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彦夫,男,汉族,1933年7月出生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张家泉村,中共党员,曾任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荣获时代楷模、全国模范伤残军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22年3月3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朱彦夫从小家贫如洗,14岁参军,参加过上百次战斗,十次负伤,三次立功。历经准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战役。在朝鲜战场上受伤致残,动过47次手术失去四肢和左眼,成为蜷在床上的“肉轱辘”。退伍后,他没有安享优抚,而是拖着重残之躯回到家乡,带领乡亲建设家园。担任村支书25年,带领群众治山治水、脱贫致富,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变成了山清水秀的富裕村。他身残志坚,用残肢抱笔,历时7年创作两部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朱彦夫的家教,在张家泉是出了名的严。朱彦夫为人公道、铁面无私,心里始终装着别人,却唯独没有自己。他不止一次对家人说:“咱家有特等残废这一个‘特’字就够了,绝不容许再有一个‘特’字﹣特等公民!”儿女们说:有父亲在,谁也别想占集体的便宜。四女儿朱向欣6岁那年,跟奶奶到山上拔猪草。生产队的一位大婶瞧见了,随手掰了几个玉米棒,非要让小向欣尝个鲜。朱向欣清楚地记得,父亲当时发了脾气,逼着她把玉米送回去。“我觉得没偷没抢的,干吗要送回去啊,父亲的拐杖敲的当当响,说‘集体的东西,谁也不能占便宜’,我只好哭着把玉米送了回去。”
对自己的亲人,朱彦夫“无情”得近乎苛刻。打从跟了他,妻子陈希永就没享过福。上有老婆婆,下有六个孩子,加上照顾丈夫,她天天忙得团团转。朱彦夫当上支书后,陈希永的活儿更多了,但生产队里她几乎没缺过勤,就是怀孕期间也没落下。儿子朱向峰打小就看见,母亲没有闲的时候,干活吃了不少苦,推车时常常连人带车翻到一边。“后来才明白,不是父亲不心疼母亲,而是要给乡亲们一个交代,在乡亲们面前说话有底气。”
朱彦夫爱乡亲们胜过爱自家人,家人们对此理解并支持。有一年陈希永回老家探望老人,回来时捎了两大筐咸鱼。那个年代缺吃少喝,这样的美味难得见到,孩子们馋得直流口水。朱彦夫一看乐了:“快过中秋节了,村里啥都没有,正好把咸鱼分给大家过节。”他让妻子把咸鱼分成58份,留下一份给娘和孩子们尝尝鲜,其余57份给各家送去。送到最后却傻了眼:少算了一户。陈希永只好从家里那份中取出两条大的,送到了最后一户家里。那年中秋节,家家户户飘着鱼香,朱彦夫一家九口围着一条小鱼,谁都不舍得动筷子。是铁汉也最柔情。孩子们开始不理解父亲,直到成家立业、为人父母后,才慢慢读懂父亲藏在心底的爱。
1996年7月,在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出版的那天,朱彦夫在一本书的扉页上写下所有牺牲在朝鲜战场的战友名字,双膝跪地将其点燃,告慰战友们的在天之灵。他又把六个儿女召集到身边,在书上签上自己名字:“以前一心只顾村里事,对你们关心不够,连结婚都没有像样的东西。这本书算是爹给你们补的嫁妆吧!
编辑:西城诫子
资料:中共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