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满则溢,月盈则缺,而人满则亏。
——题记
父亲是一个爱酒的人。父亲说没有酒的生活便不像生活了。而如今,父亲的酒杯跟着我已经整整八年了。
父亲的遗物不多。或许是为了避免睹物思人所带来的苦痛,母亲用一盆大火清理了父亲存在的痕迹。照片、旧物,无一例外。唯一被我私藏下来的,是父亲的酒杯。
父亲曾经对我说,无论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书和酒一样都不可少。父亲爱酒却并不嗜酒。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从未像别的女人一样因为喝酒与父亲产生过矛盾。我也不记得父亲有喝醉酒的时候,当然,我并不是在夸赞我父亲的酒量。父亲的原话是:大喝伤身,小酌怡情。喝酒和做人都要掌握一个度。
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看各式各样的武侠小说。虽字认不全,但大师笔下所描绘的神奇的武林世界在小女孩儿的心中种下了一粒种子,长出一片奇异的森林。在之后的时间,这片森林一直陪伴着我,支撑着我度过并不顺坦的青春期。因为不顺坦,在那段时间,我迷恋上了小说,不止武侠,言情、悬疑、穿越等等,我没日没夜的沉浸在小说的世界里,上课时课本下面总是藏着一本小说。我躲在那片森林里,再不愿走出。我将它当成了躲避现实的“世外桃源”。与之而来的是成绩大幅度的下滑。我从班级的第七名下降到班级的第二十四名再下降到班级的第五十六名。老师找我谈过几次话,我依旧未从那片森林中走出。
我父亲是极少过问我成绩的。以前每次都是我主动“报告”。考得好时,我总是很骄傲的向父亲大声汇报成绩,而父亲总是抿一小口酒,淡淡的说一句:“不错,还需要继续努力。”考的不理想时,我情绪低落,小心翼翼的跟父亲说了成绩,父亲依旧是淡淡的一句“一次不能定成败,关键是需努力。”我一向便以为父亲是不关心我学习的。在我沉浸在小说世界之后,便再没向父亲汇报过我的“战果”。有一天吃晚饭时,父亲问我:“听说最近考试了?”这是父亲第一次主动过问我的成绩。“嗯,考得不好。”我以为父亲依旧是那句淡淡的鼓励和安慰。“找到原因了吗?”我没有回答,我看小说父亲是一直知道的,父亲说在该看的时候看,看该看的内容。
“你看,”父亲拿着他的酒杯“我的酒杯这样大,我的酒量是半杯,那么如果我倒了大半杯甚至是满杯的话会怎么样呢?”“你会喝醉的。”“对,超过了我的酒量,我会醉酒。所以我只能够倒上半杯。”他向杯子里倒了半杯酒,“这是我的酒量。我的酒量就是一个度,不能够越过,否则会带来恶性的结果。孩子,做人做事和喝酒是一样的。凡事要掌握好一个度,就像每个人的酒量,酒量是半杯就绝对不能喝一杯。”
父亲的话让我走出了那片森林。保留着,却不再沉迷。小说可以看,却不能够沉迷,不可上瘾。时至今日,我依旧记着父亲的话,凡事不可过度。
父亲的酒杯还曾让我悟出另外一个道理。
受父亲的影响,我一向喜欢文字类的东西。和班上的一个朋友都喜欢写作,但风格各异,她擅长散文,辞藻华丽。而我喜欢平淡的叙述,文字更朴实。我们的作文都经常在班级上被当作范文。有一次作文,我用了一个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典故,那次作文被老师高度评价,在全班当作范文读了。而之后她从作文书上看到那个典故,故而在班上大肆宣扬我的作文是抄袭的,甚至说我只会抄袭,我写的作文都是抄袭别人的。后来我们在教室里大吵了一架,并表明从此绝交。
我向父亲讲述了我所遭受的“冤屈”,在他面前说了好多她的坏话。父亲正在喝酒。父亲问我:“这个杯子用来干嘛的?”我当时满腔怨愤无处发泄,指望着父亲安慰我几句,却等来这样一个无聊的问题。“酒杯不就是用来装酒的!”我没好气的说。“对,它之所以叫酒杯时因为它用来装酒的,当它装的不是酒时,它便不是酒杯了。”“写作文有没有抄袭你自己最清楚。”“没有,我只是用了那个典故。”“那么,你应该让你同学向你道歉。”我很高兴父亲站在我这边,可是他接着说:“孩子,我要怎么样才能让酒杯装下更多的酒呢?”“这还不简单,换个更大的酒杯呗。”“我们跟这个酒杯一样,能够容下的东西是这样多。”父亲用手大概比了一个样子,“那我们怎么样才能让自己装下更多的东西呢?”父亲说完轻轻的抿了一口酒,顿了顿接着说,“唯有让自己变得宽广。你为什么不做一个更大的酒杯呢?” 如今,我依旧谨记着父亲的这句话:做人不可咄咄逼人,但亦不可毫无底线。
俗话说慈母严父,我的父亲恰恰相反,他是慈父,父亲从未动手打过我,也从未大声骂过我。他总是在喝酒时淡淡的讲他的道理,而这些道理在我人生的里程碑上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父亲去世八年。他的酒杯我一直带在身边。看着这个酒杯,就像看到父亲慈祥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