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感觉,是一本经典著作。从1975年出版,长达几十年的时间一直再版,截止到2017年末已经到了第九版第2次出版。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批判性思维”,全书围绕着这个副标题展开。对于我来说,这本书有些深涩难懂。但因为是一个叫李笑来的大牛推荐的书,而且对方也从这本书上摄取到了很多的营养。我决定去拜读一遍。
首先说下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我的理解是:在感觉之上,运用心智,提出探索性的问题,然后去调查、解释和判断,得出一个相对的、客观的、正确的结论。为什么说是相对的呢?因为人的认知,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很难得到绝对正确的判断。但我们可以不断修正和提高自己,作出愈来愈理性的分析。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提出探索性的问题,问题!问题!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一切无从谈起。
何为调查,就是搜集相关和充分的资料,作为证据。
何为解释,就是利用调查的资料,进行合理的分析。
何为判断,就是解释之后得到的符合逻辑的结论。
往往就是知易行难。就拿调查来说,我们如何搜集到足够的资料呢?这当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我们可以推迟做出判断的时间,暂时先接受眼前的认证局限的观点。你可能觉得然并卯,事情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和听任感觉去做事的第一类人没有任何区别。但其实有本质的区别:第一类人会停留在自己的认知上面,不求甚解,思维僵化,没有太多的进步,且排斥外界的不同。而批判性思维的人则不同了,我们暂时接受了现实,但我们知道自己有局限性,会把自己的暂时的结论存档。这样就有了空杯的理念,去不断的学习和归纳总结,并且谦虚和开放的和外界进行融合,从而取得长足的进步。
接上边话题,调查的目标就是得到证据。日常生活中,证据有哪几种呢?
1. 个人经验
2. 未公开的传说
3. 公开的报道
4. 目击者证言
5. 名人证言
6. 专家意见
7. 实验
8. 统计资料
9. 调查
10. 正规观察
11. 研究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