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高考,阅读理解又成了大众的关注点,媒体还搬出阅读理解原文作者对某省阅读理解答案的质疑,表示并无此感。甚是滑稽。这件事引发了我对高中语文老师的回忆,也是关于阅读理解的,在讲解答案时针对一句话写其背后的含义,第一层对了,第二层对了,第三层没写出来。全班都在问为什么,语文老师苦笑的,半开玩笑的说“答案它就是这么说的”教室里欢乐一片,不知道的以为我们老师又开火车了。
大家发现没有,这个过程很像是一个归类过程,这事在对人们的什么进行归类,什么是美,哪句最感人,我们应该输出一样的答案。这就像领导发言时,要给与会者每人一份发言稿,在个别段落加个括号(掌声)。我们为了适应这个归类的规律,我们慢慢的靠近它,成为它,成为了一批具有相同文学审美的定制人。这才是我认为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一个民族,整个人类会有共同审美点,但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感情丰盈程度不同,被感动的点也是不一样的。语言和文学不是其他科学,它不是用来应用的,而是用来感悟的。
《军事联盟》中司马懿和杨修因“咸有一德是否为尚书原作”争执,司马懿说“学识对错不仅仅在乎于文字,更关乎于态度”。在这里一样,文学不仅仅在乎共鸣,更应在乎个性。
这进一步引发了我为人师者的幻想。如果我是老师,我会将我的课分成两类“致用考学”“文学体验”,每堂课我将告诉他们要怎么上;如果我是老师,我会在我的“文学体验”课上,告诉他这节课每一个感悟都是真的;如果我是老师,我会在“致用考学”课上,告诉他这句话大多数人,或者出题人是这么理解的,所以答案是这样的;如果我是语文老师,我要给他们更多时间去阅读经典的东西,新锐的东西。我希望他们日后,能在干涩的文字里找到温润的泉水,能在晦涩的感情里读到异样的东西。
然而,我只能想想,继续伏案读 三岛由纪夫