可以在物理上让人变得更“聪明”。
  24. 好的模式是“运动+学习”。所以想要变聪明,运动不是关键,运动后的安排才是关键。有效模式如下:在运动后的1~2小时内进行高强度、高难度的脑力活动,比如阅读、解题、背记、写作、编程、舞蹈、钢琴等等。
  25. 绝大多数运动者的硬伤:运动之后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26. 科学运动,举例跑步:让自己保持做有氧运动时有些气喘的状态,比如跑步时,保持足够快的速度直到有些气喘,持续1~2分钟,然后改为快走,调整呼吸,重复即可,这个活动量几乎每个人都可以达到。
  27. 好的运动方式包含:有氧运动和复杂运动。例如:跑步10分钟后+瑜伽/舞蹈/体操/太极
  28. 反思、情绪:无论何时。都要把对方的情绪和意见分开对待这样,即使在最糟糕的事情中也能学到有用的东西。
  29. 关于反思:不要把日记当成是反思,反思是记录每天触动自己的点,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式,正视自身,让自己变得更加客观的过程。
  30. 反思的最终目的是改变,而不是形式的完美,所以哪怕一句话,且这句话让自己触动发生了改变,那么反思的目的就达到了。
  31. 写反思的注意事项:1.不追求形式2.尽量提炼认知或行动点,不要过多的情绪发泄和碎碎念,不然会沦为日记3.联动到行动清单上4.对自己极度坦诚,这是给自己看而不是别人看,不要在意别人目光。只有这样才能真实,说出来、承认它并接纳它。

结合自身的反思:早冥读写跑

  1. 关于早起
    我第一次有意识的早起是参加自学考试提升学历的那段日子,由于要兼顾工作,只能利用下班时间或周六日假期时间进行学习备考,每年考两次,每次我都报满四个科目,为了能够更高效地拿到中山大学的毕业证,我必须保证每个科目都一次性通过。但是备考的时间很有限,我想到了通过早起,增加学习时间这个办法。虽然前期真的会有点痛苦,但是清晰的目标让我的行动力非常强,努力坚持早起学习的备考习惯让我顺利地披荆斩棘在两年半的时间便把文凭考下来了。后来靠这个方法又花了将近三年把华农的本科学位也考了下来。
    目前虽然没有考试的任务了,但是我依然想要重启早起的这个好习惯,想要为自己设立一些阶段性的小目标,坚持每天都专注学习一个小时以上。但是我知道我必须先建立清晰的目标,不然早起会非常有惰性。
  2. 关于冥想
    我平时比较关注自我成长类的书籍、文章,从很多牛人那里都听说了“冥想”这个神奇、有效的能够让人进步的方法。也实践过好几次,但是真的很难坚持,总是会觉得盘腿静坐的15分钟过得很慢很慢,我知道这是内心想法太多,躁动无法平静的结果,面对经常分心的自己,做冥想时容易责怪自己。但这蕴含着巨大能量的好习惯,一般人却很难坚持,我想要成为能够坚持的少数人之中的一员,接下来计划系统地学习得到课程中的冥想的方法。期待实践的效果。
  3. 关于阅读
    明白了阅读的意义和重要性, 我不再为了应试考试而逼自己去背诵知识点,而是尝试从自己感兴趣或很薄弱的领域开始慢慢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联性,还有通过阅读来感受文字给人带来的震撼以及感受它的感染力。另外,如文中作者所说,阅读一本好书就像在跟一位优秀的前辈聊天,受益匪浅且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阅历。
    现在有在坚持每天都看书的习惯,哪怕是一页也要看。慢慢的我觉得阅读这件重要的小事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4. 关于写作:从小作文都会常被老师评价说“感情细腻”,过去在写作上也获得过一些小奖,自认为写作还是有那么一点天赋,但是受阻于看的书不多,学习又仅是被我认为了是应试教育,也就是几乎全凭记忆力在背诵知识点,导致写作时想要引用古今中外的一些事例时就会像失忆了般,顿感肚子里的墨水太少太少。还记得小学时为了写作时有论据可写还买过一本《论据大全》。如今过去了那么多年,我才明白知识不是记忆,而是理解,然后化成自己的东西后,需要用到的时候随时能够调用出来。明白了这些后,我知道今后我如果想要提高我的写作水平应该增长自己的知识积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模仿高手的写作方式慢慢去找到自己的写作风格。写作对于我的另外一个意义,就是在阅读完一本书后进行输出,虽然这个过程挺费脑的,但是这是吸收知识最好的方式之一,要把知识内化,转化,应用,它才能发挥最大的意义。
  5. 关于跑步/运动
    自从20岁那年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病,做了人生中第一场手术,我就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不再让我那副转载着我宝贵灵魂的躯体再如此受苦了,命比啥都重要,所以健康第一。我成为了一个极为惜命的95后。熬夜泡吧胡吃海喝经常吃垃圾食品这些习惯我都基本没有。我过着小老人般的健康生活,我杯子里不是菊花枸杞玫瑰花、就是红糖黑糖姜糖或者养生蜂蜜柠檬水。早餐鸡蛋燕麦牛奶少不了,远离烧烤外卖、常常自己做饭。为了“延年益寿”我还尽量每天都运动出点汗,血本买了台家用跑步机。晚上有空时泡泡脚、耍耍瑜伽弹弹吉他。可能唯一的不太健康的行为就是偶尔吃吃令人快乐的辣条和零食、还有那因为恨自己不成刚的急性子导致的焦虑情绪。运动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也是一种舒缓压力的方式。但文中还提到“科学运动可以让人变聪明”,这个观点也会让我以后好好利用运动后的时间来学习,充分发挥运动的作用。

写在最后
《认知觉醒》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就是一本自我成长升级的指南,它囊括了很多我过去看过的关于个人成长类书籍的精华、观点。这是一本值得多次阅读以及思考实践的书,我希望自己每次看都能够实践书中那些触动自己的点,每次都有一点点启发和改变,都是好的。人的行为除了大部分是顺应天性,还受个体认知和思维方式影响,我想,我们唯一能够与天性抗衡的,也许就是脖子上的那颗脑袋吧。我希望能够用知识武装它,让它指挥我做出更好的选择,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如果能够变得更强大,也希望自己也能够像作者一样,去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看到改变的希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5,898评论 5 4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2,401评论 2 37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3,058评论 0 32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539评论 1 26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382评论 5 35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319评论 1 27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706评论 3 38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370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664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715评论 2 31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476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326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730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00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75评论 1 25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683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87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输出了,主要是没有看到什么非常吸引我的书籍,直到《认知觉醒》这本书的出现。这本书我买了两个版本,大...
    傲然无双阅读 769评论 0 2
  • 学习力—学习不是一味地努力,第一节匹配舒适区边缘适用于万物的方法论。 深度的沉浸,其实并非刻意练习的真正核心,其真...
    不凡_517m阅读 938评论 0 4
  • 1、焦虑的产生及对策 是不是我们一直都在苦苦的找寻人生的意思,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焦虑着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未来如何发展...
    老灯星星阅读 2,836评论 0 2
  • 终于读完了《认知觉醒》这本书,脑子里留下了许多的感触和感想,却不知道该怎么整理和描述。也许我应该读第二遍,然后好好...
    阵雨心情阅读 974评论 0 1
  • 这本书读完已经有半个月,但是给我的触动还是很强烈。说来惭愧,这是我第一本读完的关于自我认知方面的心理学书籍。书的作...
    哈哈乌拉拉阅读 10,49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