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把所谓的世界经典文学作品分为三类:
-1- 望而生畏型
这方面的代表作如《战争与和平》、《追忆逝水年华》等等,这类作品要么结构庞大、人物众多、情节交错复杂;要么在叙事角度、写作手法、人物刻画方式上有别于传统小说,让普通读者感觉完全无法阅读下去。
以意识流小说流派的开山鼻祖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为例,从1982年开始,译林出版社相继出版了由15名译者合作完成的《追忆似水年华》,当时,著名法语文学翻译家、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周克希教授也是其中的一位翻译人员。
在完成译林出版社的翻译项目后,周克希计划自己独立完成《追忆似水年华》翻译工作。但经过十多年努力,在完成第1、3、5卷的翻译后,周教授最终还是选择放弃了后续的翻译工作。在记者询问翻译的困难在哪里时,周克希苦笑着说:“不是词汇,不是句子长,但每天都会碰到难题,主要是普鲁斯特的思想性,不知道他到底要说什么。”
普鲁斯特的叙述时时中断,小说中夹杂了大量的议论、联想、心理分析,一个失眠的夜可以花40页来描述,一个三小时的聚会可以用掉190页的篇幅。时间可以做无限的铺陈,自然也可以随意压缩;过去、现在、未来可以在意识流中颠倒、交叠、相互渗透。【引自百度百科】
在采访中,周克希引用了法国作家阿纳托尔·法朗士的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翻译《追忆似水年华》的心态:“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我这些年一直在翻译普鲁斯特,对他这个人我不太恭维,如果要跟他做朋友,我会考虑一下,但从文学角度,我非常崇拜他。但即使如此,也觉得《追忆似水年华》实在太长了。”
以至于普鲁斯特的弟弟罗贝尔笑着说:
要想读《追忆似水年华》,先得大病一场,或是把腿摔折,要不哪来那么多时间?
问题是,即使有了充足的时间,也不代表每个读者都能读懂或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涵,或许留下来的只剩下强烈的阅读挫败感…….
类似的作品还有《百年孤独》、《瓦尔登湖》、《喧哗与骚动》、《尤利西斯》等等。
对于此类作品,我的选择只能是暂时搁置一旁,静候缘分的到来!
-2- 相见恨晚型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第一部让我有这种感觉的文学作品。尽管它也是一部120万字、长达十卷的长河级文学巨著,但线索清晰、语言优美、情节生动。作品用散文诗般的文字描述了约翰-克里斯多夫热爱生命,追求自由的一生,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充满了奋斗、反叛和创造。这部宣扬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作品读起来让人绝望,因为它写尽了人生的各种可能,从约翰-克利斯朵夫和其它主人公的身上,你可以看到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同时,在表达作者的思想时,罗曼-罗兰也选择用直白的文字表述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而不是让其思想故作深刻地隐藏在文字背后让你去挖掘和归纳。
我所见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有深广文化内涵的书,书中的主人公不仅是音乐家,也是思想探索者、文化研究者……包容了当代哲学、历史、社会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的现状与课题以及对它们的见解与思考。这使小说居于高品位的层次,读这本书,可以增添学识,有益心智。【《法国文学史》 柳鸣九著】
类似的作品还有《白鲸》、《双城记》、《名利场》等等。
对于此类作品,除了购买正版原著用于收藏并不时拿出欣赏之外,已经没有其它选择!
-3- 一言难尽型
被我归为此类的文学作品,当然也具有一切经典文学作品的特点:有经典的人物形象、有永恒的主题、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几乎每位读者都可以完成愉悦、轻松的阅读。比如《呼啸山庄》、《包法利夫人》等等,但让人沮丧和尴尬的是,这些作品带给我的感触总是与官方的宣传相去甚远,甚至在读完原著、译序和各种版本的佳作解析之后,我对作品所反映的深刻内涵还是懵懵懂懂。
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表面上看这是一部历险小说,故事情节简单明了,我是以猎奇心态去阅读,却被指责是糟蹋了这部作品。正确的阅读姿势是这样的:
《鲁滨逊漂流记》是适应西方历史文化发展新趋势而出现的经典文本,从人类的创造性劳动中,进一步看到了人的能力的巨大作用,从而弘扬人的聪慧与劳动创造能力,否定了上帝万能及其上帝创造一切的荒谬理论。作品通过鲁滨逊荒岛27年艰苦卓绝的经历,象征性地展示了人类发展的基本轨迹,从而提出了劳动创造历史的时代主题。
当然,这完全与自己肤浅的知识层次和认知能力有关,怪不得别人,只能靠大量的阅读与刻意的学习,逐渐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才能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