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宗教,首先想到的是佛教,进而想到少林寺里面的佛经,它是武学开宗必学的经典,也是古代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的来源。自从老子的一本《道德经》问世以来,被多少朝代尊为国家经典著作,进行研读。而庄子进一步对《道德经》的解读,更加大了它在世人眼中的影响力。
前几年,我买过一套南怀瑾解读的《庄子》,让我多少明白了一点佛学,禅、参悟是什么样的身心体验,只记得佛家讲究的内修,认为一切外界的现象都是自己内在的意识幻化而来的。当时就想这不是唯心主义吗,跟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太相近了。但是仔细去读的话,你会发现里面有达尔文的《进化论》在里面,让你在用心观察自己内心的同时,更能以深情的眼光去看待没有生命体征的事物。
佛教最早发源于公元2552年前左右的古印度。其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学一开始收集整理佛教经典和注释的,后来经过不断的传播产生两种不同的流派,一类考评、梳理研究为主的佛学,一类是实证佛学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进行领悟式的研究。
在佛教没有传入中国之前,佛法在印度虽然小乘部执之分,大乘有空有之辩,但是并未有立许多门户,到了中国后与当地的道教相结合生发了全国各地的佛教寺院。佛法内有大乘、小乘,有法相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真言宗、律宗等等,许多宗教学派,最多时有十六宗派之多,其中也有不久就绝迹,融入其他宗派。
迄今为止,佛教传入中国距今已有大概2000年的历史了,据历史记载;公元前2年,西汉哀帝时,西域大月氏使者存到汉朝通好,曾向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中国统治如知佛教。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时间的深入,道教和佛教因为同有一种摆脱痛苦,超越生死,向内求得解决之道的修行方法,它们能够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使得它们能用更崭新的视角去看待世界万事万物。(佛学是向内心求得如何摆脱痛苦烦恼,道教则是教让如何以超脱的思辩哲学思维来看待外界的。它们同时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佛学是向生命持慈悲的态度进行超渡,而道教则是更加理性的尊重生老病死的生命规律,积极救世。)
因为佛教和道教的相互融合,更加迎合了我国的人民情感精神的寄托和对生活信仰。古代国家大力兴建寺院,上流社会学佛法,修佛法、弘场佛法,企求风调雨顺,国家昌盛,死后也能到达西方极乐世界,摆脱尘世间的痛苦与烦恼。上流社会对佛法潜心修行的行为,不知不觉的传到社会底层渗透到人们的公共行为和日常生活当中,甚至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处世准则 。底层人民会通过向寺院拜佛,烧香,舍香火等等行为来企求自己和家人们身体安康,万事顺心。希望自己死后也能到害西方极乐世界,摆脱生活的中的痛苦与烦恼。
而古代文人向来都与佛学有解不开的缘份,盛唐著名诗人与画家的王维更是与佛学很深的渊源,王维从小就结缘于佛学,他的母亲是大照禅师普寂的弟子,而他也结交了少佛教僧侣,而且各派各宗的都有,包括禅宗,华严宗,密宗、律宗。佛学影响了他在后来的诗歌创作,他的诗歌被称为“诗佛”。像他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二首诗读后让人处在一种放空自我,物我两忘,万念皆静的冥想状态中。(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说到王维不得不提北宋的大文豪苏东坡,他的家乡在天府之国四川,又和乐山大佛和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峨眉山接近。其父亲苏洵学识深厚,母亲程氏和其弟苏辙都笃信佛教,其弟时常与他探讨佛法。佛印禅师对苏东坡影响最深的一个禅师,他们交情深厚,时常在一起谈禅论道。他的很多诗歌都受到他的影响,比如著名的《庐山三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诗是说,同一个事物,由于个体观实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当你没有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时,只是因为自己的智慧不足,而想要提升自己的智慧,不需外求,只向内求便可。
佛学可以说贯串了金庸的整个武侠小说,里面的武功秘笈是用佛经写的,少林寺里面的佛经,佛学在整个武侠故事中都有举足轻重份量。像《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等等 ,因为武功是由佛学经文传承的,让故事中的这些英雄人物身上多少流露出一些佛学的味道。
记得以前看金庸的武侠小说体会不到故事里面英雄人物的情感,只是喜欢看英雄力战群雄的武打热闹的场面,现在回过头再去故事里面的英雄人物比武的情景,无声无息中有一种慈悲的眼睛在俯视整个场面。看到《天龙八部》里面的慕容复,想到不是他的卑鄙,阴险,而从他无法改变的成长环境去看他的悲剧式的人生。乔峰,故事里公认的悲情式大英雄,他心怀天下,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他每 一次的比武打斗,都体会到他不得不为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矛盾,让人们体会到他畅快淋漓胜出后的悲情落寞。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的空前繁荣。佛教信仰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在城市的边缘地区,峨眉山的顶峰,泰山、少林寺等等,哪里有一群现代人用一种最原始的方式在守护着古代关于人们的精神信仰。
找一些时间,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去拜访一下名山,寻找一下古代文人的足迹。放空自己,感受一下岁月留下的痕迹,在某个清晨,让沉静的钟声把你从睡梦中唤醒,去体会一下离开我们久远的古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