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式的网络阅读与传统式的捧书阅读
宁静的下午,灿烂的阳光下,一本书,一杯茶,惬意地享受书中的故事,是最令人向往的,不管是在哪里,手边随时有一本书,伸手便可拿来细细品味,那是神仙的日子,或许现在的我没有那么多优先的时间,我想就是因为总是给自己找那些不必要的理由而吧时间浪费在网络时代的粗略阅读上,现代式的网络阅读已经失去了品味阅读的韵味,快速获得知识自然成为了目的,从杂草丛生的丛林中寻找那一朵小兰花成为了网络阅读的新雅致,而我想,读书本就是读书,享受字里行间的精致,享受精彩故事带来的心灵上的触动,并非一定要获得什么,仅仅是读书的那个静谧的过程就值得你花上一下午的时间。
现在,书店或许只有在学校附近才能看到,但书店中大都充斥着教学辅导书,即使在大一点的书市辅导书也是畅销的,反倒是那些经典或者现代流行文学不常见,这种现象是值得警惕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精神文化的精髓,值得提倡多读多品味。当你在做公交车、地铁外出时,很少看到有人看报纸或是书籍,几乎是清一色的在把玩手机。有人说:我用手机就可以读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资讯,快速且方便,况且还要电子书可以看!真的吗?网络阅读的时代已经到来,现代文学以及新闻资讯都是电子化的,便于人们从网络上获得,真正地做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表面上看来,人们获得的知识大大增加,可这是快速阅读,仅仅是为了获得有用的信息,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阅读。读书就是读书,没有其明确的目的,享受的是安静读书的过程,把玩精美辞藻的乐趣,感人故事的触动。
这又让我联想起现在社会的道德缺失(相比之前,“缺失”这个词不好,可是也没有其他恰当的),我想就有可能就是社会上的人读书太少,未能好好利用时间享受前人留下来的思想精华,不能静下心来去体会传统思想的精髓,如果将这些本应该读书的时光去快速获取资讯(可能这也是现代人的必备功课),这样极容易受到功利性(或者目的性)的风气影响,人不能沉下来看看周围美景,安静享受精神熏陶,太多目的性不好,做任何事不一定都要一个很完美的结果。没有这一层的陶冶,自然,这个社会的风气就没有以前那样淳朴,久而久之,利益熏心的恶事通过网络就像臭气迅速散开,恶性循环如此下去,其实并不一定要政府定制各种各样的道德规范,最简单的就是教育整个社会的居民多读书,多去享受安静的时刻,修养一旦上去了,其他的自然也跟着上去了,古典的韵味一旦被抛弃那将是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