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和声》由导演康大奎执导。《和声》的女主贞慧在监狱中生下了儿子敏宇,电影的第一幕就是女主生孩子的画面。敏宇的到来使得监狱充满了温暖,他带来生活的希望、美好与欢笑。
记得最清晰的一幕是当宥美刚来到这间监狱时,敏宇主动去拥抱她,去亲她。孩子的天真与善良在一所监狱是多么的格格不入,但又是多么有影响力。监狱,孩子,是的,监狱不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好地方。根据韩国的法律,女罪犯在监狱内生下孩子可以抚养18个月,18个月后由他人领养。敏宇在监狱的每一天都给同室的狱友们带去快乐,他的笑容感染着同室的女犯人,让她们感受到生命的热情。
或许明天就是末日,我们无力阻止未知的发生,但我们可以微笑的过好今天,能把握的也只有现在,为什么不微笑。
作为一个母亲,虽然有着杀人犯的头衔,内心最初的善良、爱是不可磨灭的,贞慧希望能和孩子有一天自由的时光,让孩子见到外面光明的世界,丰富的世界。在观看一个乐队的慰问演出后,她大胆的向监狱长提出组办“青州女子犯人合唱团”,如果举办成功,希望能获得一天的奖励,但是那一天的自由时光亦是敏宇被领养的时候。生活是多么的无奈,作为一个母亲却无法提出抗议。因为一个“犯人”被否定了很多,甚至是爱。犹记那一幕孩子送走,贞慧已走下楼准备回去,但母亲与孩子之间心灵的联系,贞慧立刻转身跑回去,孩子在哭,但她只能隔着玻璃默默流泪,她无力去抚养他,无力给他好的教育……
多年后,青州女子监狱的合唱团在贞慧、文玉、宥美的齐心合力下创办的非常优秀,他们获得了去首尔演出的机会。上台前,却有一名贵妇自己不小心丢了一枚钻戒。她们的身份使得无辜的她们成为了怀疑的对象,所有人都用怀疑的眼光,有色的眼镜看她们,她们被要求在众目睽睽下脱衣服检查。这是一种侮辱,一种歧视,一种对待其人格尊严的蔑视。她们被剥夺了演唱的机会。其实,这是一种现今社会普遍的现象与心理。我们喜欢用“人人平等”来标榜我们心胸的宽广,来标榜我们人格的伟大,但是只要其有“犯人”“艾滋病人”“小偷”“吸毒者”或者其他,他们就会被特殊的对待,这是一种很难更改的现象,也是无力更改的心理,不管是现今还是未来,这种现象与心理很难杜绝。
在监狱长的极力要求下,恢复了“青州女子合唱团”的演唱资格,当她们站在斑斓的灯光下微笑,那笑容是那么的苍白,是那么的令人心痛,是那么的无力,生命是什么样子?尊严与人格该如何守护?亲情、爱情、友情该如何维持?她们的笑容里分明含着泪水的光。当一个个小男孩唱着歌牵起一个个“女犯人”的手,让我感受到了爱与宽恕,泪水也从眼中滚落。
最后一幕是音乐教授要赴死刑,当白发的老者在面对死亡时,她从容的笑,从容的面对死亡,让我知道了生命走到最后时应有的态度。
落幕时,心中隐隐作痛,眼泪簌簌落下 也不去纠结影片很多理想化的场景。这是一部很感人的电影,题材也很新颖,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另一面,在生命已经到了最绝望与最困难的时候,如果有很多事情我们已经真的真的无力去改变,那就用微笑过余下的时光。
在监狱这个特殊的地方依旧不可以也不可能磨灭亲情、友情、爱情。
贞慧在自己身陷囹圄的时候,她自己都无法拯救自己,但她依旧坚持生下孩子,或许很多人觉得她应该打掉孩子,带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真的为他好。但让他有了生命,生下他,保证他的快乐与健康是一个母亲的责任。一幕中,夜晚孩子发烧了,贞慧在狱中拼命的喊狱警,戴上手铐也希望陪着孩子度过难关。这是母爱,这是无私的母爱。我们没有权力去否定一个犯人身上流露出的真实的母爱。
女狱警娜英帮助敏宇在监狱中过满月生日,帮助合唱团弹钢琴,去邀请她们的家人去看演唱,称贞慧为姐姐,尊重音乐教授,她热心的帮助她们,尊重她们,维护她们的尊严,她待她们为友人。这是很多狱警无法做到的,是很多人无法做到的。娜英狱警在《和声》中是美的化身,是善的化身,如天使般存在。这样一个人物让观众喜爱,让影片多了丝缕暖心,但在现实社会中,这样的人物少之又少,狱警与犯人之间的友情少之又少。其实我不知道该不该主张这样的友情,该不该主张狱警对犯人多些善与爱,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或许,我们也不必纠结于影片中这样一个理想人物的存在。
贞慧与狱友之间也有着深厚的友谊,在她失去孩子时陪伴她,照顾她,开导她,她们之间的友谊是没什么利益的。
影片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我不禁问自己,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女犯人?为什么中国很少有电影能引起众人心中的共鸣呢?
《和声》让我们在另一个独特的地方感受爱,感受生命,感受音乐的魅力,让我们从另一方面了解生活,了解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