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少数民族聚集地,中国的56个少数民族云南就有26个,多样的民族文化和习俗也是云南当地的一大特色。在云南昆明就设有一个展示这26个民族特色的景区—民族村,这是国家4A级景区,同时也是昆明最值得去的景点之一。
我是3月初去的民族村,已经过了春节旅游高峰期,所以去游玩的路上还是十分悠闲的。民族村分设东西南北四个入口,从西山索道横渡滇池再走一段路就能从南门进入。蒙古族一入南门就是蒙古族,空旷的草地上立着一顶硕大的蒙古包,蒙古包是蒙古族游牧时的可拆卸移动式房子,用特质木架做支撑,也叫做“哈那”,2-3层的羊毛毡围裹,马鬓或驼毛捆绑,顶部“乌耐”作支架并盖有“布乐斯”,形成天幕状,圆顶尖处开有天窗“陶脑”,盖着四方块羊毛毡。蒙古包外有石头堆成的祭祀敖包,用以祭祀神明祈祷丰收和家人幸福平安。
再往里走一些就能碰到拉祜族和佤族了,拉祜族的房屋是一种竹木结构的木桩斜顶楼房,也称“大房子”,多为方形,也较为简易。下层用做堆放柴火,上层是居住区,内部分成若干房间,房子中部设有火塘以供取暖。拉祜族男女之间的求爱方式也甚是有趣,拿着竹竿的族人围城一个小圈,小伙围着圆圈尽力追逐心爱的姑娘,姑娘嬉笑着躲闪,小伙追逐到后需抢下姑娘的帽子,若姑娘也钟意小伙,那两人便牵着手绕着族人跑圈,跑几圈后跳过族人敲打的象征祝福竹竿舞,这一对就算成了。若姑娘不中意小伙就得拼命躲避小伙的追逐,或者是帽子被抢后将帽子要回。佤族的房屋形多为草木结构的楼房,也是上层住人,下层栖畜。室内分社有主、客、鬼三个火塘。主火塘供做饭用,客火塘用作调制牲畜家禽饲料,鬼火塘专供祭祀之用。墙上悬挂带犄角的牛头骨,以炫耀“富有”。佤族的以黑为美,越黑越美,小伙是“黑马王子”,姑娘是“黑珍珠”,长发的“黑马王子”就是尚未婚配。“黑珍珠”的甩发舞可是佤族独有的,姑娘们跟着民族音乐甩动着自己的一头秀发,也是一道靓丽的美景。
傣族是云南的大族,一说到傣族那代表性的肯定就是孔雀了,舞蹈家杨丽萍的孔雀舞更是名声响彻中外。其实傣族民俗里真正跳孔雀舞的却是小伙,原因就是开屏的一直都是公孔雀,小伙子的孔雀舞也是赏心悦目的柔美,帅气小伙都称为“猫哆哩”,美丽的姑娘则是“骚多哩”。傣族的吉祥物除了孔雀外,还有一个就是马鹿了,头顶鹿角,下半身则是马的身形,现场表演的马鹿舞也是惟妙惟肖。除去这些,傣族的姑娘也是唱歌好手,小伙子的武术表演也是值得一看的。
傈僳族是很好客的,对待客人的方式就是先敬一晚白酒以示欢迎,一碗白酒过后还要紧着喝一根竹子上镶嵌三个小木杯的酒。傈僳族本族的歌舞同样精彩动人,阿哥们唱着动人的山歌,姑娘们挥舞着自身的裙摆迎歌而舞,好不开心。除此之外,傈僳族还有一个绝对独一无二的特色表演,那就是——上刀山。刀山的主体是两条粗壮的铁杆并排而立,然后中间每隔60公分镶嵌一把锋利的钢刀。傈僳族的阿哥要光脚踩在刀刃上,一步一步的向顶端爬上去,看着表演的阿哥爬上去的过程,自己心里也是为他们捏了一把汗。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阿哥下刀山的速度明显比上刀山的速度慢了很多,观众们也是提心吊胆的看着阿哥的表演,生怕阿哥的脚掌被刀刃割伤,待阿哥终于下到平地上后,拍一拍脚掌就将完好无损的脚面战士给观众看,还真是一点伤痕都没有,心里感叹真是好功夫。同时傈僳族还有着自己民族独特的语言和文字,因为实在看不懂,这里就不一一描述了。
一路上还看到了水族民居的依水而居,苗族的银饰品,布依族的传声筒,最后一个经国家确认的基诺族等等,还有各个族人之间都有自己族内极具特色的山歌对唱,各色各样的民族风俗和特色看的人应接不暇。最后因为时间较为仓促,还是有好几个民族没有观看到,心里不免了留下了少许的遗憾。但是整个民族村的观赏过程还是很开心的,感受着各色民族村的文化民俗,也惊叹着他们的民族特色,佩服着不同民族之间的劳作能力,原来真的还有各种各样我们不知道在不断运行,心中真是敬佩不已。
昆明民族村的小小一日游丰富了我对少数民族的理解,也开阔了自己对少数民族的观念,还是一句话,民族村这是值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