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年”是一只怪兽。每到某个时刻就会到来,它的到来总会人带来灾难和疾病,后来啊,人们用火,用鞭炮,用红色的东西吓跑了它,为了纪念赶走这只怪兽的日子,人们把这一天叫做过年。

过年又叫除夕,除夕除夕,今夕已除,往后日子,平安喜乐。

什么时候开始,年好像离我渐渐远了,远到没了期待。

中国,一个这么重视仪式感的国家,清明之于祭祖,中秋之于思念,除夕之于团圆。但好像有些东西慢慢替代了仪式感,即便有这也像是在应付着某个节日。

小时候有很多很多的梦想,梦想着有一天能当超人,拯救世界。梦想着身披铠甲,一匹马,一把剑,惩恶扬善,四海为家。梦想着可以和大圣一样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无拘无束。后来长大一点了,不做这些不切实际的梦想。就想着做一名警察,抓捕坏人。想做一名科学家,虽然也不知道科学家是研究什么的,但是就是很牛逼的样子。想当一名医生,救死扶伤,医人医心。想当一名老师,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想上清华和北大,反正也不知道哈佛,麻省理工,剑桥。后来上了初中知道梦想就只剩了想。那就希望零花钱在多一点,考试成绩在好一点吧!再到了现在就梦想着百亩良田,十亿存款,混吃等死,不劳而获。小时候夸我天真是夸我少不知事,童心未泯,现在夸我天真是真的夸我天真。谁说我老了,你看我的梦想还是和小时候的如出一辙,不切实际。

如果快乐太难,那就祝你暴富。

好吧,我现在的想法就是回家。

要说到了这个时候,外出打工的人也该回到家里了。年的呼声在召唤着每一个离家在外的人。人或许只有在落叶归根的时刻和过年的时候才会想起家乡。那个心灵有所安放的栖息地。近几年,孤零零的小镇和村庄也只有在红白喜事和过年的时候才会有一些生机。如今慢慢的慢慢的却只剩了红白喜事。今昔的年再也聚不起往日的人。

小年都到了,小镇上的集市上也该热闹起来了。你看那巴掌大不过几里的地方。却聚集着家乡人一年的期待。巴掌大的地方,也总是能遇到很多故人。好几年没见过的初中同学 ,高中玩的很好却走散的朋友,渐渐少了联系的发小,相逢的这一刻又觉得这般熟悉,仿佛这些年从未改变。故乡遇故知亦是一种欣喜。

降低你的期待,生活处处皆是惊喜。

你看那小镇桥上的米线、豆腐干、麻花、米、面皮儿、包子、热豆腐、烧饼、锅盔馍。这些可是每次去镇上改善伙食的机会。可遇不可求。虽然两边来来往往的车让这里布满灰尘。看起来不怎么健康卫生的样子。却也吃出了满满的欣喜。但不是家里没有好吃的,只是习惯了这街上熟悉的味道。想起西游记里唐僧准备远行求取真经的片段,饮下酒后李世民告诫唐僧的话:“宁恋故乡一寸土,不贪他乡万两金。”

镇上的主干道,这个时候可是摆满了瓜子,水果,糖以及各种小吃糕点。另一边则满是烟草叶,鸡鸭鱼肉。桥上往里走就是卖猪肉的地方了。今年的二师兄好像有点吃不起的样子。再就是另外一条街菜市场了。劳烦您当心空人走就行,不然您恐怕有点儿挤不过来。这个小摊的调料,八角辣子酱油醋。这边的芹菜、蒜薹、西红柿、大葱、蒜苗、茄子、香菇、萝卜、大白菜。以及隔壁卖的过年锅里油炸的五颜六色的家里佳,那家的豆芽、冻肉。还有家乡人自己家里的柿饼、核桃、板栗。来来来,白菜便宜卖了。五毛一斤五毛一斤,柿饼甜的很甜的很,买些啥来我给你取袋子,各种各样的吆喝声叫的人一个头两个大。从桥上的那边下去就是卖衣服的了。这里有黄历、香、表、火纸、铁器、电器、小五金、黄胶鞋、理发店、口腔诊所等等。这条街可是小孩儿的期待。谁家小孩儿过年还不盼个一身新行头了。

               

那衣服有啦,自然就到下一个期待了。什么?压岁钱?哪怕是有点早。下一个期待当然是鞭炮了。我从小到大对过年吃什么忙什么是不在意的。但对鞭炮却有一种疯狂的执念。哨子炮、洋火炮、板(摔)炮、捻子炮、雷子炮、雷王。最喜欢的就是板炮。因为你稍微用点儿力摔到地上它就会响。方便好用,吓人效果也一级棒。至于洋火炮最开始是没有打火机的。就和火柴盒一样,要用炮前面的可燃处与洋火盒边缘处摩擦才能点着。洋火盒蹭的多了就不好使了,所以有一些麻烦。后来有了打火机就方便多了。点着吹灭扔出去就行了,也没有多害怕吧,但就是要惊的你不敢过去。哨子炮呢就比较好玩儿了。点着他的引火索,他就会冲上前去,发出嗖的一声,犹如哨子一般的声音,然后再蹦的一声炸开。可以向前发射,向空中发射。要是有定位追踪功能就好了,看谁敢惹我。雷子炮就有一些危险性了。你点着后需要掌握扔的时机。扔的慢了,恭喜你炸手上了。扔的快了,可能没有点着。捻子炮一样不过没有雷子炮声音大。雷王威力和响声都是最大的。玩这个的时候,我一般都是堵上耳朵的。用它扔水里可以看到激起很高的水浪和翻白肚子的鱼。那时候闲得无聊就喜欢把各种炮装到塑料瓶子里面,点着,盖上盖儿。瓶子就会被炸的飞起破一个大洞然后冒白烟。过年这几天晚上就总能听到零零碎碎的鞭炮声。你追赶着我,我追赶着你。你扔我,我扔你。除夕第一天一大早就准时去捡炮。捡自己家门口的,捡邻居家侥幸没有响的,从这户到那户收集的不亦乐乎。储备起来做为自己的军饷,随时准备和小伙伴儿开战。

一般两三个集会基本上就把年货准备的差不多了。然后就该准备过年要吃的干货了。做豆腐,做米方块,上油锅,包包子做凉粉儿炖肉。早些年自己家捂过豆芽。因长相不好后来都是买的。先是做豆腐,豆腐有的留做豆腐干。开始的时候切薄,用热水放锅里卤一下。捞上来,涂抹上盐。之后每天晾晒就可。一部分就留着不动。吃白豆腐。还有一部分就把它切的和面包一样的薄片。放油锅上炸。炸至黄灿灿捞出,炸豆腐这就好了。凉了之后炒菜做汤的时候再切成菱形就可。最爱每次吃席时里面放的炸豆腐。豆腐丝罗卜丝粉条,酸酸辣辣的,隔着纸都感到了浓浓的香味。下来就是米方块儿了,先用糯米做成米块儿。然后切成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块儿。放置油锅炸,同样的,炸至金黄就可以捞出。我喜欢在刚捞出的时候吃。咬上去外面酥脆里面发出浓浓的米香。好吃而不黏牙,温热而不烫嘴。吃完手上嘴上还有淡淡的油渍,适合再来一块,哎呀妈呀,真香。完了炸面叶子。手擀的面放上盐,调料。切片儿,油里过几道后捞出凉凉。干脆而不顽韧,是道美味的零食了。还有那个家力佳,这个也好熟,炸出来后体型就变大了,五颜六色的,和面叶子一样都作为看电视,唠嗑的零食。母亲在家的时候还会炸鸡块,带鱼,鸡块上面裹一层面汁,炸好之后捞出,等等都是我过年不可缺少的美味。

忙完了这些就要蒸馒头了。好多的菜包子,糖包子,实心馒头,菜包子里边放的粉条,地软,罗卜。糖包子里面放的核桃,红糖。分几波蒸,先菜后糖在实心,有时候也会做几个花卷。还有主c就是三个大馍和鱼。三个大馍是用来敬神用的,做好之后点上桃红。必不可少。爸爸每年还爱用面做鱼。用几颗红豆或黑豆做鱼的眼睛,尽管做出来很丑一点也不像鱼,但还是乐此不疲。美其名曰:年年有鱼。当然,这一天下来是不用吃饭的了,有人说,世界上最美味的佳肴就是你饿的时候所吃的食物。一天吃十几个包子的我是不用在吃任何东西了。蒸出来的时候我喜欢趁热的吃,真的美味,尤其是糖包子,一口下去红红的糖顺着嘴角都能流淌到手上,吃在嘴里,甜在心里。但是,真的烫。下午之后就该做凉粉了,一斤粉面六碗水,火不能太大,一直搅拌等差不多之后盛在容器里,放凉之后就成形了,方便切用。这样充实的一天就又忙完了。

 

每年的年度大戏就是砍柴,劈柴,然后码柴。反反复复无穷匮也。先砍到那几棵不成器不中用的树,叫上自家人邻居帮忙给拴上绳子,控制好树木倒下的方向,不能挡路,不能压坏电线。完了锯成一截一截往回搬。两个柴马一架,木头往上一放,在慢慢的锯成短截,一二一二开始和光头强一样的伐木过程,不过这是锯成短截,我坐在木头上边,压住木头不让木头左右摇动,锯掉一截往前挪一截,锯完之后开始劈柴,爸爸叔叔劈,我和堂妹把劈好的木片装背篓里往后搬运,妈妈往上码,把柴火垒起来,有时候是爷爷在垒。这项工程耗时耗力,没个几天是完不了的。小时候的梦想要是劈柴喂马,周游世界。那劈柴这个梦想我老早就实现了。

还会抽出一天来打扫卫生,清扫家里的各个角落,擦窗户,除扬尘,扫除一年的霉运和不开心,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年前两天村里人是要去上坟祭祖的。给老祖宗烧纸,烧香送钱放鞭炮。过年了,祈求老祖宗的保佑,愿在那边的家人也过个好年。有的朋友或许觉得迷信,就是这样的迷信流传了一代又一代。这里躺着的有没见过的人,有渐渐逝去的人。这样的迷信习俗成了我们与祖先剪不断的牵连。一脉相承传递着更多美好的祝愿。

该忙活的也都差不多了,肉也煮了,屋子也打扫了,就等着和小伙伴疯去了。

过年当天,早早的起来,换上昨晚已经放在枕边的新衣服,还有那双一踩就会发光的鞋。盼着盼着,可算到这一天了。吃完早饭,就等着被左邻右舍亲戚们夸奖了,哪来的俊小伙啊,这新衣服一换就是好看。俗不知衣服胸前袖子上早就不知道从哪弄了两坨黑。约莫11点左右就该贴对联了,烧一些浆糊,一个高高的凳子放在门口,对联拆开开始涂抹,先贴横批,下面有人看着正斜高低做调整,再贴上联完了下联。上下联有时候不好区分就看对联上图画的形状了,要实在分不清,那就会被批评,你这学咋上的,连个对联都分不清,我太难了,我还是个孩子啊。完了贴门神,家里面卧室的门上的福,福倒福倒福气就到了。过年这几天都是要敬神的,烧纸烧香,还会跪下给神磕头,哎,神到在哪呢么,新衣服嘛,完了还不情愿的拍拍裤子上的土。每个地方或许都有不一样的习俗,在我们这,吃过年夜饭之后一两天,水、垃圾、屋里的东西不能往外倒的,会败财。年夜饭有啥好吃的啊,谁家平常还不吃个肉了,可不就是惦记着那点压岁钱么!吃饭之前放个鞭炮,大概意思就是好了,我们要吃饭了,现在该辞旧了,而初一早上的炮,得响早,早早迎新。辞旧迎新新一年。小时候的脸皮薄伴随到现在。我拿红包的时候从来都是被动的,不会主动的去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也不会磕头道祝福索要压岁钱。家人亲戚给的压岁钱不好意思拿,推来推去,好了,到口袋的钱飞了。其实内心,我也就让一下而已,就盼着这天劫富济贫呢。拿着吧,说我不懂事,别人给你就拿着了,不拿吧,自己心里就委屈的不行,我过年到图个啥啊,不就是新衣服红包压岁钱么,这可是一年的期待。这时候长辈常用语就是给你你就拿着,不拿是嫌少啊,我是假的给你啊?你心里:可不就是嘛!开玩笑开玩笑。最后还是会收获很多很多的压岁钱,膨胀到走路都是六亲不认的步伐,瞬间神气起来。压岁钱呢从最开始的一块,五块,十块五十一百到现在的200,500不等,变的是钱,不变的是家人眼里没长大的你,和满满的爱。任何年纪的我,依旧是能吃到最后一个鸡腿的人。吃完饭给完压岁钱后,长辈们就掏出手机给亲朋好友打电话,致以新年的祝福和问候。人呢,总是在失去后方知珍惜,可惜,世上哪有什么后悔药啊。小时候学不会主动,少得了很多的压岁钱,失去了家长很多的赞美;长大后学不会主动,失去了很多机遇,失去了.......嗯 ,很重要的人。最痛心的事莫过于我本可以。把什么事都藏在心里的人,这个哑巴,那主动,将是他修行的必修课。

好了,家里的主战场就留给家人了。穿着新衣服,口袋里满满的钱,在拿上我的鞭炮,我要开始我的不归路了。静等发小上门来勾搭。小时候竟已过上了长大后的生活:口袋有钱,路上有良人相伴。

三五成群的小伙伴一个喊着一个,队伍也不一会就异常壮大起来。开始了年度压轴大戏——压马路。从下到上,从上到下,还有可能跑到隔壁村,看看能不能遇到村里那个叫小芳的姑娘。身上一定是要装烟的,熟人见面分外不客气,你一支我一支,走在路上总有忽明忽暗的光亮。不间断的炮声和呛人的味道,以及寒风呼啸的风。过年这天数全年最热闹的一天了,家家户户亮着灯,屋内屋外的以及电视里传出的欢笑声。大人小孩的说话声,嗑瓜子的声音,一盆炭火,整个屋子都是温情的。偶尔谁家放个烟花,能照亮一片天空。

原来熬夜通宵早在很多年前就埋下了伏笔。我那几年过年晚上是不睡觉的,和小伙伴就是逛,去完你家去我家,瓜子洋糖自己抓,有酒有肉也有茶。逛累了就蜗居小伙伴家里打打扑克斗金花。约莫快到了十二点,就去下面的庙里敬神祈福。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平安喜乐。下面的庙叫祖师洞,这才是最热闹的地方,四里八乡的父老乡亲都会赶来上一柱香,庙在小山坡上,小路很陡,但妨碍不了人们对新年祈求的美好愿望。庙那块从黑到亮响彻山谷的鞭炮声,好不热闹。敬完神回来就继续打扑克了,饿了就热点包子吃,小孩们单独一个小房子,搭一盆火,备上瓜子糖果,水是一定不够喝的,年年如是。到了后半夜总是口渴,家乡的冬天是很冷的,即便坐在屋子里,但热情难当丝毫不妨碍一战到天明。天快亮了收拾烂摊子各回各家,地上只剩堆积的厚厚的两层瓜子皮。

回到家后家里人也快准备开启一年的新篇章了。出门先仰望天空,然后去屋后边抱一些柴火回来,寓意抱柴(财)归。拿出敬神的大馒头,拿些水果装在碗里。另外的碗里放上粮食里面插上香,烧纸,鸣放爆竹,之后就该我去各家门口捡拾遗留下来没成功的鞭炮了。大人们收拾完开始揉面包饺子。我呢,回来之后就在休息一下,打个盹,静等被喊起来包饺子。不,吃饺子。男子汉大丈夫的学什么包饺子。大年初一这天是不干活的,所以就烤着炭火看春晚重播了,你来我家串串,我去你家坐坐。大人说着互相客套的话,夸谁家小孩子长高了,谁今年又发财了。中午的时候门口沐浴着阳光,晒着太阳,两盘瓜子糖果,诉说着一年的喜怒哀乐。

初二初三的时候就又开始赚钱了,啊呸,拜年了,走亲戚。每逢佳节胖三斤,这话一点儿也不假。好吃好喝的伺候上,七大姑八大姨家溜一溜,开学的学费就又有了,宛如到了人生巅峰,喜乐无忧。

三六九朝出走,过完初三就又有人陆陆续续离家外出了。带着家里的土特产,塞满了行囊,馒头啊,米方块啊,豆腐干,柿饼。家里人恨不得让你把整个世界都搬走。怕你饿着,累着,怕你没啥东西给老板送人情,怕你在外想家,怕你吃不到一碗家乡的玉米粥。怕你下次回来就又是过年了。真的不在多待两天了?

当你背上行囊,写下那份荣耀,我只能让眼泪留在心底,只能深深地祝福你,祝你一路顺风。

拎起行李,竟如此沉甸甸的爱。

记忆中的年就是这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年前的忙里忙外,年后的大包小包。一盆碳火,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爱不释手的洋火炮,玩不够的扑克牌。没有满屏的抢红包,王者荣耀和吃鸡。也没有漫天的支付宝集五福。没有WiFi,没有一家人坐一块各玩各的手机。

人生漫漫是谁何其有幸度过了一个个质朴又没有攀比的年。

小时候特别愧疚,没有陪家人在家里看过一个春晚,没和他们好好说说话,有时候饭没都没吃完就跑出去了,回家后枕头下却总放着厚厚的红包。长大后想着去弥补这份亲情,却因牵绊太多有家不能回。想做一个有用的人,读了那么多书,却没想到就是为了离家。现在的年龄体会到了更多的不易。已经两年没有回家过过年了。和家人吃个团圆饭成了一种奢侈。儿时的同伴也离家在外,有的已经成家。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都说年越来越没年味了,我想,过年没了年味,说到底是只是我们的年龄不在是过年最开心的人。

每个在家的朋友,多陪陪家人,在外未归家的人,也请好好爱自己。

缓缓的把手举起来,举到顶,在慢慢的张开五指,恭喜啊,你刚刚给自己放了个烟花。

愿你不是新年,也能快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54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596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021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682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9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85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07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45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99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12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4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41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72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69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45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58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买年货 张嘉琪 今天早上,随着闹钟像鸡叫的打鸣声,我渐渐从睡梦中醒来。妹妹也听到了闹钟的声音,在床的另一...
    风儿朵朵阅读 726评论 0 5
  • 记忆中的小时候的过年,年年不变;不变的是年味,年年如是。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人老了,就有点怀旧,...
    琴雪_山人阅读 1,042评论 12 25
  • 今天是大年三十了,也是我国最传统隆重的节日――春节。 走过了人生岁月的一年又一年,藏在心灵深处的年味,或浓或淡、或...
    雪梅姐在上海阅读 1,126评论 5 9
  • 放不够的花炮 吃不够的糖 回不了的过去 越过越淡的年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
    东篱文字社阅读 323评论 0 2
  • 马上又要过年了,这也是我在外地过的第十五个年了。 回想起来,自从2001年一家人随父亲离开老家,先是附...
    潇湘笛阅读 529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