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读书笔记
1.也不记得是哪年回我那山旮旯母校时说过的——“高考复习到最后,不是去多挣一分半分,而是去尽可能地减少丢分的可能性。”得嘞,北京今年的中考是彻底贯彻了我的这个思路了。 我读的高中,经常出状元。
从而,动不动喊状元回校分享……
我谈一点:
我学球时,教练经常跟我讲,只要你能保证不失误,就大概率能赢,因为业余选手最主要的得分方式是靠对方失误。
如今,我深以为然。
尤其是我打低级别的比赛,我很少突击,也很少使用花哨的动作,尽量的以拉吊为主,使对方出手,出手就意味着发力,一发力就容易失去重心,自己就失误了。
我看林丹他们的比赛也是如此,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拉吊,不会频繁的杀球,教练跟我讲过,顶级比赛,谁先频繁的杀球谁输。
我还分享过下象棋的策略,是象棋高手教我的,让我不要急着过河,先学守,战线越短我们防守越严密,我们抓到对方漏洞的可能性越大。
我现在跟高手下棋,开局前都先告诫自己:这一局,我只守,不攻,我就看看他是怎么弄死我的。
投资,也是如此,例如基金投资,我是考虑的如何保本,没考虑能赚多少。
在这个基础之上,只要遇到了牛市。
肯定能赚钱。
等牛市,需要耐心。
2.小的时候父母曾经在很多的问题上指导我们,可我们因为认识高度的问题,通常是不听的,有一天我们长大了才发现父母说的很多都是对的,接下来我们成了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去说的时候,他们又可笑的重复着我们幼年时候的无知的错误,特别无奈,但这就是认知的壁垒。
老师谈过一个观点,父母骂孩子,我都说过100遍了,你又犯了。
既然说了100遍了,孩子还不听。
不是我们的方式有问题吗?!
3.在原始社会,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经验都有限,因此对自然力和自身构造产生出一些错误的幻想观念。
比如魔鬼,神怪,灵魂不死等观念。再加上对梦境的无法理解,他们更是相信人死后会继续生前的生活,也因此在很多关于原始社会考古发掘出的墓葬里面有大量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这样的陪葬品。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这种灵魂不死,灵魂崇拜的观念也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萌芽。
随着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和与自然界的斗争中逐渐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对自然力的运行规律,物质现象有了朴素的了解,对客观世界采取现实而非想象的态度,这也是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萌芽。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的作品,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我签过。
我最喜欢迟子建老师的作品是短篇小说《一坛猪油》。
董宇辉要把《额尔古纳河右岸》卖150万册,我惊呆了,这是什么概念?现在很多作家作品的首印不过5千册,到了贾平凹、刘震云这个级别敢印20万,一般作家就是首印万多本。
我心想,这个小董子,疯了。
后来,听说他日卖5万册。
又觉得,不可思议。
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
这本书就是讲的游牧民族鄂温克人的故事。
我分享几个点:
第一、越原始的生活环境,意外死亡率越高,死法也多,冻死的,被熊咬死的,被雷霹死的,淹死的。
当然,最主要的死法是酗酒,醉死的。
第二、越原始的群体,敬畏的越多,树有树神,山有山神,土地有土地神,还有日神月神,连湖都有湖神。
遇到块石头都磕头。
第二部分 健身定投
7:30—8:30 跳辉辉健身操一小时
第三部分 日记
周末两天,很快就过去了。
昨天下第一回老家看望家婆,陪她吃了顿晚饭。
洗碗的时候,她说家公以前跟她说过没有女儿有没有女儿的好。言下之意是没有女儿儿媳自然会关心她。
也许我最近帮她买药,买衣服,回家偶尔会买酸奶,盐鸭蛋给她吃,她老人家可能是有所触动吧。
我只是觉得人生是一种轮回,现在对家婆好,以后希望媳妇也会对我好吧!也许,这是一种奢望吧!
家公在世时对我疼爱有加,无论如何,我对家婆孝顺也是本分。有时为了生存,我觉得自己对家婆关心还是不够的,希望我能尽力做到最好吧!
儿子的事依然悬而未决,我想,我们都需要多一点耐心,时间是解决问题的最好良药。为人父母要尽力引导,至于改变,就看他自己的觉悟了。烦恼和焦虑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一切顺其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