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是我这次北上心心念念要找的花,为什么呢?深圳不是遍地都是吗?
其实正是因为这遍地都是的“紫荆”让我之前一直以为紫荆花是那个样子,后来整理关于它的记录阅读一些资料时发现,原来植物学上的紫荆另有其物,也是中国本土植物,而深圳路边常见的是俗名“洋紫荆”的红花羊蹄甲(拉丁学名:Bauhinia blakeana Dunn),它因为是香港市花名声大震,也因为经常被简略称为紫荆花而造成混淆。不过它俩也不是毫无联系,紫荆和红花羊蹄甲都是豆科植物。
不带“洋”气的紫荆是我之前不曾见过的,要来认识一下。也许是太用心,在3月中下旬我就在北京植物园发现了一棵刚刚冒出花芽的紫荆树,并第一时间凭直觉认出了它,真是惊喜!后来,我又在路边多处陆续发现了越长越大的紫荆花,直至开放。
紫荆(学名:Cercis chinensis)的花也是紫红色,典型的老茎生花,而且是先开花后长叶,从树干离开地面处就开始冒出一簇簇花蕾,越到末端反而越少甚至没有,也就是说“老茎”才生花。之前在深圳见到的老茎生花的几种树都是从树冠以上开始,当然,那些都会比紫荆要高大很多的乔木。
紫荆的花小巧精致,是典型的豆科蝶形花,有旗瓣、翼瓣和龙骨瓣,花蕊深藏在龙骨瓣中,发现了几朵露出来的,看到有雄蕊约10枚,雌蕊1枚。
在极度绚烂的北方春天,很少人关注这小小的花朵,跟梅、桃、杏、梨、海棠那些树下人头攒动比起来,简直不能再冷清了……不过,紫荆也是有故事的植物。
关于紫荆的传说,始见于南朝吴均的志怪小说集《续齐谐记》:
“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资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燃。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合财宝,遂为孝门。真仕至太中大夫。”
从此,紫荆树成了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象征,历代有关紫荆的诗作也很多运用这个意象。
李白有一首比较著名的借古讽今的诗《上留田行》,里面就用了这个关于紫荆的典故,全文如下: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平。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一鸟死,百鸟鸣。一兽走,百兽惊。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孤竹延陵,让国扬名。高风缅邈,颓波激清。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有时候,紫荆也被引申为思念亲人、思乡,比如韦应物这首《见紫荆花》,“杂英纷已积,含芳独暮春。还如故园树,忽忆故园人。”
紫荆花传说所称颂的多代同堂的生活传统虽然在今天已经不适用,但是骨肉亲情还是值得珍惜和维护的,尤其在独生子女时代,骨肉亲情更是稀缺,弥足珍贵。
植物承载了人们的的一些精神寄托,形象更加生动和亲切起来,而植物自身的美感和价值也不曾被忽略,专门写紫荆的诗也很多,一起读几首。
《紫荆花》
作者:(宋)方回
疏枝坚瘦骨为皮,忽迸红英簇紫蕤。
娇女乍看齿生液,分明茜糁缀饧枝。
《咏紫荆花》
作者:(宋)舒岳祥
自古惟闻棠棣咏,后人多感紫荆回。
固知天理随机触,亦本诗人起兴来。
枯条谁缀桃花米,嫩蕊初挼撒酒媒。
野老门前栽一树,才开桐角此花开。
《咏紫荆》
作者:(宋)朱翌
鹤骨龙筋结寿枝,红绡紫绮曝仙衣。
只应不奈麻姑爪,独领春风住翠微。
《紫荆花》
作者:(宋)卫宗武
稼艳压春葩,葩成叶始芽。
未张青羽旆,先糁紫金砂。
谱接三荆树,名齐连萼花。
移根向深谷,寂寞爱繁奢。
这几首诗都抓住了紫荆的显著特征,老茎生花、先花后叶、紫红颜色、花期暮春,可见这些诗都是言之有物,并非单纯的遣词造句。
紫荆的药用价值也是很早就被发现、利用,《本草纲目》有记载,中国植物志也有描述:“树皮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活血行气,消肿止痛之功效,可治产后血气痛、疗疮肿毒、喉痹;花可治风湿筋骨痛。”
这就是紫荆,美丽的紫荆,全能的紫荆。听说四川唐家河有大片野生的紫荆林,点缀山间如同北京山间的山桃春杏,一定很壮观,真想去看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