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遇到心灵捕手的小编值班————
小编是一个很不会安慰人的人。
闺蜜一来哭诉她和男友的矛盾,小编就会说:
“至少你还有男朋友啊。”
闺蜜翻了个白眼,梨花带雨地走了。
室友来吐槽她的领导有多奇葩,又扣了她这个月奖金,小编听完就说:
“我觉得你跟领导相处有问题,你其实不应该当面顶撞领导,你应该找个机会单独跟领导聊聊。”
室友斜睨了我一眼,关上门走了。
同学倾诉论文难写,导师给的deadline快把他逼疯了,小编淡定地看着他说:
“哦,没那么夸张吧,一篇论文而已,你一定能完成的,加油!”
同学挂了视频通讯。
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安慰人不成,反而让对方更加生气。
但小编的表姐就是一个很会安慰人的人,上至八十岁外公下至三岁小外甥女,生气或难过的时候总能被表姐三言两语哄高兴了。
有一次,小外甥女和邻居家小男孩闹了别扭,哭着跑到表姐身边告状:“妈妈,勇哥哥打我,还把我洋娃娃的头弄掉了!”
表姐把小外甥女搂在怀里,安慰道:“哦,勇哥哥打了你,还把洋娃娃的头弄掉了,你觉得很生气很伤心,恩,妈妈知道了,如果是妈妈,妈妈也会像你这样难过的。”
不像小编那样去说小男孩是坏孩子,也不像她爷爷那样跟她讲道理,姐姐没有分辨谁先动手、谁多谁错,就这样说了两句话,哭了三分钟后,小外甥女擦干眼泪,情绪平静下来,转头继续找她的勇哥哥去玩了。
小编曾问过表姐安慰人的要诀,她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
有一个精神病人,不与人说话,他每天都撑着一把伞蹲在房间的墙角里,不声不响。很多心理医生一筹莫展,不知道这个病人究竟在想什么,是怎么回事。
有一天,有一位心理医生也撑了一把伞,蹲坐在了病人的旁边,也一声不响。过了很长时间,这位病人很奇怪地问:“你是谁呀?”医生回答:“我跟你一样啊。”病人点点头说:“噢,你也一个蘑菇啊!”
原来是这样!这个人认为自己是一个蘑菇。
过了一会儿,医生站了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病人就问他:你不是蘑菇么,怎么可以走来走去?
医生回答说:蘑菇当然也可以走来走去啦!病人觉得有道理,就也站起来走走。
又过了一会儿,医生拿出一个汉堡包开始吃,病人又问:咦,你不是蘑菇么,怎么可以吃东西?医生理直气壮地回答:蘑菇当然也可以吃东西呀!病人觉得很对,于是也开始吃东西。
几个星期以后,这个精神病人就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虽然,他还觉得自己是一只蘑菇。
说完故事,表姐说:“安慰别人,同理心很重要,你可以把难过的人看成一个蘑菇,而你安慰他的时候,就蹲下来陪他做一个蘑菇。”说完,表姐还俏皮地冲我眨了眨眼。
听完小编脑海里就浮现蓝瘦香菇,当时就觉得会安慰人的人真是太可爱了,可爱到可以治愈一切悲伤。
是啊,当我们感到难过的时候,并不需要别人来我们出谋划策,我们真正想先听到的,通常是‘恩,我懂你的感受,如果是我,我也会这样’。
一个具有同理心的人能够安慰身边一群人,而一群具有同理心的人在一起,就能安慰甚至影响许多许多人。
这样一群人组建了一个剧场——一人一故事剧场,他们是现实中的心灵捕手,用艺术表演的方式治愈他人心中的伤痛,重新认识自己。
一人一故事剧场(Playback Theater)是一种即兴表演形式。在一人一故事的演出中,观众会讲述自己那些平凡或不平凡的故事——梦、回忆、幻想、不幸、欢乐,演员会即兴将这些故事表演出来,让真实人生的浮光碎影以立体全息的方式一一呈现。
其实就是演员们带着尊重与同理心,倾听着普通人的故事,将真实人生的浮光碎影以即兴演出的方式一一呈现,即使平凡,也值得赞颂,这就是一人一故事剧场。
传统观念中,我们对戏剧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那些拥有剧本的伟大的经典剧目。而事实上,在传统的文学剧场之外,甚至在文学剧场之前,一直还有一个更直接、更个人、更谦卑、更接地气的剧场,它源于人类对彼此联结的永恒需求,通过美学仪式展现出来,正如“一人一故事剧场”,用真实呈现着我们生而为人的意义。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人一故事剧场从美国传播开来,得到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德国、芬兰、意大利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推崇。如今,它将对生命故事的赞颂带入了中国,唤起了中国人在飞速发展的经济洪流中停下来聆听、疗愈与彼此尊重的需要。
下面就让我们听1个中国的一人一故事剧场治愈他人的故事。
▼
一人一故事剧场与弱势群体
木棉剧团艺术总监·陈志君
一人一故事剧场不拒绝任何观众,但作为民众剧场,木棉剧团认为有一些观众比另外一些观众更值得投注心力,这些观众就是很可能在社会上无法说出自己的故事的人。他们或者是弱势、边缘群体,或者是营营役役的大众。由于不是大众意义上的英雄,因此他们连被书写的机会都没有。
有一次,坐在说故事人椅子上的是位有智力障碍的女孩。对她来说,在众人面前讲自己的故事,又有人演给自己看,这是第一次。她讲她的生活。她生活在庇护工场(为各种残障者提供庇护性就业的场所,会提供一些例如串珠等简单加工的工作机会)与家两点一线之间。每日都是起床,吃饭,上工,下班,吃饭,看电视,洗澡,睡觉。
但很少有人将如此程式化的生活讲得这般欢喜,尤其是讲到下班之后可以吃饭,吃饭之后可以看电视时。她脸上挂着笑容,仿佛这不是无趣的重复,而是轻快的回旋。
我决定送她一个“大合唱”——演员站好V形队列,将她的生活和情感以重复的动作、声音、短句呈现出来。演员用手部转动,奏出零件拼合时的旋律;用蔓延张开的手臂,模拟下班时伸的懒腰;用肆无忌惮的笑,演绎看电视时的快乐。借着歌队般的叠加效果,那隐藏在故事中的感受和旋律,被呈现出来,被所有人听见。演员的演绎恰如其分,没有做过多修饰语阐述。
然后她满心欢喜地接受了这份“礼物”。
当一人一故事剧场说每个人的故事都值得被聆听和尊重,这真是说时容易做时难。
尤其当我们面对弱势群体的时候,很容易有一种优越感,优越感表现得最明显的是说教,但更多时候,优越感让我们过分地以自己的视角去看待别人的故事,不自觉地对其中的人、事或一些价值倾向做评价。
例如,觉得上述故事中的生活平凡单调,听众无法发自内心地快乐起来,领航员尤其容易跌进这个坑里,拼命挖掘故事的意义。
有时,我们看到一些资深的社会工作者、与边缘社群长期接触的演员,即使接受的一人一故事剧场训练不多,也会比那些训练有素但很少接触这些群体的演员,更容易放下自己的各种猜想或执念,达到一种平和的状态,做到“庆祝平凡,就如庆祝不凡一样”。一剧场演员的修炼是人生阅历的修炼,而不仅仅是一剧场技巧的训练。
有趣的是,我们一方面需要放下执念达至平和;另一方面有需要提升一个更高层面的觉察,觉察到一人一故事剧场演出中的“红线”,即串联起各个故事的隐藏的主题,而这个主题反映观众共同的生命经验,同时它也反映我们共同的一些社会处境。
今天中国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流动状态,广州更是外来人口高度聚集的地方,人们怎样面对城市生活的疏离感?于是有了一个以“陌生人”为主题的演出,邀请从外地来的广州打拼的朋友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
一位女士分享了在这个城市漂泊数年的经历,她觉得自己经历了长期的陌生之后,现在逐渐开始熟悉起来。
随后一位女孩分享了早年与父母的疏离,她们极少有身体的接触,直至一场火灾才让她们终于有机会依偎在一起。
经过短暂的沉默,一个社工的分享着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作为一个外地人,由于有着社工的身份,她可以跟服务对象建立关系,她已经分不清楚到底是她给了服务对象勇气,还是服务对象给了她留在这个陌生地方的勇气了。因此,虽然她的日常依然充满了无力感,但她决定陪伴这些服务对象多一段时间。
这些故事虽然发生在不同的时空,但其实都是在诉说着关于“身份”的体验。
“是哦,原来身份是这么多面的。”这种因为彼此的故事而拓宽的视野,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处境、放下阻碍前进的枷锁。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弱势群体,但弱势群体之所以弱势,未必是他们自身的能力或品质的问题,而与一个大的社会结构息息相关。这个社会结构进一步内化为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认知,从而造成一道又一道枷锁。
城市外来人口中的很大部分处于社会中下层,这焉能忽视他们身上承受的环境和制度的限制,焉能不顾由于这些外在因素而强化的自卑心?
残障人士无法抓住自己的梦想未必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努力,而是他怎样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以及社会是否给予了相应的尊重、提供了合理的便利;
大龄女青年之所以深陷焦虑,不一定是因为自己不优秀不成功,而是她们的优秀面临着传统女性的“成功”标准码的围困。
因此,为弱势群体演出,更需要意识到个人故事背后的社会环境,让人们不至于陷入个人悲剧中,演出能一定程度上让他们重新审视加诸他们身上的条条框框,从而获得更多的“选择”。
而且有一点非常明显,比起没有任何作用的说教,看见“不同生命的可能性”更可能激发人们自己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出发的动力。而能承载这种对话的团队,必已经过人生的洗练、同时关于这个“社会议题”有着扎实的学习与觉察。
〈
即兴真实人生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
内容简介
《即兴真实人生》是一人一故事剧场创始人Jo Salas的作品,业已翻译成德语、日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中文,畅销于几十个国家……整本书以说故事般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一人一故事的起源、发展、形式、要领,以及服务的对象等。这本20周年中文纪念版更新了故事、图片,以及部分章节,同时还获得作者授意,精选了几篇中国区本土实践等资料,供中国区读者参考。
作者简介
Jo Salas,TED演讲人、Playback Theatre创始剧团创始人之一、文学硕士。她与先生乔纳森•福克斯和创始剧团的其他成员共同创立了一人一故事剧场。
Jo Salas现任哈德逊河一人一故事剧场艺术总监,常居纽约州北部。她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教授一人一故事,已出版三本相关著作和诸多文章。
媒体推荐
我非常高兴地看到一人一故事剧场在教育和疗育上的应用,Jo Salas的这本书在中国大陆出版正逢其时,让我们在实践一人一故事剧场的同时,怀着敬意一起来读《即兴真实人生》吧!
——李婴宁 著名剧作家、戏剧教师
任何剧场工作者、演员、剧作家、创作者都应该读这本《即兴真实人生》,它能为你带来最有价值的、最具操作性的方案。Jo Salas用讲故事般生动的语言将即兴艺术娓娓道来,让人回味无穷。
——Robin Larsen 博士、《A Fire in the Mind: The Life of Joseph Campbell》合作者
在《即兴真实人生》里,读者能领略精彩的生命故事,而剧场工作者能找到最有价值的工作参考与理论。
——Parabola杂志
《即兴真实人生》不仅是剧场艺术家的必读作品,更是教育工作者、社会服务工作者获取专业经验的必备作品。让美学点燃每一个生命的意义。
——Mady Schutzmann 《Playing Boal: Theatre, Therapy, Activism》合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