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村庄都有属于自己的灵魂,就如大田,丰富的山林资源,美丽的生态田园,还有红色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这几年,到过一些美丽乡村,但像大田村这座依旧保持着生态田园本色、如此接地气的貌似不多。
大田村位于皖赣交界,从东至县城出发,约莫一个小时多点的车程,就抵达了木塔乡境内。大田村支书祝建成先生,早已在村口等候大家的到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经过前夜一场春雨洗礼后的村庄,骨子里透着清秀。太阳还没有及时回归到工作岗位,微寒的春风从嫩绿的山间向田垄蔓延,一隅一隅的油菜花田,错落有致,着染起早春乡间的金黄色。
穿行在大田村,映入眼帘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紧靠水田的河沟,流淌着四季不绝的清澈水流,去年被风吹落的油菜籽儿,倚着沟边开出零星的金黄,与一缕一缕的水草和谐相处。野草点缀在青石板铺就的乡间小路,将我们引向高处。靠着大山生存的人们,珍藏着天然的回馈;整齐的柴垛,延伸出炊烟袅袅的想象。桃花终于露出害羞的脸庞,在长廊的一侧与杏树遥相呼应。
大田是省级美丽乡村,因为专项资金的注入,让这座原本就保存较好的生态村庄与革命精神更加完美结合。相比于我前不久去过的某个村庄,所见的人烟稀少,这个村子里还有近三分之二的村民,坚守着自己的美丽家园,处处都彰显出生机。勤劳的大田人,敬畏大自然的赠予,世代守护着丰富的山林资源。不仅种植传统的茶叶,他们还因地制宜,引进了油茶种植,成为产业脱贫的一种方式。
环境优美,人民物质生活有保障,精神的追求也就变得不可或缺。走进“红色广场”,场地中间一处独特造型的地标,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上面刻着金色的“红军精神,永放光芒”八个大字。祝支书说,在阳光普照的日子里,缓缓流出的清水,让这八个字从波光中透出,熠熠生辉。这里其实也是村民户外活动中心,闲暇之余,村民三三两两聚集到此,闲坐、聊天。微型太阳能广播里,循环播放的红歌,是村两委精心之作,那是给予大田村村民最好的精神食粮。茅棚里红军六区会址、新时代农民传习所、村民活动广场、革命烈士纪念碑、从军亭、江南农具博物馆……每到一处,祝支书都仔细为大家讲解,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在一处不高的小山坡,祝支书告诉我们,他们还坚持保留了村里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每一个清明节来临之际,大田人自发地会带领孩子们来到这里,祭拜长眠于此的十七位本村烈士,这种近距离的红色洗礼,得以在他们的幼小的心田播下珍爱和平、热爱家乡的种子。
不仅如此,现代文明在这座村庄里也呈现出蔓延的趋势。在村两委的精心组织下,村里已经连续举办三届“村晚”。 “村晚”,不仅仅是村民才艺展示的平台,更是全村人一年一度欢聚的时刻。从这个村子里走出的异乡学子、打拼的人们,如候鸟迁徙,一次一次离开,又一次一次回归。千里漂泊的艰辛,在春节来临之际,回到大田的那一刻,瞬间释然。一支舞蹈,跳出青春的节拍;一曲山歌,唱出嘹亮的歌声;一个拥抱,足以抚平所有思乡的情怀……
脚步一边移动,大脑飞速运转,努力记下扫过的所有风景。怎奈这不是一次三五成行的闲走,很多想涉足的、想要触摸的,还没有来得及靠近,皆因行程的制约止步了。
又一个春季来临,已然建成的大田美丽乡村,张开热情的怀抱,迎接八方来客,任由您漫步、疾走。遗憾的是,如我这般的人,只能以游客之名踏入,匆匆走过,粗粗领略。而真正可以全身心感受大田之美的,还是地地道道的大田人。他们世世代代守护着大田的本色,不肯轻易离去,就像这一方热土滋养的红色革命精神,经久传承,生生不息。
绿色的村庄,金黄的田野,红色的血液……逐一书写着大田人世代的坚守。
大田的土地是绿色的,映射了一片绿树青山,在碧波荡漾的河面铺展开来;大田的土地是金黄色的,着染了一袭金黄的油菜,在收获的季节里展露欢颜;大田的土地是红色的,浸透在大田的山川和人民的血液里,在舒展的云烟里过往,书写不懈奋斗的历史与传承。
五彩大田,薪火相传。(文/丁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