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急救结缘
2019年9月底,我进行了人生首次急救知识学习暨AHA HS急救课程培训,在此培训前,我对急救的认识基本为零。我是一个挺有风险意识的人,不知曾几何时脑中想过学习急救技能的问题,所以看见报名消息后简单地了解下AHA的课程以及证书的作用,当天果断的报名了。
我简单介绍下AHA HS培训,它是由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设计的心脏救护(Heartsaver)培训课程,面向非医学背景的社会人士,在中国有正规的授权培训机构,每年定期全国多地举办培训课程,培训内容包括内科、创伤、环境、心肺复苏与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方面的理论与实操,证书两年有效期,全球通用,对于出国人士是一加分项。
当然,取得证书仅代表一个入门资格,我更愿意视为一种意识唤醒,好处是可以参与一些活动来积累实战经验,强化技能。
二、培训后我能做什么?
还记得在培训课上自述学习初衷是利人利己。
利己:学习HS是体育从业者的必修课,同时对于运动爱好者降低受伤风险也极具意义,本人是跑步爱好者,有必要了解在各种天气、场景下如何自我保护,不希望成为倒下被急救的一员,毕竟安全回家是第一位。
利人:希望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尽我所能伸出缓手,在勇敢救助与当吃瓜群众之间,至少我有选择的资本及更从容的心态。往大的说,身边有陌生人受伤、晕倒,我或许能做热心市民;往小的说,身边的朋友、亲人、小孩不幸出事,不至于无计可施,毕竟不是每个家庭都有医学背景。(有些学员就是目睹过不幸事件而来培训的)
急性心梗死亡率在中国超30%,猝死的距离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远,想爱护家人,提升生存几率,武装自己才是硬道理。
三、初次急救经历
今年受疫情影响,上半年体育赛事全部取消,一场马拉松赛事都没有,直到6月26日、7月12日参加了广州的两场小型越野跑赛事,是我的首野,同时也有幸成为了赛事的急救跑者,为我积累一线急救经验提供了机会。
我想分享下赛前赛中赛后的一些急救相关的思考。
赛前:记得6月份的第一场赛事前,特意复习了AHA HS培训教材中关于中暑、创伤、心肺复苏等内容,因为在当时30多度的高温天气,越野中暑的风险很大,也是对自己的警惕,爱护好自己才能救护别人。在赛前一晚,拿到急救物资后,我会阅读使用说明,甚至对于创伤包扎,我还上网查看过不同包扎的演示视频。总之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赛中:当你是急救员时,必须要放弃赛事体验,根据组织安排履行你的职责,赛中的自己要放慢节奏,注意脚下,眼观六路,有意识地观察选手的状态,尽可能提前发现并处理风险,避免出现重大问题,因为在山上,位置不好的话,救援人力及物资短时间内无法支撑到位。
赛后:第一场赛事可算风平浪静,自己没有遇到急救需求,但在第二场中,不幸的遇到了一位由于电解质紊乱导致中度中暑的选手,出现头晕、乏力、出汗、意识不清、抽筋、抽搐、呕吐等多种症状,经过简单的处理后我上报了组织,最终由专业救援人员处理。
赛后回顾整个救援过程,对于中暑的一线急救,有以下要点:
1.迅速降温,是首要措施,让患者阴凉通风处平躺,垫好颈部,尽多的脱掉患者衣服,对大腿根部、上身、腋窝、颈部、额头等部位进行降温,优先用冰袋,如没有就用凉水,直到体温正常;
2.补充电解质和水,水、运动饮料少量多次地慢喝(可以两者混合),恢复电解质平衡需要一段时间,具体时间视中暑严重程度;
3.若患者意识模糊,持续与之保持讲话,确保清醒状态。
四、急救意识唤醒——最大的意义
AHA HS培训后已近一年,此刻觉得最大的意义是真正唤醒了我的急救意识,而意识会影响行为。在过去这一年里,虽然很少拿着培训教材复习,也没过多的实践机会,但平时看到一些急救的新闻和评论,会去想别人操作的规范性,换位思考,换作自己会怎么做?
也会关注一些比较好的自媒体平台,学习科普文章,不断强化理论知识,哪怕只是记忆层面,看下别人对一些急救事件的剖析,潜移默化地一点一滴吸收正确科学的观点,认识到一些常见的错误行为。比如经典的对溺水者实施倒立排水这种不科学的行为,而科学的措施应该是清理口腔异物,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即行内人称的ABC。
另外,还会通过一些平台查看周边AED的分布情况,平时在大街上路过看到AED会自然地多关注一下。
以上的种种行为我都认为是在强化急救知识,设想性地积累经验,不备不时之需,这都是在参加急救培训后实实在在的改变。期待下一年我有更多的实践经验!
五、学习平台推荐
最后,推荐几个学习急救的平台,有兴趣的朋友去关注一下。
理论学习——丁香医生的急救指南,分类有常见急救、家庭急救、疾病突发、户外急救,类别齐全,内容简短精练。
案例学习——公众号急诊夜鹰,号主是一位急诊医生,不定期发布一些热点急救事件的分析推文。
培训认证——公众号第一赛道,广州的急救培训机构之一,每个月都会发布培训课程信息,培训条件齐全,培训费用较友好,方便广州及周边城市人群报名,同时还为各类本异地企业提供上门培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